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什麼不借鑑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決功臣的問題?

建隆元年末,公元960年,在宋太祖平定了李筠以及李重進叛亂後,他召見丞相趙普問道,為什麼從唐朝末年開始,數十年帝王換了八姓十二君,爭戰無休無止,我要從此息滅天下之兵,建國家長久之計,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朱元璋為什麼不借鑑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決功臣的問題?

趙普精通治道,對這些問題也早有所考慮,聽了太祖的發問便提出問題之癥結就在於藩鎮權力太重,君弱臣強,治理的方法也無奇巧可施,只要“削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安定。趙普的話還沒有說完,宋太祖就連聲說,你不用再說了,我全明白了。

朱元璋為什麼不借鑑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決功臣的問題?

其實從唐朝的中期開始,安史之亂之後,朝廷一直依靠節度使鞏固唐朝政權,到了唐朝滅亡之後的五代十國,繼續延續節度使制度,掌握著兵權的節度使容易造反。宋太祖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把石守信、高懷德等這些掌握兵權的兄弟們叫到一塊,大家吃頓飯、喝杯酒,飯局文化嘛。

朱元璋為什麼不借鑑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決功臣的問題?

那麼在酒桌上酒過三巡之後,趙匡胤就說道,我都知道你們是忠心的,可是你們的手下如果哪一天想貪圖榮華富貴,把黃袍加在你們身上,我想那個時候你們就身不由己了。他的那些將軍一聽這個話,也都知道宋太祖的意思了,第二天就紛紛的上書,要麼說自己有病,要麼自己歲數大了等等各種理由,就把兵權交給了皇帝。

朱元璋為什麼不借鑑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決功臣的問題?

於是宋太祖兵不血刃,沒有透過大的政治清洗,就把兵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後人都會說趙匡胤手段非常的厲害,大家就會比較,那像朱元璋這樣的皇帝,他當了皇帝之後,為什麼不採用一種比較溫柔的方式來奪兵權呢?而是大肆屠戮自己的開國功臣呢?

朱元璋為什麼不借鑑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決功臣的問題?

根本原因是朱元璋的皇位和趙匡胤的皇位來的過程是不一樣的。趙匡胤的皇位大家都知道,柴榮死了之後,把江山交給了自己七歲的兒子,然後當時的宋太祖為了奪權,假借北部遼國人進攻後周,朝廷為了安排北上抗遼,將趙匡胤封為都檢點之後,就上演了古今中外非常有名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從他開始到結束,其實也就幾天時間而已,那麼包括於後周過度到宋也只是幾天的時間,並不是很長。

朱元璋為什麼不借鑑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決功臣的問題?

我們再去看下朱元璋,當時他的這些功臣和宋太祖時是不一樣的宋太祖。宋太祖的功臣說到底不過是一群貪圖榮華富貴的人,把宋太祖推上皇位,他們的成本都非常低,風險幾乎沒有,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自導自演的一個局。朱元璋可不同,朱元璋這幫是什麼人?是幫著朱元璋共同打天下的人,是賣命的人。同樣是得天下的功臣,不可能說吃一頓飯、一頓酒就把這些人的功績全部抹掉,朱元璋登基之後封的爵也是一大堆一大堆的,也就是實打實的功臣實在太多了,但是越是這種功臣,就越容易自我膨脹。

朱元璋為什麼不借鑑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決功臣的問題?

朱元璋這個時候要考慮的是,他的這些功臣如果在朱元璋死了之後,他的子孫有沒有辦法降住這些功高蓋主的人?如果不能怎麼辦?這些有功勞的人不懂得韜光養晦,皇帝是共患難容易共享樂難,如果這的時候還天天在皇帝面前顯擺自己的功勞,或者說覺得自己有開國的功勞,去貪汙、去豪取、去搶奪,朱元璋肯定要想辦法收拾他們的。

朱元璋為什麼不借鑑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決功臣的問題?

所以有些人說朱元璋因為出身的比較卑微,說這種人比較的殘暴,但是這種說法是比較片面的,或者說帶有一定的主觀的判斷。朱元璋跟宋太祖所處的歷史背景完全不同,不能苛求像宋太祖一樣杯酒釋兵權,兵不血刃那是不可能的,史書記載的所有事情,沒有一個人是完全按照史書照做的,因為有一句話叫做以史為鏡。歷史只是一面鏡子,它不是燈塔,他不是照亮你前行的東西,它只能讓你照一照鏡子,看看這件事在歷史上別人怎麼做的,僅此而已。

秦檜:他是遺臭萬年的奸臣,卻一直有人在洗白他

他是勝過韓、白、衛、霍的戰神,親手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

蟋蟀天子,一代明君朱瞻基,為何只活到38歲?

司馬遷為什麼特別討厭霍去病,還把衛、霍二人寫進佞幸列傳呢?

諸葛亮到底厲不厲害?諸葛亮的最大黑粉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