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隱想賙濟貧窘的賈雨村為什麼說沒有機會

甄士隱想賙濟貧窘的賈雨村為什麼說沒有機會

在前文中我們分析了賈雨村在葫蘆廟的窮困潦倒。然而窮困的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人生理想,一直在為上京城會試尋找機會,然而去京路途遙遠,賈雨村無行囊路費,單靠他賣字撰文絕對到不了神京。所以只得寄居葫蘆廟虛度時日。真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

就在賈雨村所寄居葫蘆廟旁有一大戶人家,其主人甄士隱又是一位愛才好客之人,時常賙濟一些貧困者,而且甄士隱對賈雨村的評價也很高,說他必非久困之人,所以甄士隱時常想著賙濟賈雨村,可是一直沒有機會,只得作罷。

一個急需幫扶,一個有意幫襯,二者你情我願,應該是一件很好完成的事,那麼文中為什麼說甄士隱想接濟賈雨村又沒有機會呢?

有人可能會說賈雨村是一個傲慢之人,但從甄士隱叫賈雨村去他書房作客因嚴老爺來訪而立馬去陪,把雨村晾在一邊,雨村卻一點也沒有氣惱,可以看出賈雨村並不是高傲的人。

那麼甄士隱說的想賙濟而沒有機會,便只有一種可能,窮困潦倒的賈雨村不好意思與甄士隱這樣的望族子弟打交道。賈雨村的這種做法也很符合他人性中的自卑的那一面,賈雨村是讀書人,講書人的羞恥心最重,特別是在自己坎坷潦落時,首先是把別人的想法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先去想自己怎麼樣,對於自己總是以一種低姿態,生怕自己的舉動給別人帶來不便。所以他們在待人處事的時候,便會非常謹慎並且與別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古人常說窮酸文人迂腐之至,這句話的前提不是說文人,而是說窮酸的文人,也就是迂腐的是窮酸的文人。文人一旦自己落魄後或者沒有顯達於世之前,便不會做事情,做起事來畏首畏尾,看起來比那些沒受過的教育的人能力還差。其中的原因一是有些事他們不願意為之;二是因為知道得多,廉恥心重,做起事來就瞻前顧後。

讀書人對自己身份有一種認同感,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有一種期望,心底中有一份自信。他們認為不出人頭地只是暫時的,他們堅信有朝一日必能功成名就,不想因落魄時的一些不當行為而成為自己未來人生道路上的汙點,甚至變成絆腳石。所以他們不得意時會選擇性地做事情,而不是隻要能成為自己謀生的工具,便不擇生冷,一味的無所不為。而這些讀書人的選擇往往是擇善而從之,為下半輩子積名聲,也為後世積陰德。

所以古來讀聖賢書並透過科舉入仕者很少有不光彩的過去,很少有違反人倫禮教的行為。最多也就貧窮而已,而且窮也不是什麼不光彩且見不得人的事,更不是有違禮俗的事。當然極個別的除外,筆者說的是社會主流者的行為。

甄士隱想賙濟貧窘的賈雨村為什麼說沒有機會

但是對於讀書人的這段貧苦的過去,他們又是不願提及的。在他們追求完美的人生中,他們不願意讓別人知道這段不好的過去,更不願意讓別人覺得自己此時落寞可憐,在飢腸轆轆、衣不蔽體時,他們胸中有丘壑,用自己的信念與古人傳給他們的文字中所蘊含的力量讓他們堅持下去。獨自一人舔舐傷口時,他們無比的堅強,他們在心底會告訴自己,這樣的時候只是一時而已,很快就會過去。所以他們堅韌的活著,生活中哪怕有那麼一丁點的微光便可照亮他們前進的路,便可成為他們對未來嚮往的明燈。

但是當他們面對現實生活時,卻又沒有半點出路,他們又只能束手無策,在面對自己覺得不如自己的同一類人的時候,他們卻沒有他們活得安逸舒適,他們又會對自己產生懷疑,從心底中也會催生出一種自卑來。

這樣的希望與打擊常伴左右。他們時而自卑,時而高傲。當這樣無數次後,他們便會看透世事,也便開始學會謙遜起來。從而便有一種生活態度,這種態度中,他們會把那些看得起自己的人,當作知己。對其尊敬。但是內心中的文人氣息又告訴他們尊敬不等於奉承,不能低聲下氣的俯就。所以他們又會與那些他覺得自己值得尊敬的人保持一段距離。而去結交那些出生以及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與他們無話不談。

所以賈雨村的朋友中有冷子興、張如圭、沙彌兒。

而那種自己尊敬的人保持一定距離者便是甄士隱,所以甄士隱想賙濟賈雨村而不得機會,因為賈雨村與他保持著一種甄士隱難以輕易逾越的距離,這其實就是讀書人最看重的顏面,他如果很直白地對賈雨村說出來,你要去京城我給你錢,那一定會傷了讀書人的體面。

甄士隱想賙濟貧窘的賈雨村為什麼說沒有機會

而這體面也是賈雨村最看重的。

從第四回賈雨村打發門子沙彌便可以看出,

此事皆由葫蘆廟內之沙彌新門子所出,雨村又恐他對人說出當日貧賤時的事來,因此心中大不樂業。後來到底尋了個不是,遠遠的充發了才罷。

這就是讀書人的矛盾心理,那時的經歷造就了他的堅忍,對世事的透徹,但是他們就是不願意在別人面前提起,更不願意承認。

所以甄士隱一直在找機會,可是始終沒有找到好的機會資助賈雨村,最後才只得作罷。

但是最後甄士隱還是資助了賈雨村,卻是以一種傷了他的體面的方面對賈雨村進行資助。到底甄士隱又是如何傷賈雨村的體面的呢?下回再詳細道來。

宣告: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本文為幽之鳴原創,歡迎轉載並保留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