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您面對紅塵中的聲色犬馬,紙醉金迷而毫不動心,也就得到了自在

同師同信,請您點選右上角的“關注”,讓我們一起回家

各位師兄好,咱們繼續來分享六祖惠能大師的無上精妙智慧。

上一篇咱們說到了“善知識”的重要性,由於佛法本身非常的深奧和複雜,沒有善知識的引領,單靠自己感悟其實是很難的。

打個簡單的比喻,我們的修行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尋找目標一樣,非常的艱難,一不小心就不知道轉到哪裡去了,尤其是在黑夜之中。

而善知識就像是海中高高聳立的燈塔一樣,在很遠的地方就能給我們指引方向——當然了,境界越高的善知識,發出的光芒也就越亮,照的也就越遠。

若您面對紅塵中的聲色犬馬,紙醉金迷而毫不動心,也就得到了自在

這裡面照的最遠的當然就是以釋迦摩尼佛為代表的諸佛,他老人家的光明是無限遠,再往下就是諸位大菩薩,也非常的明亮。

但哪怕再小的善知識,只能發出微弱的光芒,只能照亮附近一小塊的區域,我們也要心懷感恩,因為這對於完全摸黑的船來說也是難能可貴的,尤其是對他周圍的師兄們。

某種程度來說,由於釋迦佛已經涅槃,如今更是末法時代,正是靠著大大小小無數善知識們的荷但如來,續佛慧命,我們才能夠得以聽聞佛法,並且修行,所以我們必須對所有善知識都充滿感恩之心才行。

也許某位善知識身上也有若干的缺點,或者他在講解的時候未必那麼準確,但只要是他發心希望弘揚佛法,那就值得我們去頂禮讚嘆。

畢竟誰都不是佛,都不會圓滿,可若是大家怕錯都不肯出來弘法的話,那佛法也就完全斷種了,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若您面對紅塵中的聲色犬馬,紙醉金迷而毫不動心,也就得到了自在

好了,關於善知識的話題咱們就回顧到這裡,接下來繼續往下分享。

01

用即便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

咱們先看原文: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

譯文:善知識們,用智慧來進行觀照,內外皆能照亮,清楚的看到自己的本心。如果能夠看清自己本心的話,那就等於是得到了解脫。

而若得到解脫的話,也就是達到了般若三昧的境界,也就是“無念”,為何說是無念呢?指的是雖然可以看見一切法,但是內心卻毫不貪著,也不沾染,這就是無念。

若您面對紅塵中的聲色犬馬,紙醉金迷而毫不動心,也就得到了自在

換句話說,這個般若智慧就是用的時候時時處處都有,但有不會在任何一個地方停滯不動。

這段話六祖等於進一步的對“般若智慧”進行了描述,因為這個確實太抽象了,除非根器最利的弟子,一般人很難一下子明白。

這裡面一開始六祖等於再次強調了“法向內求”的道理,說我們這個佛性並不在身體外面,也不在外部環境,也不在看不見的四維上下虛空裡面。

所以如果您能向內觀照,找到自己的那個“本心”的話,也就是明心見性,等於找到了解脫之門。

但是最後這句話大家一定要非常注意,就是這個“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這裡面蘊含了非常精妙的道理。

首先我們要明白學佛的根本是什麼,很簡單,就在於用,而且還要用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去

很多師兄在這一點上始終有誤解,總認為修行就是要去寺廟,要去深山老林,要遠離社會才行,其實並非如此,它是“遍一切處”的,當然也包括我們俗世。

若您面對紅塵中的聲色犬馬,紙醉金迷而毫不動心,也就得到了自在

然後我們又要明白,佛法雖然就在我們身邊,時時處處都能用到,但它又不會停留在一個任何一個地方,就像是一個輪子一樣不停的轉動,一旦卡住,那也就不圓滿了。

我們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好了,比如大家都有多重的身份——在公司是職員,在領導面前是下屬,在下屬面前又是領導;在上游面前您是服務方,而在下游面前您又是顧客;在父母面前是子女,而在子女面前又是父母等等,不一而足。

很多師兄就是被這個變化莫測的身份給“卡”住了,比如說有師兄做領導做慣了,就變得貢高我慢,只能聽奉承和讚美的話,聽不進去一句勸告。

比如說有師兄是經商或者做銷售的,可能不得不說一些違心的話,或者虛與委蛇,但是也把這種習慣帶到了家人和好朋友面前,就難免讓人覺得虛偽。

再比如說有男師兄在外打拼很辛苦,就覺得老婆在家好清閒,卻不知道照顧一家老小的各種瑣事有時候比外面工作還要費心。

相反有些女師兄明明是做全職太太,卻天天抱怨家裡事情太多,還喜歡拿收入最高的“別人家的老公”去嘲諷自己丈夫,卻不知賺錢,尤其是賺大錢談何容易,很多時候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絕不是單純靠努力就可以的。

若您面對紅塵中的聲色犬馬,紙醉金迷而毫不動心,也就得到了自在

以上的種種問題,其實就是對於佛法參悟的不夠,不明白這個法是要“轉”起來的,而不是一成不變。

02

何為六塵不染?就是六識出六門

咱們繼續往下看:

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譯文:只要清淨自己的本心,讓自己的六識出六根,然後在六塵中毫不沾染,來去自由,通達無礙,這就是般若智慧,就是自在解脫,也就是無念之行。

若您面對紅塵中的聲色犬馬,紙醉金迷而毫不動心,也就得到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