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只會“紙上談兵”?為趙國滅亡背鍋上千年,別再冤枉他了!

俗語有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意思是做學問不能只讀書 還要積累足夠的經驗,畢竟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紙上談兵”便是諷刺人們做學問只重視書本知識,卻沒有藉助實踐去檢驗學識。而成語的主人公趙括更是千百年來,淪為被後人嘲諷譏笑的物件。

但趙括真是隻說“空話”,沒有真能力的人嗎,或許真相併非你所熟知的那般。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裡曾記載過,

趙括年少時就開始學習兵法,喜愛談論戰事,認為天下間沒人能在兵法上勝過他。趙括時常和父親,趙國名將趙奢一同探討兵法,趙奢也被兒子所震撼,對其甘拜下風。

由此可見,趙括在軍事兵法上確實有著難以匹敵的天賦,但正因為這種才能,對比他之後的失敗,更顯得他坐實了“紙上談兵”的稱號。

趙括只會“紙上談兵”?為趙國滅亡背鍋上千年,別再冤枉他了!

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秦趙兩國進行了著名的“長平之戰”。與秦國相比,趙國自然處於下風,此時趙括卻改變老將廉頗的“消極防禦”政策,對秦國積極進攻,最終被秦軍包圍,光被“坑殺”的趙軍就高達40萬人。

而趙括本人也在多次突圍秦軍不成後,最終被秦國士兵亂箭射死。“長平之戰”成了趙括人生的首戰,也是最後一戰。

雖然趙括“出師不利”,但其實他的才能並非我們想象的那般不堪。要知道“長平之戰”實際上是典型的“以少打多”的戰役,明知實力相差懸殊,趙括依然敢領兵積極進攻,並且親自作戰直至戰死沙場,都說明他擁有不一般的勇猛膽略。

史料裡曾說明,“長平之戰”裡趙國出兵45萬,而秦國出兵了60萬,就有接近15萬的兵力之差。

但此戰裡,秦國輕而易舉地就將趙軍包圍,趙括等人多次突圍不得成功,顯然兵力相差得不止那些。

要知道冷兵器時代,古人打仗喜愛遵守“十圍五攻”的常例,也就是說秦國至少得有90萬左右的兵力,才得以實現將趙國圍得水洩不通的程度。

趙括只會“紙上談兵”?為趙國滅亡背鍋上千年,別再冤枉他了!

《資治通鑑·周紀·長平之戰》就有記載,秦國為了打贏“長平之戰”,將國內十五歲以上的男人都送到了前線打仗,可謂是用出了整個國家的戰力。因此有專家認為當時秦國派出的兵力或許有百萬之多。

但在“長平之戰”後呢,《史記》裡曾記載:

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啥意思呢,就是說打敗趙國後,秦國士兵戰死了一半之多。別急著驚訝,長平之戰以後,秦國俘虜了40萬左右的趙軍,也就是說趙國僅以5萬人的代價,幹掉了秦國一半計程車兵(30萬或45萬),戰損比高達1:6或1:9的程度,你還能說趙括只懂“紙上談兵”嗎?

如果你不信,再來看看趙國攻下齊國麥丘的一戰。公元前,趙王命令趙括之父趙奢將軍,用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佔領齊國的麥丘。

麥丘雖然已成孤城,但城內長期糧草充足,又聘用最擅長守城的墨家子弟,因此導致趙軍多次攻打都

未成功

時間緊迫,趙奢更是急脾氣,想著利用“強攻”直接來硬的。但隨軍的趙括卻持反對意見,他認為必須採取靈活的方法,運用“殺人誅心”的套路,讓齊國不戰而敗是最合理的。

趙括只會“紙上談兵”?為趙國滅亡背鍋上千年,別再冤枉他了!

趙奢不聽,一連進攻幾次,損失了不少士兵後,只能退回來聽從趙括的意見。

當時趙奢雖然攻打不下麥丘,但也抓到了不少的俘虜,俘虜們任憑酷刑不斷,也不願透露城內的情報。

趙括則

不做

任何逼迫,反而天天讓人給俘虜們送去好吃好喝的,把他們當成座上賓一樣招待,甚至給他們糧食帶回家中。

都說人過上好日子就不願受苦了,趙括正是利用人這種心理,成功地給俘虜們進行了“洗腦”。趙括問他們:“齊軍估計還能守多長時間?”俘虜如實相告,齊軍頂多再撐幾個月。

趙奢聽從兒子的意見,不但不再攻城,還把俘虜們都放回了家。這些俘虜回到城內,逢人就誇趙軍待人厚道啊,自己在那裡能吃飽,現在還能帶糧食回來餵飽家人。

所謂“民以食為天”,再大的事也比不上把肚子填飽啊。百姓們聽俘虜們這樣說,心裡早就動搖了,想著乾脆都投趙軍去吧!

齊軍發現城中瀰漫著百姓與士兵的怨言,以及他們內心的動搖,也逐漸有些沉不住氣了。誰知趙括隨即又讓趙軍把糧食用拋石機丟進城內,似乎在告訴百姓們,雖然我們在打仗,但絕不會讓你們餓了肚子。

齊軍派人收集糧食後送回趙軍,心想:你們是啥意思,我們可不吃嗟來之食,你們要打就來吧,拋啥糧食蠱惑人心。

趙括只會“紙上談兵”?為趙國滅亡背鍋上千年,別再冤枉他了!

趙括可不聽齊軍的話,命令士兵們依舊每日拋糧食,終於逼得齊軍主動前來約戰。但趙括卻不見齊軍的使者,直接讓對方吃了閉門羹,齊軍將領個個啞巴吃黃連,有苦是說不出啊。

幾天以後,城裡計程車兵殺了齊軍將領,大開麥丘的城門恭迎趙軍進來。而正是麥丘一戰,趙括在父親趙奢與趙王的心中有了極高的評價,因此長平之戰,趙王才會把賭注壓在了趙括身上。

但趙括真的要為趙國的滅亡背鍋嗎,事實上他本人也是身不由己,哪怕有更好方式也不敢嘗試。

在長平之戰初期,老將廉頗憑藉“消極防禦”的方式成功抵禦了秦軍,想拖長時間來打消耗戰。可趙王想的是戰爭捷報,想要的是擊敗秦軍的勝利,所以廉頗的行為在他眼裡變得懦弱無能。

趙王一氣之下,用趙括替換了廉頗,讓他前去指揮這場關乎趙國生死的重要戰役。趙括是個聰明人,他心知趙王不喜歡廉頗的“防守”政策,現在自己頂替廉頗的位置,只能做出不同的決策,才能讓趙王感到滿意,不然下場可想而知。

趙括只會“紙上談兵”?為趙國滅亡背鍋上千年,別再冤枉他了!

這也是為何趙括在接替廉頗的位置後,會選擇積極攻擊,並非他不知道兩軍的實力差距,也並非不懂防禦比進攻更為適合。可眼前趙王趕鴨子上架,趙括如同在弦上的箭,不發都不行了啊。

在趙王決定要讓趙括替換廉頗時,趙括的母親就曾請趙王三思,認為趙括並非大將之材,無法勝任重大戰役的指揮。而且趙括私下熱衷財富,經常收藏大王的賞賜,以及投資購買田宅等固定資產,完全一副商人品行。

當然趙王依然選擇了讓趙括指揮戰事,並且是在一個極度重要時刻,任憑趙括天賦再高,他能做出的選擇也只有一個,那就是進攻秦軍,不論結果如何。

所以後世的人把“長平之戰”的失敗原因歸咎於趙括,給趙括

帶上

一頂“紙上談兵”的帽子,其實是非常錯誤的行為。

要明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古代君主制最貼切的形容。而趙括哪怕軍事天分再高,他也是趙王的臣子,只得服從

於趙王

的命令和意願,不然下場必定是“死亡”。

趙括只會“紙上談兵”?為趙國滅亡背鍋上千年,別再冤枉他了!

從“麥丘之戰”就能看出,趙括其實並非“紙上談兵”之人,他有著足夠的謀略與軍事才能。假如不是被趙王逼著去指揮“長平之戰”,或許趙括有機會在未來得到更多實踐鍛鍊,那麼他成為一名真正偉大的軍事家未嘗不可能。

可以說,趙括被歷史冠上“紙上談兵”的稱號,很大程度是替趙王背了鍋,再加上確實是首次指揮戰役,欠缺經驗和老將的配合,才造成趙國更快地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