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絕無僅有的一次兵變,是眾人早有預謀,還是皇帝臨場發揮

古代絕無僅有的一次兵變,是眾人早有預謀,還是皇帝臨場發揮

01

前言

朝代的更替歷來都是以變革為前奏的,北宋這一朝代也是不例外,在五代十國的混亂時代走到盡頭的時候,一場陳橋兵變推生了全新的大宋王朝,這場兵變幕後有著許多推手,其複雜性使得後人研究歷史的時候,會經常圍繞著它開展辯論和猜測,對於這場

“開國大戲”

古代絕無僅有的一次兵變,是眾人早有預謀,還是皇帝臨場發揮

北宋史書的記載是:趙匡胤當時正作為軍中統帥,北上行軍抗擊遼軍,此時正逢部隊行軍到陳橋驛,一位忠心的下屬給他披上一襲黃袍,軍中將士山呼萬歲,當即拜趙匡胤為他們的新皇帝。此為宋史當中對此事的描述,但是一直以來,人們對於趙匡胤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變身大宋皇帝這件事,都有著或多或少的疑惑。

02

兵不血刃,王權到手

陳橋兵變堪稱古代史上最“完美”的一次兵變,因為它沒有造成任何的傷亡,就為新王朝鋪平了道路,一切進行的都過於順利,所以趙匡胤登基的前期準備工作為零這件事才讓人不太相信。一般來說,古代若是有權力更替的時候,必然會有前朝勢力和新朝勢力兩方的激烈衝突,後周當時雖然已經實力大不如前,但也有著不少忠於統治者的將領和大臣,為什麼在這個時候,他們都沒有站出來反抗或者哪怕質疑一下呢?

古代絕無僅有的一次兵變,是眾人早有預謀,還是皇帝臨場發揮

後周此時的統治者,是世宗柴榮,在五代亂世之際,他可稱得上歷代皇帝裡面的一股清流,六年的在位期間,他勵精圖治,讓後周發展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宋朝的迅速統一全國,離不開後周政權為其打下的堅固基礎,所以說這樣的一位好皇帝,在遭遇兵變的時候,不太可能會連一個為他說話的人都沒有。

對於不甚瞭解當時歷史情況的人來說,提出以上質疑十分正常,當我們代入歷史,走進當時的大環境的時候,就不難發現趙匡胤這次非常順利的兵變,其實發生得合情合理。柴榮雖然堪稱五代明君。

但是他的在位時間還是太短了,短短几年的時間還來不及穩固人心,自然也就沒有多少心腹,柴榮也並非是久病去世,而是突然駕崩的,所以說他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會突然離世,自然也沒有對身後事作出任何打算,所以整個後周王朝,都對這件事的發生束手無策。

古代絕無僅有的一次兵變,是眾人早有預謀,還是皇帝臨場發揮

在《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九十二·後周紀三》記載過:初,宿衛之士,累朝相承,務求姑息,不欲簡閱,恐傷人情,由是嬴老者居多;但驕蹇不用命,實不可用,每遇大敵,不走即降,其所以失國,亦多由此。

03

政治頭腦,至關重要

五代時期的特殊環境,也對於這次兵變有著不小的影響。柴榮六年時間的積極改革和勵精圖治讓後周局勢改觀了不少,但還是不足以改變整個朝代上下的風氣,五代時期,君王平均在位執政時間都不足十年,所以說這是一個異常混亂的時間段。

朝中大臣可能睡了一覺第二天早上起來皇帝就已經換了,他們對此也是習以為常,並不會像和平年代那樣,表現出特別的忠誠。況且冒著殺頭的風險去頂撞趙匡胤,無疑是和自己全家全族人過不去,畢竟古代的時候,一人不服誅殺九族是很常規的操作,所以根本不會有人站出來對抗,就算是質疑的聲音,也沒人敢於發出。

古代絕無僅有的一次兵變,是眾人早有預謀,還是皇帝臨場發揮

當然,陳橋兵變的順利不只是時代情勢的功勞,趙匡胤本人作為一個優秀將領,他的政治手段也是十分出色的,所以說皇帝並非誰都能當,有的人給了機會自己也是不中用的。

雖然陳橋兵變這件事,到底是趙匡胤早有計劃,到時候配合眾人走了遍形式,還是說真的毫不知情全靠臨場發揮,一直都是眾說紛紜,但這場政變的特殊性是不會有人質疑的,那就是過程中做到了兵不血刃,大家和氣生財。這一點體現出了趙匡胤的高明,畢竟內鬥是一定不會有好處的,收攏人心才是建立一個新國家的關鍵所在。

《資治通鑑》的卷291《後周紀二》曾經記載:北漢主知帝自臨陳,褒賞張元徽,趣使乘勝進兵。元徽前略陳,馬倒,為周兵所殺。元徽,北漢之驍將也,北軍由昃奪氣。時南風益盛,周兵爭奮,北漢兵大敗北漢主自舉赤幟以收兵,不能止。楊袞畏周兵之強,不敢救,且恨北漢主之語,全軍而退。

古代絕無僅有的一次兵變,是眾人早有預謀,還是皇帝臨場發揮

04

整肅軍紀,一錘定音

參考決定了唐朝命脈的玄武門事變,宮廷政變都是伴隨著衝突、交戰甚至大規模的內亂,輕則舉國沸騰,國家四分五裂,嚴重的話甚至會讓其他國家找到機會入侵,這樣一來威脅可就翻倍了。陳橋驛的兵變作為其中最為特殊的一個例項,讓衝突和殺戮都被避免,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國家實力,這也是宋朝前期能夠迅速壯大實力的一個原因。

趙匡胤作為一名武將出身的皇帝,他是深知軍紀對於一個部隊甚至整個國家的重要性的,在奪取了政權之後,他做的第一條命令,就是嚴禁手下的部將擄掠平民,更不準侮辱和傷害舊朝大臣,凡有劫掠著直接軍法處置。

這樣一來,本來對於新政權十分恐懼和牴觸的人也放下了成見,紛紛稱讚趙匡胤的開明和仁慈,這樣一來,立足未穩的宋朝政權就有了根,這樣才能確保不會自己領兵戰鬥的時候,自家後院起火,導致之前的辛苦全都毀於一旦。

古代絕無僅有的一次兵變,是眾人早有預謀,還是皇帝臨場發揮

05

總結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趙匡胤的成功主要原因就是他有著作為統治者的長遠眼光和出色的管理天賦,多年征戰沙場並未使他被殺戮奪取理智,而是把用兵之道轉化成了治國之道,後周殘餘勢力的毫不抵抗,以及大批人才的投誠,就是他治國能力之強的一個證明。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鑑》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