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鉅額軍費開支是導致財政崩盤的一個原因

轉自微博,作者:蘸鹽,侵刪

清代軍費開支,雍正中期之前每年在1900萬兩左右,雍正末年約2600萬兩。這還只是軍餉開支,未包括製造軍器、火藥、工事、營房、驛站的費用和武官養廉銀。陳鋒《清代軍費研究》估算清朝每年軍費開支佔政府總支出的70%左右。這還是和平時期。戰時軍費支出,在鴉片戰爭之前,清朝的歷次戰爭支出總和在7億兩左右,平均到每年大概是400萬兩。如果只按用兵打仗的年份來均攤,則每年耗銀在1000萬兩到2000萬兩之間。

清代八旗兵總人數,入關時約16萬,乾隆中期約20萬,嘉慶道光時人數最多,約27萬,咸豐同治時又有下降。八旗兵有固定的名額,旗人如能補缺選上兵,才可吃糧當差,否則就沒有任何收入來源(清朝規定八旗不準經商與民爭利),等於是一家數人,食一人之糧餉。為解決八旗生計問題,乾隆時曾將一部分京旗孳生人口調往黑龍江,讓其耕地自食。

綠營兵是清初接收明朝降軍整編而成,順治時降清的明軍及農民軍約110萬,其中約80萬被編入綠營(其餘有的編入漢軍八旗,有的就地分防營汛,老弱予以遣散)。此後經過歷次裁兵,綠營兵額逐漸固定為60萬上下,如有戰事再臨時徵募,比如雍正年間西北用兵,就擴招綠營兵11。6萬人,綠營兵額總數超過了70萬。

綠營與八旗不一樣,是募兵制,其俸祿、傷亡撫卹、紅白事例銀等待遇都低於八旗,因此招來的兵員素質較低。清初順治、康熙、雍正朝用兵打仗時,往往令綠營兵在八旗兵之前衝鋒,當作消耗敵人體力火力的炮灰。而且由於綠營是募兵,所以有影占虛冒吃空額的現象。此外在一些省份比如福建,風俗是“強凌弱,眾暴寡”。村民如果不想被兇歹之徒蹂躪,就加入綠營,掛名于軍籍,門口懸掛某營的旗燈,則兇徒不敢滋擾,因為一旦綠營兵丁被人詐害,稟報本官,就可派兵彈壓,緝犯究懲。所以閩浙等地稍有家產的溫飽之家,多喜歡報名加入綠營,為此還要付錢賄賂。然而一旦參軍,就要應承各種差事。這些人家不願出人力,便僱窮人頂充。這進一步導致綠營訓練廢弛,營伍不整,戰鬥力下降。康熙雍正時,綠營兵尚可一用,到乾隆中後期鎮壓白蓮教時,為了彌補綠營的不足,已經開始招募鄉勇。到嘉慶時初年平定白蓮教,大量招募鄉勇,象徵綠營兵制度的全面衰敗。

另外關於綠營兵俸祿待遇低於八旗兵的現象,羅爾綱先生講清代綠營制度時,認為這是清朝統治者民族歧視的關係。實際上八旗旗下人丁除了披甲當兵外,別無營生之途,而受兵額限制,又不可能悉數披甲當兵。而綠營兵的家人可另外經營謀生。此外旗丁在披甲當兵時,所需的甲冑軍械有一部分要自己出資備制,損壞之後要自己維修【比如清代造弓,每張價格在一兩到一兩八錢左右,箭每支造價兩分到八分不等】,而綠營兵丁不用自備兵器,負擔較低。

清朝戰費開支,順治朝十八年的總和在一億兩左右,僅順治十七年的軍費總開支就達3563萬兩(其中常額軍費約1300萬兩,其餘為戰費開支)。康熙時期,雅克薩戰役開支約100萬兩,施琅徵臺灣約400萬兩,鎮壓臺灣朱一貴起義約900萬兩,三藩之亂的總開支在1億兩到1。5億兩之間,三次徵噶爾丹約1000萬兩,徵策妄阿拉布坦約2000萬兩。

清代西北用兵,運糧代價極高,康熙時期每石糧食的運輸成本平均高達30兩銀。雍正攻打準噶爾,山西商人範毓賓前後承運軍糧111萬石,依價領取戶部庫銀2188萬兩。雍正時期準噶爾戰爭的總開支約為5400餘萬兩,運糧費用就佔了四成(這是由晉商承報的運糧費,還不包括官運米石的費用)。

《清史稿·食貨志》統計乾隆時期戰費開支,初次金川之役2000餘萬兩,準回之役3300餘萬兩,緬甸之役900餘萬兩,二次金川之役7000餘萬兩,廓爾喀之役800餘萬兩。嘉慶平定白蓮教,耗銀2億餘兩。道光時兩次回疆之役,戰費2100餘萬兩。此後爆發的太平天國之役,清廷的軍費開支高達2億兩以上,加上平定捻軍等役,總開支接近3億兩。左宗棠西征,奏銷軍費4800餘萬兩。到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還要加上巨大的賠款本息開支,此時的清朝財政已是奄奄一息了。

清末鉅額軍費開支是導致財政崩盤的一個原因

清末鉅額軍費開支是導致財政崩盤的一個原因

清末鉅額軍費開支是導致財政崩盤的一個原因

清末鉅額軍費開支是導致財政崩盤的一個原因

清末鉅額軍費開支是導致財政崩盤的一個原因

清末鉅額軍費開支是導致財政崩盤的一個原因

清末鉅額軍費開支是導致財政崩盤的一個原因

清末鉅額軍費開支是導致財政崩盤的一個原因

清末鉅額軍費開支是導致財政崩盤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