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傳統文化亦有封建糟粕,淺析元代“女德”教育的特徵

現今社會雖說是男女大同社會,但隱藏其下被忽視的女子教育問題值得關注。新的社會階段女子問題不僅僅在教育方面,而且道德教育方面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些女子教育問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消極影響。

近年來,女子教育普遍受到大眾的重視,而想要解決種種女子問題,需要借鑑傳統“女德”教育。

有傳統文化亦有封建糟粕,淺析元代“女德”教育的特徵

元朝在中國歷史上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一是因為它是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統一國家,二是因為它成功地將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文化相融合。短暫的百餘年統治,在歷史上留下了重墨一筆。元代“女德”教育在整個古代社會女子教育發展歷程中屬於轉折時期,它繼承發展了之前歷代女子教育的優良傳統,同時也為明清女子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一、強制性

元代作為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統治者重視運用政治上的強制手段來加強統治,在“女德”教育上也體現這一特徵。在《元史》、《元典章》等史料中多次出現統治階級頒佈政令、法規等來約束女子行為。如《元史·刑法二·戶婚》中規定的關於女子“七出”和“三不去”,對女子離婚和再嫁的規定,如若不遵從,政府有權強制干預斷離。

又如政府倡導女子守節、行孝等,不僅可以得到統治階級的旌表、立傳、表彰等,作為精神上的鼓勵,還可以得到錢財、免除徭役等物質上的優待。

元統治借鑑漢民族統治階級所運用的政治法律手段,一方面加強統治,另一方面加速漢化的程序,使其能更好地掌控時局。其政治方向上的變化無不影響著“女德”教育內容。

有傳統文化亦有封建糟粕,淺析元代“女德”教育的特徵

二、繼承性

從元代“女德”教育的內容中也可以看出,德行教育仍是元代“女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佔比重較大,是元代“女德”教育的特徵之一。德行教育是歷代女子教育的重中之重,漢代劉向的《列女傳》、班昭的《女誡》中所提到的女子大都是德才兼備的女性,而其中德更為重要。

在歷代史書的傳記記載中,涉及德才兼備的女子案例的更是數不勝數。自北宋以來,女子地位急劇下降,“女德”教育中的德行成為普遍化的現象。

元代雖為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但它仍繼承了漢文化中對女子德性和品行的要求,《鄭氏規範》、《女教書》和《奇童烈女寶鑑》都載有女子德行教育的內容。

元代無論是對宮閨之女,還是對閨閣之女,抑或是對歌妓等普通平民之女,都本著德行教育的準則,根據德行教育的標尺教育之。在德行教育中“孝為德首”的傳統亦沒有改變,終元一代,更是把女子行孝發揮得淋漓盡致。

有傳統文化亦有封建糟粕,淺析元代“女德”教育的特徵

《元史》中所載女子盡孝的例子比比皆是,盡孝的形式多樣且殘忍,如守志盡孝、終身不嫁盡孝、自殘身體盡孝等。從這些教育內容中不難看出,元代“女德”教育仍以德行為重,這一方面是對中原文化的繼承,另一方面,豐富了元代“女德”教育中德行教育的內容。

三、實踐性

“女德”教育發展至元代初期,受蒙古族遺風影響,女子貞節觀念淡薄,發展至元中後期,受宋代理學“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思想影響,封建傳統道德禮教的束縛日益加重,女子貞節觀念日益強化。由於思想的傳播具有一定的時間差,真正實踐宋代理學思想的朝代是元。

統治階級的倡導、鼓勵,宗族和家庭的推動等,使元代不少女子在貞節觀念的影響下行為慘烈。

縱觀整個元代,節婦烈女的數量龐大、種類繁多。對歷代節婦烈女的統計中得知,元代節婦烈女的數量較以前朝代來說是最多的。自周至元,節婦烈女的人數合計是1231人,而有元一代總人數就有742人,佔總人數的60%以上。

有傳統文化亦有封建糟粕,淺析元代“女德”教育的特徵

元代節婦烈女從總數上看,是自周代至元代最多的,從人數上看,也是最多的。從增長幅度上看,從宋代的180人猛增到742人,增長幅度為四個百分點,元時期節婦烈女數量的大幅度增長,反映出當時女子貞節教育的強化。

元入主中原後,隨著不斷漢化的程序,封建倫理道德思想也隨著不斷深化,政府提倡女子守節,給以保護和表揚、全社會大到家族的族規,小到家庭的法規都予以提倡、女子自身注重德行等,使得整個社會崇尚節烈之風,使得女子守貞觀念不斷強化。

元代女子貞節觀不斷強化,除表現在節婦烈女的總數增加、人數增加外,還表現在守節的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和殉節行為盛行。

元代女子守節常見的方式有夫死不嫁,為夫守節。元早期盛行的收繼婚和改嫁之風,也隨之蕩然無存。除此之外,元代烈女的人數增加且行為極端,為守節女子不惜自殘身體,更有甚者以死殉節。元代女子守節方式的多樣和慘烈的行為,都從不同程度上表現出這一時期女子貞節觀念加強。

有傳統文化亦有封建糟粕,淺析元代“女德”教育的特徵

隨著元代女子貞節觀念的不斷強化,全社會吹起一股女子殉節之風。《元史》載:“趙氏名哇兒,夫蕭氏病劇,謂哇兒曰:我死,汝年少,若之何?哇兒曰:君幸自寬,脫有不可諱,妾不獨生,必從君地下。遂命匠制巨棺。夫歿,即自經死,家人同棺斂葬焉”。哇兒在其夫死前,就命人為自己打造一副棺材,等夫死後,不忍獨生,自經而死,與夫同葬。

又有衣氏對打造棺材的匠者說:“可以把棺材打大一些,我的丈夫有很多的遺物需要放在裡面。”衣氏在丈夫死後,具雞黍以祭之,並交代鄰居說:“我聽說一匹馬不能備兩個鞍子,我的丈夫既然已經去世,我要追隨丈夫而去,死亦共穴。”

再有雷州硃克彬妻周氏,大都費巖妻王氏、買哥妻耶律氏,棗陽硃某妻丁氏,葉縣王保子妻趙氏,蒙古氏太術妻阿不察、相兀孫妻脫脫真等,“並以早寡不忍獨生,以死從夫者”。

可見,元代女子以死殉節遍佈多個地區和多個民族,普遍存在以死殉夫的現象,以死殉節儼然成為衡量元代女子是否具有高尚美德的標準。

有傳統文化亦有封建糟粕,淺析元代“女德”教育的特徵

元時期出現的一些極端的守節行為是此時貞節觀念強化的體現。終元一代也頻頻出現自殘守節的女子,為了守住貞節,她們多以自殘身體以表決心,更有甚者以死明志,其慘烈程度是前代所無法企及的。《元史·列女傳》中也有女子自殘守節的相關記載:

“王氏,成都李世安妻也。世安卒,夫弟世顯欲收繼之。王氏不從,引刃斷髮,復自割其耳,創甚”。

元代這些女子之所以有如此行為,一部分是因為她們自小就接受女子三從四德的教育,廣受封建倫理道德教化思想的影響,自主自願遵從男女有別,保守貞節。一部分女子並非出於自願,而是受到社會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不得不守節。

由此可見,元時期的貞節觀念在中原封建禮教的浸染下,愈加強烈。各色各樣的守節行為和大量節烈女子的湧現,使整個社會節烈之風盛行。

元初較為寬鬆的女子貞節之風已然不存在了,女性被強烈的貞節觀念束縛,成為走向封建倫理道德頂峰的基石。

有傳統文化亦有封建糟粕,淺析元代“女德”教育的特徵

四、多元性

元代“女德”教育內容與漢、蒙多個民族有關,其中又與蒙漢兩個民族的關係最大。受蒙漢二元文化的影響,“女德”教育也呈現出多元性的特徵。

關於女子的婚嫁教育,蒙古族提倡一夫多妻,只要有足夠的財力,就可以娶多個妻子,女子成為商品化的物品。漢族提倡一夫一妻,正妻只能有一位,但允許納妾,這與蒙古族的多妻亦有所不同,蒙古族的妻子沒有正、次之分。

元統一後,遷到中原地區的官員、貴族,妻子的數量仍然很多,五到十人不等,平民則少一些,一般兩、三位妻子。擇偶男子注重財力,女子注重容貌,蒙古族還非常重視民族的純正性,主張族內婚,反對與外通婚。

而中原地區的漢人則保留原有的婚嫁制度,在婚嫁上授以女子注重德行和門第的觀念。

可見,有元一代,對女子婚嫁的教育,共存著蒙漢兩種模式,是多元性在“女德”教育上的表現。

有傳統文化亦有封建糟粕,淺析元代“女德”教育的特徵

眾所周知,元是由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元代自建立到滅亡的一百多年間,並沒有使其原有的風俗文化丟失,而是在不斷漢化的過程中去其糟粕。

如蒙古族盛行收繼婚制,在元代相關的典籍中有關於這方面的記載,隨著不斷漢化,這種婚姻制度有所變化,但仍存在蒙古族中,這就避免不了,蒙古族女子的婚嫁教育中呈現這一特點。

這種政治大背景表現在元代“女德”教育的特徵上,便是“女德”教育呈現多元性。

除此之外,蒙古族人民熱愛歌舞,統治者也在皇宮大興歌舞之風,如皇宮中盛極一時的“十六天魔舞”,它是供帝后娛樂、宴請賓王的主舞之一,也是由蒙古族擅長舞蹈之人所編。

流行在市井的散曲則是傳承其前代,是人民反映社會現實,討論時事的主要形式。元時期,元雜劇繁榮,其中也留有不少蒙古族文化習俗。

有傳統文化亦有封建糟粕,淺析元代“女德”教育的特徵

產生在草原上的蒙古族,有著其自身獨特的音樂藝術教育傳統。蒙古族入主中原後,將其原有的蒙古族優秀的音樂注入到元雜劇中,加入的草原文化成為元雜劇中的獨特風格。

蒙古族的詞調、民歌等音樂形式也隨之傳入中原,與中原音樂藝術相融合,形成一種新的形式,促使俗文化的發展。

終元一代,多地出現蒙古族的飲食品種,受到世人喜愛,這不僅豐富了中原飲食文化,而且影響著當時元代的社會生活。比如作為軍糧的風乾牛肉乾,宮廷宴席時的“全羊大宴”,平常百姓所食的“涮羊肉”,飲品中的羊羔酒等。

因此,元時期,對女子的藝術教育也有著多元性的特徵,且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亦呈現出這種特徵。

結論

元代“女德”教育內容涵蓋了孝道教育、貞節教育、婚姻教育、藝術和勞動教育多個方面的教育,具有強制性、繼承性、實踐性和多元性等特徵。

有傳統文化亦有封建糟粕,淺析元代“女德”教育的特徵

透過對元代“女德”教育的背景、內容及特徵的梳理和分析,有許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對當代“女德”教育有著積極的影響,

同時,元代“女德”教育對女子的發展也有消極的影響。我們不僅要客觀評價元代“女德”教育,還應引起我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