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一介草民,在秦朝建立之前和奴隸差不多,司馬遷打心裡看不起

楚漢相爭,基本上處於下風的始終是項羽。你想想,劉邦一直在項羽家裡打架,項羽連門也沒出過就想明白了。司馬遷的記錄很顯然是有春秋筆法的,邏輯也不太通,類似於國軍優勢佔盡順利轉入臺灣這種話。史遷本身就是鴿派人物,對孝武自然沒啥好感,其實史遷對劉邦的架構還算公允的(雖然有扔孩子這種很假的私貨),對項羽的描寫大抵是出於對悲劇人物的同情吧。

劉邦一介草民,在秦朝建立之前和奴隸差不多,司馬遷打心裡看不起

漢朝和明朝可不一樣,言論還是自由的,你要說漢朝能刪史官的話,那你別引用史記和漢書了。那還吹啥司馬遷。畢竟都是刀架在脖子上寫的。不這麼寫劉邦踹子下車立馬砍了你!司馬遷牛逼在改變的史官的記錄方式,什麼編年體吧,並不是他多麼的無私和理性,他有他的時代侷限性,並不是說他刻意而為,因為他出生在封建社會剛剛建立的時期,在之前,都是貴族主導社會。

劉邦一介草民,在秦朝建立之前和奴隸差不多,司馬遷打心裡看不起

貧民一點機會都沒,恰好他司馬家是貴族,他鬱郁不得志,總覺得他能幹更大的事,整個歷史長河,恰巧證明,能文真的不一定能政。閹割那都是以現代人眼光看問題,司馬家世代都是貴族,司馬遷的侷限就是以貴族身份看問題,劉邦一介草民,在秦朝建立之前和奴隸差不多,司馬遷是打心裡看不起,就像現代老城裡人看農村暴發戶一樣。他更喜歡貴族出身的項羽。

劉邦一介草民,在秦朝建立之前和奴隸差不多,司馬遷打心裡看不起

你看看司馬遷寫李陵和李廣就知道了,有多偏,畢竟有親戚。司馬遷因為李陵受刑不等於他喜歡李陵 我說難聽點,李陵這事是武帝問的司馬遷,司馬遷想當解語花結果拍錯了馬屁,把武帝惹毛了。即使按你說的,影響最大的是韓信和呂后,那還是說明一些讀者雙標。 之所以讀者會因為韓信和呂后而對劉邦產生惡感,本質上還是因為讀者的雙標。 韓信要挾式裂土稱王。

劉邦一介草民,在秦朝建立之前和奴隸差不多,司馬遷打心裡看不起

明知漢齊議和而攻擊齊國,最後更是意圖謀反,怎麼做都是對的,而劉邦把韓信從一個逃兵一躍提拔到大將,最後鬧崩了還給他封一個候,怎麼做都是錯的。 呂雉就更離譜了,我看到有些讀者認為呂家是劉邦稱帝的主要助力,以此來黑劉邦不知恩圖報,然而呂澤,呂釋之連十八候都沒進。戚夫人明明是呂雉下的毒手,要怪到劉邦頭上真的離譜。項羽在歷史上是一個評價兩極化人物。

劉邦一介草民,在秦朝建立之前和奴隸差不多,司馬遷打心裡看不起

這種人物無論民間形象有多好有多高大上都很難對劉邦形象造成致命打擊,因為項羽最出名的典故只有霸王別姬裡劉邦是反派 對劉邦形象影響最大的還真是韓信和呂后,但跟劉邦對他們好不好沒有太大關係。 因為韓信是一個很“高人氣”的將領,死的要只是彭越英布這些“沒人氣”的,死夠一百個也沒什麼人在意,但是韓信不一樣,天才將領,英年被早逝 呂后拉低的是女性的好感度。

劉邦一介草民,在秦朝建立之前和奴隸差不多,司馬遷打心裡看不起

劉邦不論跟戚夫人的紅顏知己還是呂后的糟糠之妻本來可以成為一段佳話的,然而硬生生變成了人彘關鍵詞的恐怖,完全沒法細想 這麼搞法劉邦印象能好才有鬼。項羽絕對是一個重要原因,往往我看到黑劉邦的帖子下面,都有吹捧項羽的。項羽在一些人嘴裡向來是一個偉光正的形象,那麼跟偉光正相對的當然就是猥瑣無能了,於是劉邦便被猛黑。 即便是因為韓信和呂后,那我尋思劉邦對韓信和呂后也不薄啊。司馬遷一向有些公知的習氣,他對李廣也是這樣,李廣幾乎沒什麼功勞,還經常貽誤軍機,司馬遷照樣吹捧李廣。還有李陵,這人都投降了,司馬遷還給他洗。所以懷疑司馬遷黑劉邦,甚至黑劉徹,不是沒有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