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控制好北方的話,北方容易獨立,但要知道獨立不是反叛

明朝不控制好北方的話

北方容易獨立,注意是獨立不是反叛。就算南方打的過又如何呢?這個成本不昂貴嗎?相反江南恰恰因為經濟發達不容易獨立

江南需要北方作為軍事上的緩衝區,並且提供市場。這就是個選擇題,要麼呆在應天幾代之後就收不上北方的稅,要麼呆在北京十幾代之後收不上南方的稅。不管統治者設定了如何精妙絕倫的政策,都無法解決軍隊在漫長太平歲月的腐朽墮落,就算是北宋長期從四方邊軍抽血入京,最能打的還是在戰火連天中生存的西軍。投入的少,邊境被打爛,投入的多,邊境出藩鎮。把皇帝往北京一丟,直接看著,最大程度減少糾結。

明朝不控制好北方的話,北方容易獨立,但要知道獨立不是反叛

還有就是南京周邊禁軍,明朝那衛所軍說白了就是北宋的馬監,只不過一個是地養人,一個是地養馬,北宋的馬監太宗年間養馬二十多萬匹,到仁宗這不到五十年,馬就剩一半了,擱明朝這幾十年後衛所軍的戰鬥力還能剩下多少?如果要維持他們的戰鬥力要花多少錢?國入夠不夠用?如果要加徵會不會北邊反了南邊跟著一起反?皇帝本人會不會覺得這很浪費,不如直接把首都挪到北京,將邊軍禁軍合二為一省下一筆開支?

明朝不控制好北方的話,北方容易獨立,但要知道獨立不是反叛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就是從這裡出發的。而且,從隋唐時起,東北政權如高句麗、渤海、契丹、女真、蒙古、滿洲依次崛起,它們不僅軍事實力強悍,而且文明程度很高,威脅比當年的匈奴突厥要大得多,自然就讓北京一帶面臨著越來越大的軍事壓力。於是北京作為邊防重鎮,它的駐軍規模也越來越大,而且都是久戰之兵,集中了全天下最精銳的作戰部隊。那麼問題來了:天下精銳之所在的軍事重鎮,中央該怎麼管理它?分權管理、中央遙控嗎?不可能。

明朝不控制好北方的話,北方容易獨立,但要知道獨立不是反叛

戰爭是瞬息萬變的,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更何況,北京這個地方,就是中原和北方長期拉鋸的據點,大大小小的摩擦必不可少。這樣的地方,必須要有方面大員能夠統籌這裡的軍、政、財各方權力,總攬全域性,才能保證前線與敵人交戰時,沒有人在後方用各種手段拉胯拖後腿。所以像節度使這種制度的產生是必然的。然而只要節度使完全掌控了當地的軍政財權,那就事實上成了一方獨立王國。造不造反,其實就是看心情的事情。

明朝不控制好北方的話,北方容易獨立,但要知道獨立不是反叛

單個藩王的兵不多,大部分護衛逐步都會被收歸兵部,其實沒什麼威脅,北宋定都開封,河北邊軍和西北邊軍也沒有叛亂過。明朝定都的問題是南京北京都不是最好的選擇,一個偏南、一個偏北,中原殘破,關中破落了好幾百年,關於首都的問題,朱元璋朱棣也就是湊活著過。什麼天子守國門純粹瞎忽悠,蒙古滿清一旦突破長城防線北京立馬裸奔,首都偏北漕運的壓力也很大。所以我從來都不認為安祿山的問題是民族問題。在那個位置上,就算放的是個漢人,早晚也會有一個按捺不住想要嚐嚐登頂的滋味的。

明朝不控制好北方的話,北方容易獨立,但要知道獨立不是反叛

明初具體到細節我確實不太瞭解,因為看的比較多的是明後期的,我認為不止草原上自己內部有矛盾,中央帝國內部也有啊,進攻性的防禦結構也意味著邊關統帥有著強大的軍力,如果這一力量被整合對帝國自己也是巨大的威脅,朱棣他自己就是靠著整合這一些力量成功靖難的,其次就是隨著國家由草創變成中期,國家食利集團逐漸龐大,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藩王,當國家走向中後期的時候,還能負擔的起主動出擊的財政需要嗎?

明朝不控制好北方的話,北方容易獨立,但要知道獨立不是反叛

最後,

關於財政方面的,單糧餉這一項,從北京發和從南京發,這兩者速度是不是差異太大,明初到仁宣之治這一段時間大多是主動出擊,作為攻擊方差異還不明顯,但是如果是被攻擊的話,從收到情報,再到國家財政派發組織軍隊反擊,從南京做出反應和從北京做出反應的時間是不是差異很明顯了。如果說都城是在南京的話,那麼要面對強大邊患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北方糧餉自行經營,暫且不談單靠北方是否承擔的起,如果這樣做的話,那麼北方擁有了財政加軍事兩大自主性,這是不是已經達到了割據的條件。

可能想法有些不成熟,歡迎指出。核心觀點寫在最後面,當戰略是主動出擊的時候,定都何處可能不明顯,但是當戰略從主動出擊變成了被動防守,我認為定都北京和定都南京差異就會被呈指數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