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阿里被罰——商業正道是公平

淺談阿里被罰——商業正道是公平

本文為我們推送的第887篇原創文章

淺談阿里被罰

—商業正道是公平

文|子巖

2020年12月,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在境內網路零售平臺服務市場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立案調查。經查,阿里自2015年以‘來,對平臺內商家提出“二選一”要求,禁止商家在其他競爭性平臺開店或參加促銷活動,維持、增強自身市場力量,獲取不正當競爭優勢。根據反壟斷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九條規定,2021年4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阿里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計182。28億元罰款。

淺談阿里被罰——商業正道是公平

阿里被罰5天后,據外媒報道,美國國會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正式批准了一份報告,該報告指控大型科技公司收購或壓垮小公司。這份長達400多頁的報告獲得了批准,將成為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的正式報告,立法遏制谷歌、蘋果、亞馬遜和Facebook等大型科技公司市場壟斷擴張的意圖。多年來,這些企業一直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報告建議對美國《反壟斷法》進行廣泛修改,並透過數十個案例指稱這些公司濫用了權力和手段,包括利誘、打壓、收購等,將中小微企業扼殺在搖籃中,其做法有失公平競爭之外,同時阻礙了商業社會的發展。

中美兩個大國展開激烈競爭,接近新冷戰時,不約而同地遏制大型企業的壟斷行為,保持國內經濟發展及維護良好的營商環境,同時反映出大國之間的博弈不僅只在軍事、政治、文化、科技及大型企業之間,也包括中小微企業,並且成為博弈中重要的一環,不得有失。多年的商業實踐證明,得中小微企業者,得優勢,在這一點上,中美兩個大國不存在差異。

英國議會在1624年透過《反壟斷法》,美國的反壟斷法由三部法律組成,分別是1890年頒佈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1914年頒佈的《聯邦貿易委員會法》和《克萊頓法》,即遏制大型企業壟斷髮展,為中小微企業生存提供空間,這是商業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商業社會越是高度發展,越是認識到發展的動力不能僅依靠大型企業,而是要充分挖掘和發揮蘊藏在中小微企業的動力和能量,因為,歷史證明它們才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

淺談阿里被罰——商業正道是公平

社會如此看重中小微企業,其功利原因之一是它們為社會提供了就業機會,也是稅收的主要來源之一。保護和儲存中小微企業生存的穩定性,實際上也就是維護社會的穩定。據資料統計,中小微企業提供了70%以上的就業,60%的多稅收,此統計資料適用於中美兩國。任何一個社會失去了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空間,都是無法想象的。

中小微企業創辦人,即小企業家是社會的稀缺資源,他們無法透過教育和進修培養,是一群自發甘冒風險投身商業實踐的人。眾所周知,經營企業須承擔各種風險,成功機率極低,維護和保護創業者和經營者的積極性,讓他們在失敗中可以重新站立起來,在經營中得到幫助和扶持,並且得到合理的收益,是社會和政府當仁不讓的責任。

最後,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所有大型企業其發展和壯大的過程,是由中小微企業演變而來,而最終會被其他新生的中小微企業所取代,這是商業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世界500強企業演變史是最好的證明。經濟社會發展動力之一是無數的中小微企業,利用其創新模式、產品、技術、服務,設想,以百折不撓的意志,前赴後繼的努力,不畏風險的精神衝擊大型商業帝國,最後成功的取而代之,與此同時,它們也成為了其他新興中小微企業進攻的物件,週而復始,以此推動商業社會和人類社會進步。從這一點來說,過去幾百年,今後幾百年不會變的,這就是經濟規律。

淺談阿里被罰——商業正道是公平

大型企業出於自身利益需求,利用其商業模式、產品優勢、創新能力、資本力量等達到壟斷市場目的,對中小企業生存空間帶來一定威脅。中美兩國政府不約而同對大企業採取了遏制態度,反映出在大國博弈中,為了取得競爭優勢,必須保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潛力、動力和活力。缺乏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受傷害的是中小微企業,最終買單的將會是整體社會經濟發展。而唯有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才能保證創業者生生不息,創新者源源不斷。商業正道是公平!

淺談阿里被罰——商業正道是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