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攻陷巴黎時,本土民眾的反應如何?

德軍攻陷巴黎時,本土民眾的反應如何?

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六月十四日,是

所有巴黎市民乃至法國國民會永遠銘記的時日——

彼時的法國軍隊

並未做到負隅頑抗,更毋論戰鬥到最後一分鐘

。法國當局政府在法國僅僅被佔領一半土地的情況下,選擇向德意志軍隊投降,而巴黎作為

法國的首都和經濟、政治、文化的要塞城市

,必然是德軍入主法國之後在

第一時間攻佔的法國城市的首選

二戰的歷史硝煙已經

褪去大半個世紀

,那些慘痛的戰爭記憶似乎也在時間的前進中逐漸淡去,而在德軍統治下的巴黎民眾在如今許多的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也被描繪成

“歌舞昇平、閒適自得”的生活狀態,好不快哉!

但回溯歷史,不難發現這

浮華表面下的一地雞毛以及巴黎市民的辛酸曾經。

德軍佔領前後的巴黎民眾生活狀況以及心歷路程

早在二十世紀,

法國巴黎就是全世界文藝青年的心靈棲息聖地

。作為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主要發生國家,法國無疑是全世界範圍內

自由文學發展水平最先進、人文主義受追捧程度最高以及浪漫思潮最洶湧

的國家,而巴黎又是法國思想衝突最為激烈、先進青年最為集中的城市

,毋庸置疑是世界範圍內文化水平發展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市之一

足以見得,德軍佔領前的巴黎絕對算得上

物質生活富足、精神面貌活力十足

,是想將德軍進駐巴黎前後的人民生活狀況進行對比,必然可以作為

德軍二戰罪過的重要論證點。

1.德軍佔領之前的巴黎發展狀況詳析

查閱德軍佔領巴黎之前的照片和史書文獻,人們的第一反應便是驚訝於彼時

女性穿著打扮的時髦和考究以及男性女性之間不經意間外溢位來的浪漫風情,

但歸根結底這些還是直接受到

生產力水平以及經濟基礎等因素的決定作用

德軍攻陷巴黎時,本土民眾的反應如何?

法國成功趕上了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革命的浪潮,實現了生產力的大飛躍,那時候的巴黎市民是所謂

“出生在羅馬”、“贏在起跑線上”

的一批人,再加上多次

文化革新運動對上層建築和文化意識形態的改造

,巴黎人民在多層面、寬領域上實現了超世界的一流水平。

宗教改革、工業革命甚至地理大發現......

無論政治變革還是經濟文化革命,法國無一不走在歐洲乃至世界的最前列,巴黎人民也在法國榮光的庇護下,

實現了個人價值和信仰追求的最大化,

而德軍佔領巴黎,對這種局面定會產生改變。

2.回溯時光分析巴黎民眾對德軍的真實態度以及心理變化歷程

戰前

號稱“世界第一”的法國陸軍,

結果開戰僅一個多月就

“不戰而屈人之兵”

宣告投降,這在深深挫敗了巴黎人民的愛國熱情之餘,對民族自信心無疑也是極大程度的打擊。

“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之前佔領巴黎”

——二戰時期的法國人民依舊銘記著昔日法軍在戰場上的英勇事蹟和強大軍備實力,依舊心懷著驅逐德軍的希望並寄託到了法軍身上。

德軍攻陷巴黎時,本土民眾的反應如何?

和德軍對猶太人的集體屠殺相比,德國對巴黎好像並未如此喪心病狂,

淪陷區的法國人依然具有娛樂活動的權利

——喝酒跳舞樣樣不落。

從根本上來說,

德軍和法國人民作為侵略國和淪陷國,絕不可能會存在真正的情分和友誼。

所謂風平浪靜,只是法國人民被逼無奈的屈服——

德軍佔領巴黎之前,

巴黎城內數次爆發示威遊行

,德軍和法國政府進行交接儀式時,一大批巴黎市民選擇搬離巴黎。可以說,巴黎城內,人們只待時機成熟,

反抗便一觸即發。

德軍佔領巴黎的原因以及佔領之後的基本政策

德國作為侵略國和二戰的戰爭發起國

,統治法國在希特勒軍事擴張和戰爭掠奪的版圖上早就被提上了重要議程,而德國當局也計劃投入大量

坦克、戰鬥機以及軍備人員

來實現這一目的,甚至大發厥詞

“德軍一百三十五個師整裝待發,隨時準備出軍法蘭西”

但頗出乎意料的是法國並未如德軍所想竭盡全力殊死對抗,反而選擇了看起來

“較不光彩”的投降之路

。二戰法國政府投降後,法軍也就自然而然地分化——

小部分法軍在戴高樂將軍的帶領下前往國外成立自由法國,

其餘則在本國成為了“偽軍” 。

德軍攻陷巴黎時,本土民眾的反應如何?

1.追根溯源法國當局政府為何“不戰而屈人之兵”使得德軍入主巴黎?

二戰時候英法結為同盟即英法聯軍,無奈連連敗退,雖然英軍反應迅速進行主力軍隊大撤退,

可法國此時已經成為了德國法西斯案板上待宰的羔羊

。在敦刻爾克大撤退結束的第二天,希特勒頒佈了檔案

《告軍人書》

,宣告要以最快的速度使得“

法國臣服於法西斯主義

”並要在贏得勝利的即刻駐軍巴黎。

當時的法國民眾面對接連敗仗的法國軍隊戰局,

軍隊乃至國人的自信心和鬥志受挫嚴重

,面對德國的強有力進攻政府私心不想再將一代人的生命送往戰場。

而投降固然比較丟臉,

但從歐洲歷史慣例來看

德國人大機率不會將非猶太人趕盡殺絕

,亡國滅種更是天方夜譚。在典型的西式投降觀多維度衡量之下,

用投降與德國政府進行利益交換

,儘可能保留自己的核心利益是法國當局政府最好的選擇。

德軍攻陷巴黎時,本土民眾的反應如何?

2.德軍對巴黎市民態度是否友善?是否真如某些影視作品描述的那般“和平友好”?

首先,德國法西斯軍隊佔領法國之後,

巴黎市民的娛樂活動和文藝組織確實存在

,但其性質和形式與之前獨立自主的巴黎不可同日而語。

德軍接管巴黎後,法國被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直接歸德軍管轄,

剩下由傀儡政府統治

。不言而喻,法國政局的這種形勢,

對具有愛國之心的法國人民和有志之士的內心都是一種極大的折磨

巴黎被德軍佔領之後,青壯年男性給納粹當勞工,部分軍人被送往了集中營,糧食與資源也被納粹收繳去作為戰爭物資,而巴黎女性的人身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納粹官兵對女性尊重程度普遍偏低

,而法國傀儡政府不僅不向著自己的民眾,反而向著納粹,

甚至鎮壓本國的游擊隊與反抗人士

——這般國家態勢下的公民,

又怎麼能說他們生活在歌舞昇平的祥和之中呢

德軍佔領巴黎對當時法國乃至後來產生的影響

二十世紀初的巴黎是當時那個年代全世界的文藝人夢想的地方,

其魅力甚至是超越了時間,

讓身處二十一世紀的人也想要付出一切去穿越到那個時代。

更有甚者揚言

:德軍佔領巴黎並非完全出於戰爭和軍事政治目的,而是對

美和自由的強烈召喚的服從

——稍有歷史常識的人便知道這是

無稽之談

。但

以蠡測海

,法國的藝術氛圍和市民的浪漫格調,

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德軍的政治舉措,

並自然而然對其命運和歷史走向產生了直接影響。

德軍攻陷巴黎時,本土民眾的反應如何?

在某種機緣巧合下(當然絕不可能是德軍的良善和有效統治),德國

法西斯佔領時期的巴黎不僅迎來了二十世紀首次的生育高峰,還被公認為法國人民最浪漫的一代、最熱情奔放的一代。

相較於蘇聯波蘭,

法國確實是二戰納粹迫害程度較低的國家

,至少從城市外化表現上,納粹佔領下的巴黎依舊是浪漫的不夜城,所以相較而言,巴黎的娛樂產業受影響不如經濟政治層面——法國戰敗之初,德國從法國就勒索了三百多億法郎的佔領費,第二年佔領費增至一千多億法郎。截止到一九四四年,

德國已經從法國勒索了五千四百五十八億法郎的鉅額佔領費

打著佔領費由頭實質卻是“

戰敗國賠償

”的五千多億法郎,

嚴重降低了法國的經濟發展速度

。但所謂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二戰後期德國疲累戰事吃緊,加上蘇聯軍備實力的加大投入,

武器消耗速度急速增加

,為法國的工廠帶來了大量的訂單,

也為巴黎政治畸形下繁榮提供了一定的基礎

德軍攻陷巴黎時,本土民眾的反應如何?

德軍對女性的凌辱以及男性勞動力的折磨自不必多言,各國都有

類似情況

發生,只是爆發程度較輕,

不至於發生如南京大屠殺以及納粹集中營般的人間慘案

最為令人唏噓的是德軍敗退後,

當地的抵抗組織對巴黎市民幾近喪失人性的迫害:

本就是受害者的被德軍凌辱過的女性,全部抓到廣場上進行公開的精神羞辱、群嘲咒罵甚至剃頭鞭笞。

被群眾情緒牽著鼻子走的巴黎市民更是將與德國合作過的男人直接槍斃,

冤假錯案頻頻發生,無數無辜的市民在勝利之後卻迎來了比戰爭更苦痛的記憶。

德軍攻陷巴黎時,本土民眾的反應如何?

結語

不得不承認,由於歷史年代久遠人們對於

歷史事實的敏感性降低以及某些文藝工作者以偏概全的歷史材料收集和敘述

,許多人對於德軍對巴黎這座城市犯下的直接或間接的戰爭惡行都有

或多或少、有意無意的忽視和遺忘

德軍佔領巴黎作為

世界第二次大戰戰爭歷程中法西斯勢力擴張荼毒其它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歷史事件

,無論是對戰爭格局還是非法西斯和平民主國家都有

重要影響和程序推動作用。

在法西斯德意志軍隊管理和統治下的巴黎市民,並非如表象那般悠然自得,對於國際政治格局向來只存在一個真理——

公道正義永遠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而作為戰敗方的巴黎市民的處境自然也

可堪想象。

參考資料來源:

1、《希特勒與戰爭》

2、《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3、《德國國防軍大本營》

4、《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5、《一口氣讀完二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