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英雄盡解詩(中)

可與魏武帝曹操文韜武略相媲美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他的《帝京篇十首》,把京城長安的雄偉壯美躍然紙上: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餘。連瞢遙接漢,飛觀迥凌虛。雲日隱曾闕,風煙出綺疏。”

豪邁的詩風中彰顯出盛唐氣勢。

自古英雄盡解詩(中)

李世民詩中描繪的雄偉壯觀的長安城

他的《賜蕭瑀》中“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臣誠”句也頗為人傳誦。

唐朝的另一位皇帝李忱,還專門為悼念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寫了一首詩,題為《吊白居易》:

“綴玉連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貴為天子的封建帝王,居然能對一位詩人的創作風格、創作成就及對後世的重大影響,作出如此高的評價,在文學史上也惜不多見,白詩仙若地下有靈,也應倍感榮幸、感激涕零了。

唐代的那位女皇武則天也有詩歌流傳於世。請看她的《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因新春而懷人相思,因相思而睹物寄情,把女子新春相思懷人的情懷刻畫得一波三折,纏綿悱惻,細緻逼真。

自古英雄盡解詩(中)

女皇武則天詩也是情思綿綿

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詩也廣為傳誦。請看他的《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另一首《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前首透過描寫菊花的生不逢時,揭露封建社會埋沒人才的黑暗現實,並寄託自己改變這種不合理現實的宏偉抱負;

後一首則以花喻人,借詠菊花抒發自己推翻黑暗封建統治、扭轉天地乾坤、直奪長安政權的豪情壯志。

全詩託物寄情,以菊寓志,比喻形象,含意深刻,大氣磅礴,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自古英雄盡解詩(中)

滿城盡帶黃金甲一一黃巢以菊花詩言志

後唐莊宗李存勖,則非常愛好歌舞戲曲。又通曉音律,還能自己撰詞譜曲,時人稱之為“御製”。並給自己起了一個響噹噹的藝名“李天下”。

並能與伶人粉墨登場,同臺競技。即使貴為帝王,卻樂此不倦。

一介武夫的宋太祖趙匡胤也有《詠初日》一詩流傳於世: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

把初日的普照大地及其逐星退月的威嚴,寫得極為傳神,並以初月暗喻自己作為宋朝開國之君的至高無上、君臨天下、唯我獨尊的情形。

自古英雄盡解詩(中)

宋太祖威武一一逐退群星與殘月

相傳宋太祖還有《詠明月》詩問世,而今只留下幾句殘句:

“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向中天萬國明”,

自古英雄盡解詩(中)

“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向中天萬國明”

活脫脫一副帝王自畫像,氣勢磅礴,光照萬里,頗有氣勢,不同凡響,那些躲在象牙塔中雕章琢句、冥思苦索的文弱書生們無論如何是寫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