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忘卻的回憶(第二集)

為了忘卻的回憶(第二集)

文晏是一位文溫爾雅的讀書人。也是一位能體會人間疾苦的人。每天清晨他很早起床,把他的二個兒子文清和文楨,從睡夢中趕起來,讓他們晨讀。他自己去田野走走,看看他的佃戶們把土地種了啥莊稼,他會給他們出主意,啥樣的土質適合種啥植物最高產。遇到天旱,他會主動免掉佃農的租糧。鄉鄰對他是尊敬不已,感激涕零。

文晏的夫人楊氏 ,也是一大家閨秀,為人善良,對家中下人從來也是和顏悅色,深得家裡下人們敬重!楊氏孃家經商,家境殷實!文,楊兩家是世交,可謂門當戶對。

為了忘卻的回憶(第二集)

文晏的夫人信佛,常帶著小兒子文楨,去離家五公里外的一個寺廟去拜佛。大兒子不願意去,楊氏也不強迫,小兒子文楨天性聰明,純真,喜歡陪著母親去廟裡,拜佛,給廟公帶一壺清油,有時候是一些時令蔬菜。

這年的冬天來得有點早,農曆十月初,開始下霜了。那些喜歡在秋季落葉的樹,葉子早掉光了,一陣風吹過,成堆的枯葉旋轉著,在黃土的道路上追逐著,嬉戲著。地裡的農活也忙完了。四野一片寂靜,在這個寒氣逼人的早晨,3歲的文楨緊緊抓住母親的手,母親提著一個竹籃。像往常一樣,他們走進了常去的寺廟,一個叫新廟的小寺廟。

走近大門,她的母親楊氏停住了腳步。在大門的外面靠牆的地方,地上坐了一個小姑娘,瘦瘦的,約五歲的樣子。衣服穿得太薄,衣服也很舊了,冷得小姑娘瑟瑟發抖,臉上掛著淚痕。但難掩她的清秀。楊氏很是驚訝,覺得這個小姑娘好像在夢裡見過。她親切地把小姑娘從地上拉起來,問她家住哪裡,可以送她回家,可是無論她怎麼問,小姑娘都不說話,還哭得更傷心了。楊氏只好把小姑娘帶到寺裡問廟公,是誰的孩子,因這個廟小,並沒有和尚。

村裡叫了一個70多歲的老人,名叫老韓頭,來看管寺廟,點長明燈,搞一下衛生。老韓頭無兒無女,聽說是從外地逃荒過來的,村裡人看他可憐,讓他住在廟裡,當了廟公,人也勤快,來了10多年了。村裡有什麼大小事情,他都會去幫忙。掃地,搬個桌子,劈個柴。大家也不拿他當外人,有什麼菜啊,收了新米,都會給他拿幾升。湊合著也不會餓肚子。

為了忘卻的回憶(第二集)

楊氏問了老韓頭,他也是一臉茫然,廟小,有個大門的門框,卻沒有做大門。平時也沒什麼香客來,廟裡供著一尊大佛。這麼早,老韓頭還來不及去門外看,他每天起床,首先是掃地,先掃大殿,再掃院子,搞好這些,自己才去抖抖索索地,抱柴生火,在廟左則,他那個被煙燻得發黑的小棚子裡,煮個簡單的早餐。

為了忘卻的回憶(第二集)

楊氏心生憐憫,她覺得是佛給她送了這位小女孩。她小心翼翼地把小姑娘帶回了自己家。她可不敢把她直接帶進大廳去。把她安置在院南側的柴房裡。給她洗了澡,洗了臉,梳理好頭髮,換上乾淨的衣服。給小姑娘吃了下人煮的小米粥,臉色紅潤起來,非常可愛。楊氏忍不住抱了抱她撿來的寶貝,心裡很是感激的。自己有二個兒子,她想有個女孩兒的。

她的婆婆趙氏老太君還在,78歲的人了,身體硬朗,家裡的一切還是她說了算的。他的丈夫文晏是個孝子,凡事都由著他母親作主。她也不打算告訴他的丈夫,怕他不同意收養小姑娘。

她也想了,先偷偷養著。有人找來,再還給人家。再怎麼喜歡,也不能讓別人因找不到孩子而著急。

為了忘卻的回憶(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