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從諫官變成判官,這中間經歷了什麼?

作為

宋朝著名判官,包拯,

作為一個被各種奇聞異事堆砌起來的人物,

是一個被民眾選擇的人。

歷史上的包拯沒有這麼黑,也許這就是受人歡迎的代價?

除此之外,歷史和演義最大的不同是:包拯不僅僅

只是一名判官,而是一名諫官,一名敢將唾沫噴到宋仁宗臉上的諫官。

研究歷史後會發現,

演義里加在包拯身上的很多事情,並不屬實。

包拯:從諫官變成判官,這中間經歷了什麼?

電視劇裡的包拯

不過當時的

百姓們迫切需要一個鐵面無私,辨認忠奸的大清官,來寄託自己心中,對政治清明的美好願望,遂有了包拯這樣一個形象。有道是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所以

是百姓選擇了包拯。

包拯此形象之所以演變成現在的影視形象,如此受人擁戴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包拯有過用聰明才智破案的小故事。

包拯在做知縣時,有人報案說自己家的牛被人割了舌頭,包拯告訴他回家把牛殺了。

沒過多久,就有人來舉報這個殺牛的主人,因為當時殺牛是違法的。

包拯隨即就令手下將此人扣住,詳加審問他為何將牛舌頭割了,現在又來誣告?那人只得如實招供。

正因如此,包拯才得以被百姓選擇,塑造成這樣一個斷案如神的人物形象。

包拯:從諫官變成判官,這中間經歷了什麼?

二是敬業。

包拯在其位謀其職,直言勸諫贏得後世尊敬,作為一名盡忠職守的諫官,和皇帝有話直說,毫不避諱。

他曾面見宋仁宗,上奏《進魏鄭公三疏札子》,上到宰相,下到轉運按察使,只要有貓膩,包拯絕不放過彈劾的機會。

有這樣

一則小故事,說是當時張貴妃為其伯父給仁宗吹枕邊風。考慮到張貴妃伯父張堯佐沒有政績,包拯一點面子也不給,不依不饒

彈劾。

最後宋神宗向張貴妃抱怨道

“你就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諫官嗎?今天在大殿上,他的唾沫都噴到我臉上了!”最終此事只能作罷。

包拯:從諫官變成判官,這中間經歷了什麼?

明朝張居正評價包拯為

“執法之臣”,宋仁宗重用包拯,可以起到振朝綱,整風俗的作用。我們喜歡包拯這一形象,多半要歸功於各種演義,這是藝術放大的效果。

但是扒開傳說的光輝,看到真實的包拯,依然有很多發光發亮的地方值得大家學習,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換一個角度去想,包拯身為諫官之所以敢說,也是因為皇帝比較明智,有容人之量。沒有容人之量的皇帝,也許不會有包拯這樣膽子大到離譜的諫官存在。

與之相反的事例是屈原,同樣都是忠心耿耿為君主服務,屈原所受待遇不過是一次次的流放而已。當然,楚國最終的結局是被

國兼併。

由此就能看到有一個明智的君主也是同樣重要。

宋仁宗對待包拯的態度也令人發省

生而為人,學會聽取別人意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何況是高高在上的領導。

我們在現實的工作生活中會發現

一個好的團隊中,不能僅僅只有好的技術骨幹,領導能

聽得進下屬意見,有沒有容人之量也很重要。否則底下的人顧慮重重,

怕這個,怕那個,誰

也不會豁得出去

幹活。即使技術骨幹努力幹活,領導卻不批准,甚至有心排擠屬下,那麼這個

團隊自然也不會走得很遠。

想要走得更遠,領導和屬下都要給力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