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期的騎兵為何那麼強悍?基礎紮實是關鍵,戰術靈活是保障

在研究古代歷史的時候,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那就是唐朝時期的騎兵戰鬥力相當強悍,甚至達到一種讓人覺得恐怖的程度,比如最簡單的虎牢關大戰,李世民帶領三千騎兵,就順利擊敗竇建德十幾萬大軍,足以見得唐初騎兵的戰鬥力多麼彪悍了。

明明當時唐朝都還沒有正式建立,還有後來唐朝建立之初,面對內憂外患,按理來說唐朝應該沒有那麼多的精力投入到騎兵建設中,為何唐朝初期的騎兵還會那麼強悍呢?

唐朝初期的騎兵為何那麼強悍?基礎紮實是關鍵,戰術靈活是保障

基礎紮實

想要獲得一支戰鬥力足夠彪悍的軍隊,紮實的基礎必然是本質要求,也是決定一支隊伍能夠走多遠的關鍵所在,唐初的騎兵彪悍的原因之一就是基礎紮實,這種基礎來源於多方面。

第一方面是唐初時期的騎兵繼承了隋朝時期騎兵的優良傳統以及各種經驗教訓

,在隋文帝楊堅花費接近十年時間統一中原之後,隋朝面對的最大敵人就是突厥了,當時突厥總喜歡偶爾侵擾一下隋朝,讓隋文帝很是憤怒,為了收拾以騎兵為主的遊牧民族突厥人,隋文帝想出了一個以騎制騎的好辦法,從而開始大力組建騎兵,並且不斷培養,這些隋文帝時期組建出來的騎兵隊伍,經過長期和突厥人的戰爭後,已經成為一支訓練有素、戰鬥力相當彪悍的隊伍了,當年突厥可是直接被隋文帝的騎兵打得不敢侵犯隋朝呢,足以說明隋文帝組建的騎兵隊伍相當優秀。

後來隋文帝去世前,把這支重要的騎兵隊伍交給繼承人楊廣,楊廣在位期間,雖然有些好大喜功耗費了隋朝國力,但是這支優秀的騎兵隋煬帝可是從來沒有丟棄過的,一直到太原出現動亂之後,隋煬帝才分給李淵一部分騎兵,讓李淵帶著這支隊伍到太原平叛。

李淵當時帶走的騎兵,就是後來唐朝騎兵的基礎,正是因為有了隋文帝當年組建的騎兵精銳,才讓唐朝的騎兵組建以及發展更加迅速,再加上隋文帝時期組建的騎兵久經沙場,早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教訓,這些東西直接被李淵所用,減少了很多經驗成本以及對騎兵的培養成本,這是唐朝騎兵得以迅速發展的關鍵所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然看得更遠,走得更快了。

唐朝初期的騎兵為何那麼強悍?基礎紮實是關鍵,戰術靈活是保障

當然了,僅僅擁有隋文帝留下來的騎兵基礎,實際上還遠遠不足以發展出唐朝初期的彪悍騎兵隊伍的,所以我們接下來要說的就是第二個原因,

那就是李淵以及李世民在繼承隋文帝遺產的基礎上,繼續加強選拔要求,對新加入的騎兵要求相當嚴格,整個選拔過程也是相當嚴格的。

嚴格的選拔制度,可以保證選拔出來的騎兵都是精銳,這樣一來就減少了很多培養訓練的成本,就像我們以前會把尖子生集中在一個班級,有利於更加迅速培養高材生一樣,對於那些本身就透過嚴格要求選拔出來的精銳而言,成為更加厲害的騎兵,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唐朝後期在騎兵選拔標準方面有所懈怠,所以從武則天時期開始,唐朝騎兵的戰鬥力就在直線下降,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時期,更是戰鬥力衰退到不行,一遇到安祿山的叛軍,騎兵就慫了。

第三方面的原因則是唐朝時期對騎兵的後勤補給相當充足

,正所謂兵馬未動而糧草先行,一支隊伍想要擁有絕對的戰鬥力,後勤補給以及相關的獎懲制度都是必不可少的,唐朝時期對待騎兵的後勤補給充沛,經常一個騎兵擁有兩套鎧甲、兩匹戰馬,這種鎧甲還是用甲冑製作而成,想必甲冑的重要性我們有必要說一說。

在古代歷史上,誰擁有甲冑,就代表著權力,所以皇帝是絕對不允許大臣私藏甲冑的,一旦發現大臣私藏甲冑,大臣只有死路一條,在當時那種歷史背景下,甲冑就相當於是防彈衣一樣,戰士只要穿上甲冑,就可以肆無忌憚穿梭在敵軍當中,不管敵軍怎麼刺殺,都拿穿著甲冑計程車兵無能為力。

唐朝初期的騎兵為何那麼強悍?基礎紮實是關鍵,戰術靈活是保障

唐朝時期的騎兵,基本上都擁有兩套甲冑製作而成的鎧甲,在行軍的過程中,穿著一件,另外一件放在閒著的戰馬身上,需要用到的時候就迅速取來即可使用,兩匹戰馬交換使用,更加有利於戰馬休息,可以充分發揮戰馬的最大優勢。

唐朝初期,對騎兵的財政投入是相當高的,獎懲機制也很明確,凡是那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之人,都將得到充分獎勵,封官加爵都是正常的,對於那些貪生怕死之輩,一旦發現格殺勿論,在這種獎懲制度的激勵下,不是英雄也會變成英雄。

我們會發現後期唐朝騎兵戰鬥力下降,和財政投入有巨大關係,隨著唐朝逐漸繁榮富強之後,周邊的國家也就不敢侵犯唐朝,以至於唐朝開始對騎兵的財政投入逐漸減少,對其選拔要求也變得寬鬆了很多,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後,原本彪悍的騎兵也逐漸變成一些軟弱之人,想要重新恢復當年戰鬥力,絕對不是一朝一暮就可以完成的了。

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唐朝騎兵戰鬥力衰弱的背後,其實也充分說明了後期皇帝軍事素養的不足,在國家處於危難之際,都願意花費巨資訓練和培養軍隊,為何在國家繁榮富強之時,反而縮減軍費呢?這明顯是說不過去的,武則天和李隆基等人這樣做後的最直接影響,就是促使唐朝騎兵戰鬥力直線下降。

唐朝初期的騎兵為何那麼強悍?基礎紮實是關鍵,戰術靈活是保障

我們結合歷史來看,會發現唐朝騎兵在李世民時期最輝煌,李靖帶著幾千騎兵,直接拿下東突厥,那時候的唐朝騎兵,實力讓人感到恐怖,哪怕是後來李治時期征戰高句麗,唐朝騎兵的戰鬥力依舊不減當年,只是在武則天之後,唐朝騎兵戰鬥力就衰減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一方面是武則天對騎兵不夠重視,另外一方面則是武則天需要防範騎兵,擔心騎兵造反針對自己,那自己的皇位就不保了,至於說後來李隆基時期不重視騎兵,則主要是李隆基晚年過於貪圖享樂導致的。

戰術靈活

就算是唐朝騎兵已經擁有了相當紮實的基礎,要是在戰場上毫無戰術可言,依舊會失敗得一塌糊塗,唐朝騎兵能夠百戰百勝的重要原因想必是離不開戰術的,早在李世民帶領騎兵作戰時期,就已經有相當成熟的戰術了。

這種戰術名叫“側翼突擊”,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這裡所說的側翼,並非是軍隊的側面,而是特指敵軍薄弱的地方,因為一般都是側翼比較薄弱,所以就用側翼統一指代敵軍薄弱的地方,並且以此命名這種相當優秀的戰術。

唐朝初期的騎兵為何那麼強悍?基礎紮實是關鍵,戰術靈活是保障

什麼是側翼突擊呢?就是在戰爭中,唐軍會先安排一支軍隊和敵軍展開正面戰鬥,以此迷惑敵軍,等到敵軍和唐軍已經展開正面爭鬥,並且進入膠著狀態的時候,騎兵仔細觀察敵軍薄弱部位,最後大軍直入,集中攻擊敵人最薄弱的地方,按照這樣的戰術來作戰,基本上都可以取得出其不意的勝利。

當年李世民三千騎兵擊敗竇建德十幾萬大軍,採用的就是這種戰術,還有後來的李靖帶領騎兵戰勝東突厥,採用的也是類似的戰術,這種戰術看似死板單一,實則靈活多變,畢竟敵軍總會有相對薄弱的地方,只要仔細觀察,總是不難發現的,以自己的強勢騎兵,突襲敵軍的薄弱部位,想必換成任何一場戰役,要是不出意外,都是可以取得關鍵勝利的。

相對於敵軍而言,唐朝的騎兵擁有兩匹戰馬,他們可以在迅速突襲敵軍取得勝利後又突然離開,以神出鬼沒的方式迷惑敵軍,讓敵軍完全陷入被動之中,就算是雙方在士兵數量上具有明顯差距,唐朝騎兵依舊可以取得勝利,不得不說這樣的騎兵確實強大到讓人恐怖啊,只是可惜最終衰落了,實在是可悲可嘆。

唐朝初期的騎兵為何那麼強悍?基礎紮實是關鍵,戰術靈活是保障

結語

唐朝騎兵的彪悍,基本上和唐朝的興衰是聯絡在一起的,在唐朝繁榮的時候,騎兵也達到了最強悍的階段,隨著唐朝皇帝對騎兵減少關注之後,騎兵也就在逐漸衰弱了,當騎兵衰落到一定程度後,唐朝也就衰落了,一個安史之亂,直接讓整個盛唐由盛轉衰,留給後人無限感慨!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必刪,歡迎評論留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