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西漢外戚專權的影響

外戚專政,在歷代的封建王朝中常常出現,每一次的外戚專政,都會對王朝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有的影響皇帝的日常決策,有的影響朝中重臣的任命,有的甚至影響皇帝政權的穩定,尤其是西漢時期的外戚專權,影響頗大,特別是西漢外戚王莽的專權,王莽最終謀權篡位,直接導致了西漢王朝的覆滅,我們就來淺析一下西漢外戚專權帶來的重要影響。

一、皇室外戚的“逆襲”之路,從皇權邊緣逐漸走到權力中央,站上統治階級的“舞臺”。

什麼是“外戚”?就是透過皇室婚姻關係,一部分人進而成為皇族的親戚,也俗稱“國戚”,就比如皇帝母親的親戚、皇帝妻子的親戚等,他們原本處於皇權的邊緣,並沒有掌握什麼實質性的權利,但是,隨著封建王朝的發展,皇帝們迫於加強皇權集中的壓力,害怕宗室和重臣們的權力不斷擴大而影響皇權的穩固,慢慢地,皇帝們就將一些重要的權力賦予給這些皇室外戚,透過權力外移的這種方式,來打擊和重壓宗室和重臣的力量。

淺析西漢外戚專權的影響

久而久之,導致原本處於皇室權利邊緣的外戚“逆襲”,逐漸掌握王朝的重要權力,進而代替宗室和重臣,成為影響皇權威嚴的一大阻礙。其實,從漢朝開國立邦的初期開始,外戚專權,就幾乎成為了影響漢朝開始到結束的問題,特別是在西漢時期,外戚權利幾番達到專斷的地步。

外戚專權,一直隨時朝代的興起與衰落而層出不窮。在西漢時期,很多外戚透過和皇后或者皇太后的親戚關係,而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在西漢政權統治中,也多次出現了外戚專權的局面,對西漢政權產生重要影響的外戚專權時期主要包括以下三次:一次就是呂后專權時期,呂后就是漢高祖的皇后,她也是西漢時期出現的第一次外戚專權;另外一次就是霍光專權時期,霍光就是皇帝的舅舅;還有一次就是王莽專權時期,王莽就是皇后的哥哥。

他們雖然不是什麼“皇親”,對於皇帝來說也只屬於“外姓”,但他們往往由於與皇帝相處得極為密切,佔有得天獨厚籠絡權力的地位與條件,對他們來說,干預國家政治、參與政權統治,甚至是奪取政權就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

大家可想而知,一個外戚被皇帝提拔重用之後,外戚又不斷引薦自己的親戚,這就像一個滾雪球,越滾越大,外戚勢力的力量不斷被之壯大。對於皇室外戚而言,在上一任皇帝去世之後、下一任皇帝羽翼未豐之時,是最容易鞏固權力的,幼年皇帝即位,最常見的情況就是,他的權力直接把握在其母親手中,而作為後宮的妃子或者是皇后也要仰仗自己的家族勢力,確保能夠母子平安,順利的登上寶座,進而不斷扶持自己後家的勢力。

淺析西漢外戚專權的影響

而直握權力的外戚者,為了不斷地鞏固手中來之不易的權力,在權衡利弊之後,就一定會選擇提拔自己的親信。這被重用和提拔親信是誰呢?那就肯定是自己的“孃家人”了,比如自己的哥哥、弟弟、侄兒等等,這些人就是皇后們或者太后們最相信的人,因為相較於其他朝臣和“皇親”,這些“孃家人”才是她們的“自己人”,其他人反而是外戚奪取政權的阻礙石,甚至恨不得除掉皇帝的其他親信為好。

例如:在西漢時期,劉邦、惠帝相繼去世之後,當時的國家政權形式嚴峻,看似平靜的形式實際上是波濤洶湧的,呂太后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在惠帝沒有成年的兒子來繼承皇位,呂太后害怕被有功之臣奪取了自己的權利,於是封了呂氏兄弟做將軍,並封呂家四人為王,六人為侯,在呂太后的大力扶持之下,朝堂的勢力得到了均衡,不僅如此,呂太后還將呂氏的女子嫁給朝堂重臣,嚴密監視他們的一舉一動,由此可以看出,重臣的權利被剝奪,軍權被控制,皇帝就是呂太后的傀儡,呂太后憑藉著一己之力牢牢把握住了朝堂政權。

在源遠流長的封建社會中,這些皇室外戚們,在封建王朝中,都不同程度地扮演著相對重要的政治角色,有的皇室外戚們,他們是“家天下”的有力“支持者”,而有的皇室外戚們,他們是統治力量的強勁“爭奪者”,視皇帝為敵人,視皇帝的直系親屬為仇人,視其他朝野重臣為異己。這些皇室外戚,他們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也各有相同,他們是促進政權不斷演變與發展的重要元素,也是促進社會不斷變化的重要因素。

淺析西漢外戚專權的影響

二、外戚專權不斷擾亂西漢內政,外戚的力量遍佈朝野,甚至干擾皇帝決策。

西漢時期,外戚專權的現象主要呈現著以下三點特徵,一是外戚的家族實力雄厚,二是外戚的實際掌權時間長,三是對皇帝政權穩定產生的危害大。其實,整個漢朝時期,皇室外戚干預朝廷內政的現象十分普遍,特別是西漢時期,幾乎每一位上任的皇帝在統治政權時,都或多或少地和皇室外戚扯上了聯絡,西漢時期的外戚專權現象之所以這麼嚴重,也可以說是從漢高祖劉邦開始,就沒有“開好頭”,導致外戚權勢一再侵擾朝野。

比如,在呂后專政時期,由於當時的皇帝既年幼、又弱小,權勢薄弱的皇帝為了坐穩帝位,也不得不依附於呂后,當時,身為皇太后的呂雉,趁著先帝駕崩、新帝即位之初,順勢就把皇室的實質權力把握住,自此呂后就變成了西漢內政的實際掌權人。

而皇帝,彷彿就是外戚理政的“傀儡”,皇帝的決策權移於她人,呂姓家族席捲整個劉氏西漢,令人咋舌的是,在呂后專權時期,多名呂氏變成了異姓王,這種外戚之風“瀰漫”朝野的場面,一度導致在西漢時期,皇帝的實質政權被不斷干預、劉氏家族的皇親權勢逐漸被皇室外戚們架空的局面。仔細一想,漢高祖劉邦辛苦打下的大漢江山被一個外姓家族所架空,呂后又封一堆異姓王在劉氏的江山領土上作威又作福,是多麼令人唏噓的場面。

淺析西漢外戚專權的影響

又比如,在霍光專政時期,雖然在名義上面,是遵循漢武帝立下的遺囑,輔助漢昭帝把持朝政,但實際上,作為臣子的霍光,卻近乎完全地“代替”了漢昭帝把持朝政。歷史上,霍光的確有輔佐皇帝的功勞,穩固了西漢王朝的政治局面,但是霍光本人的行事作風卻讓人置喙,處事專橫霸道,性格為人野蠻,甚至無視皇帝的威嚴與權力,無視西漢王朝的利益。

霍光一度專權,並憑著自己“輔佐大臣”的地位,與其他幾位輔政大臣明爭暗鬥,謀害朝野的重臣,並剷除異己,不斷干擾皇帝的決策,進而逐漸掌握西漢王朝的整個局面。而漢昭帝,也可謂是個可憐的“空殼”皇帝,即使他到了成年時期,也基本沒有親自處理朝政,並且,他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去世了,也沒有留下一個皇嗣來繼承皇位,而此時的霍光,西漢掌握實質性權力的權臣,甚至讓他來確定下一任皇帝,霍光身為外戚的專政勢態有多強不言而喻。

王莽輔政一年多之後,成帝駕崩,哀帝即位之後,大力扶持新的外戚勢力,如“傅氏、丁氏”用於制衡王莽勢力,王莽又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辭去官職回到了封地,後來,哀帝便尊祖母傅氏為太皇太后,將傅太后的侄子封為大司馬,朝政就由“傅氏和丁氏”把持著,哀帝駕崩之後,王太皇太后有復原了王莽大司馬的職位。

淺析西漢外戚專權的影響

於是,王莽有重新執掌了輔政大權,同時,還掌握了人事管理權,並迅速清除了在哀帝期間建立的外戚勢力,王莽的女兒當上皇后只有,其外戚勢力更是囂張,王莽自己也加官進爵成為了宰相,位居上公,並且逐漸將權利集中到自己的手上,王莽並不滿足於現狀,還想稱帝,其野心暴露無遺,用陰謀殺害了當時的平帝,另立只有兩歲的劉嬰為皇帝,王莽代行皇帝的權利,這一時期,王莽實際上已經取代了漢朝的政權,只是保留了漢的代號,有一個傀儡皇帝,手拿實權的確實王莽。

簡而言之,外戚擾政,外姓“幫派”現象嚴重,既是擾亂朝綱之舉,又是加劇階級矛盾之舉。外戚奪取皇帝決策權,嚴重破壞了正常的幹部任用制度,導致有才華的人士無法為朝廷效力,為賄賂、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創造“溫床”,阻礙著社會的積極發展。

三、外戚的高度專權,

皇帝統治

造成

嚴重

阻礙

甚至

加速

了西漢

的滅亡

,皇帝制度形同虛設。

在封建王朝的統治之中,外戚們始終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可控的條件下,外戚就是皇帝的臂膀;在不可控的條件下,外戚就是對皇權最大的威脅。一句話概括就是,外戚對於整個西漢的作用,是一把無形的雙刃劍,好的時候幫助皇帝安邦定國,壞的時候整個國家都會因此覆滅。

淺析西漢外戚專權的影響

在西漢前期,皇室外戚們也並不是一無是處的,他們是皇帝的重要依靠,幫助皇帝打天下,為西漢開拓江山、領土,是皇帝征戰的得力助手,也是皇帝的重要心腹。就好比漢武帝皇后衛子夫的外甥——霍去病,為了西漢出擊匈奴,英勇地率領士兵重創匈奴領地,為西漢王朝的軍事擴張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穩定了整個西漢動盪的局勢,並且,幫助漢武帝完全地控制了河西走廊,為漢朝開通“絲綢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伴隨著西漢王朝的日益穩固,皇室的外戚們也不再是皇帝去開疆擴土的依靠,相反的是,外戚們逐漸變成皇帝用來打壓宗室和權臣的“工具”。從此可以看出,皇帝與外戚們一起打天下時,他們之間可謂是榮辱與共、共同進退,彼此的關係固若金湯。可當皇帝將外戚們視為利用的工具後,其之間又摻雜著無數的複雜利益時,外戚們自然也對皇帝沒什麼忠誠之心了。日漸膨脹的外戚集團,也慢慢開始“抱團”奪權,也僅僅把皇帝作為王朝的旗幟而已。

大家可想而知,當皇帝不再是外戚們的依附,反正自己的權力已經足夠強大,皇帝對他們來說,還是那麼重要嗎?對於狼子野心的人來說,皇帝就不再那麼重要了,甚至還會變成自己享受權力的阻礙,外戚篡謀奪權的行為之所以發生也不言而喻了。

西漢時期末年,在外戚王莽謀朝篡位之後,“外戚”這個名詞,幾乎就被大眾認為是代表叛國奸臣的詞語,王莽奪權事件的發生,也深刻地影響著後代封建王朝政權統治的行徑,很多政權統治者,都將“外戚不得干政”列為執政的定律,甚至透過制定法律條例,來約束外戚的權力擴張。

淺析西漢外戚專權的影響

四、結語

可以說,“成也外戚,敗也外戚”,西漢王朝的安邦在於“外戚”,西漢王朝的覆滅也在於“外戚”,隨著歷史的不斷演變,經歷幾代王朝的更迭,只要存在君主專制,就會有外戚專權現象的出現,及時統治者嚴加防範,外戚專權的程度不斷被削弱,但是對於封建主義專制來說,外戚始終是封建專制制度的產物,即使漢朝的外戚專權勢力已經非常強大,甚至已經發展到了可以廢立皇帝的程度,但是隻要皇帝一旦收回皇權,外戚的命運往往被滅族,即使是這樣,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外戚專權這種現象。

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封建王朝來說,外戚專政肯定是弊大於利,作為皇帝,只有把政權穩穩地抓在自己手中,才是穩固皇帝制度的最強把式,在政權統治這條道路上,永遠是單行道,權力讓不得!

參考文獻:

[1]黃召鳳,朱柏靜。淺析王政君與西漢後期外戚專權[J]。綏化學院學報,2017,37(02):94-97。

[2]劉宇彤。淺析西漢外戚專權的影響[J]。黑龍江史志,2015(20):53-54。

[3]蕭平漢。論西漢的三次外戚專權及其歷史地位[J]。大連大學學報,2001(03):105-110。

[4]田旭東。西漢時期的大司馬與外戚專權——讀《漢書》札記[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0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