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寡婦”為何尊崇一輩子不再他嫁?其原因不是不想而是真不敢

文/紀布

話說,華夏曆史五千載,跨度是如此之大這就使得很多後人想要了解一下關於古人的生活狀況。

我們可以根據歷史遺留得出古代封建社會就是男尊女卑,男性社會地位很高,女人也就只能算是男人的附庸。

雖然說在歷史長河中,也有一些頗有作為的女性,但他們屈指可數,因為在那樣的大環境下,即使某個女性為人中龍鳳,但也無法與“大形勢”所抗衡。

古代“寡婦”為何尊崇一輩子不再他嫁?其原因不是不想而是真不敢

古代寡婦

這個現象尤其是在明清時期最為顯著,那個時代的女性可謂非常悲慘,尤其是那些喪偶的寡婦,他們更是堅持一輩子不再他嫁?可以說,明清時期的女人,被社會壓迫到了極致。

尤其是讓後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三寸金蓮”,還有“揚州瘦馬”,從這些封建陋習中我們能看到,那個時代的男人將女人只是當成玩物罷了,不僅如此,還有一個更讓人接受不了的則是“貞節牌坊”。

在當時,男人們用貞節牌坊來表彰那些喪偶守寡的女人,以示後半輩子都不會再嫁他人,貞節牌坊的意義就在對於寡婦的“榮譽獎章”,因為

那個時代的人們認為這樣的女人是最賢惠的。

古代“寡婦”為何尊崇一輩子不再他嫁?其原因不是不想而是真不敢

古代婦女

在落後的古代社會,人們的生活都非常艱難,那麼這些寡婦為何不選擇改嫁,而寧願選擇守一輩子活寡呢?歸根結底,還是由於古代封建的落後思想,對這些不幸的女人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他們自幼接受的思想就是長大以後要如何成為一個“賢妻良母”的思想,這也讓很多寡婦不願意改嫁,他們認為必須要守住自己的貞潔,即使是寧願受窮也要為了名譽而守寡。

這全都是由落後的封建思想所造成的結果,而且,至於守寡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這其中也是有很多“內涵”的,曾經有一位已到古稀之年的老人一語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古代“寡婦”為何尊崇一輩子不再他嫁?其原因不是不想而是真不敢

古代婦女

眾所周知,有句老話流傳至今:“寡婦門前是非多”。無論何時街坊四鄰都很八卦,很喜歡關注關於寡婦的事情,只要寡婦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他人認為品行有問題,這就是很多寡婦通常都不愛與他們交往的原因。

在當時就連當局也都非常支援寡婦守寡,不僅如此,官府還會每個月撥款給那些沒有生活來源的寡婦發放生活費,就連“貞節牌坊”也是對她們的獎勵。

說到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那些寡婦又是怎麼過活的呢?其實,有很多的寡婦選擇守寡,是由於他們的一時衝動,

並且,她們還發誓自己將守一輩子寡。

古代“寡婦”為何尊崇一輩子不再他嫁?其原因不是不想而是真不敢

古代婦女形象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寡婦都堅持不了幾年,此時的她們會發現背在自己身後的得“貞節牌坊”如同大山一般壓在他們的身上,生活痛苦且非常孤獨。

即便是一些寡婦能遇到兩情相悅的人,她們也不能更不敢選擇再嫁,

因為這樣會被他人說三道四。

而且,按照當時的潛規則有人若是喜歡某個寡婦,他也不能娶她,如果二人只要有了私情,一旦被人發現,既要被處以刑罰,更會遭到他人所唾棄。

古代“寡婦”為何尊崇一輩子不再他嫁?其原因不是不想而是真不敢

古代刑罰

所以,在古代很多寡婦即使是熬到了70歲,她們也都不敢再嫁人,這也是為了明哲保身,所以很多寡婦寧願孤獨度過一生,這都是在封建陋習思想摧殘了那些可憐的女人。

作為一個地道的中國人,大家都知道“人言可畏”,老百姓的吐沫星子是能夠淹死人的。只要身邊的人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那麼,就會很大機率成為那些無聊人的飯後的談資。

至於那些極具殺傷力的閒言俗語,很多平常人都是無法承受的,就像那些寡婦一樣,她們也是非常忌憚那些閒言碎語,認為寧願守孤獨艱難的生活下去,也不願讓別人戳自己的脊樑骨。

古代“寡婦”為何尊崇一輩子不再他嫁?其原因不是不想而是真不敢

封建婦女形象

本文參考資料:《古代封建社會》,《歷朝歷代奇聞》,《百度百科相關詞條——封建社會,寡婦,封建社會中悲慘的女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