1994年,山東千年蟬冠菩薩失竊,經8個月博弈,國寶級文物終回家

1976年,山東博興的一個農民擴建豬圈,卻挖出了幾尊佛像。等考古人員趕到時,佛像卻被村民們哄搶一空。有一座菩薩像,頭戴蟬冠,秀骨清像。它出土時斷成了三節,分別被3個農民抱回家做石料。當地文管所歷經3年,才完成這座菩薩像的收集、拼接工作,還原了它最初的模樣。

但沒想到的是,這座菩薩像日後的命運卻更多舛了。

因頭戴蟬冠、手臂殘缺,它被稱為斷臂蟬冠菩薩像。專家將其拼接完成後,保管在博興縣博物館。那時,博物館的安保工作沒有那麼健全。在1994年的一個雨夜,菩薩像竟不翼而飛!

博物館為減少負面影響,對外封鎖了訊息。

1994年,山東千年蟬冠菩薩失竊,經8個月博弈,國寶級文物終回家

轉眼到了1999年。

一天,社科院考古所的專家楊泓接到了一封奇怪的信。信託名北大著名考古學家宿白先生。信封裡有一張白紙、一張照片,另外還附了一頁《文物》雜誌。

楊泓不明所以,和宿白聯絡,但宿白本人卻壓根不知此事!

這封信到底來自哪裡?背後有什麼意圖?

楊泓反覆翻看那張白紙,判定筆跡非源自內陸人:“國寶”二字從右向左書寫,採用繁體。他猜測:可能是日本同行。

讓人激動的是,信裡夾的照片是蟬冠菩薩像的跨頁特寫。照片顯示,菩薩像被安置在日本美秀博物館。

此時,距離斷臂蟬冠菩薩像失竊已經5年了,但楊泓還是一眼認出,照片裡的蟬冠菩薩正是失竊的那一座。為何如此肯定?有以下兩點原因——

1、兩座蟬冠菩薩像都具有明顯的特徵:斷臂。

2、從刀法來看,蟬冠菩薩像均採用北朝的圓熟刀法。這種刀法和石材,是深入文物骨髓的DNA因子,無法複製和仿造。

1994年,山東千年蟬冠菩薩失竊,經8個月博弈,國寶級文物終回家

毫無疑問,“神秘人物”託名宿白,向中國文物界吹哨了:中國的“國寶級”文物斷臂蟬冠菩薩像,已流失到了日本!隨信附贈的《文物》雜誌,是關於博興蟬冠菩薩像的細緻介紹,給了中國文物專家更明確的暗示。

失竊國寶竟出現在日本,所有人都緊張起來:蟬冠菩薩還能回來嗎?

一開始,日本美秀博物館的態度相當強硬,聲稱自己是“善意持有者”,且當時日本並未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0年透過的《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所以他們稱:未必會歸還禪冠菩薩像,至少不會免費歸還。

溝通無效,2000年,由北京大學教授牽頭髮起,美國《紐約時報》大幅報道了日本美秀博物館收藏疑似被盜中國文物的訊息。隨即在文物界掀起了軒然大波,也對美秀博物館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國家文物局正式開啟了追討和談判工作。美秀博物館收購這件文物時出了高價,不願意免費歸還,但他們的建館理念是:“透過藝術,創造美麗、和平與歡樂的世界。”若因為購買失竊文物而背上罵名,顯然得不償失,會讓輿論質疑它的專業操守。

1994年,山東千年蟬冠菩薩失竊,經8個月博弈,國寶級文物終回家

於是,日本人緊張了。經過了長達8個月的談判,最後雙方參考此前國際案例,商定出瞭解決方案,並簽署備忘錄——

菩薩像主權歸還中國,但美秀美術館繼續享有臨展權直至2007年,且之後菩薩像須每五年回日本進行一次展覽。

2008年1月9日,蟬冠菩薩像榮歸故里,入藏山東博物館。因為一件文物,兩家博物館開始交流溝通,最終結成了友好關係。

@李大花讀歷史

這座菩薩像為何是蟬冠?

古代用蟬,主要取羽化高升的寓意。蟬冠最早出現在漢代,一般是皇帝身邊的侍從官所戴,後越來越嚴格,在唐代取消。

蟬是一種美好的象徵,蟄居地下,從蛹中蛻殼後振翅高飛,然後產卵,卵入泥土再開始新的生命迴圈。因此,蟬在古代象徵了永生和復活,更是寄託了古代貴族們屍身不腐、羽化成仙等願望。

國內發現的蟬冠菩薩像共有兩尊,都出自山東青州龍興寺。菩薩頭冠上裝飾的蟬栩栩如生。

這尊後來歸國的斷臂蟬冠菩薩像,又被稱為“東方維納斯”,距今1600年,依然能領略到神秘端莊的東方神韻。

只是那位神秘的吹哨人,至今不知是誰。你怎麼猜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