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將軍在高淳築永豐圩,廟灣村從此誕生,還有一段傳說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永豐圩被譽為“高淳第一大圩”,也是江南地區出名的圩,地處南京高淳西部。《宋史·食貨志》中提到:永豐圩於北宋政和年間(1115年)開始修建,在丹陽與固城兩湖間的湖灘地區築堤圍田而成。到南宋紹興年間時,永豐圩長寬各約五六十里,有良田九百五十多公頃,交納租米多達三萬石。與張巡,張渤相比,帶領眾人修築永豐圩的張抗,本人雖無太多神秘色彩,卻也是高淳人心目中的英雄,不僅被載入史冊,民間故事也流傳甚廣。

今天,就讓我帶你一起走進《高淳地名故事》,走近張抗和他所建成的永豐圩,重溫這段有意思的故事。

張將軍在高淳築永豐圩,廟灣村從此誕生,還有一段傳說

高淳

故事需從北宋時期說起,當時正值北宋政和年間,北方的遼,金等國實力日益壯大,常騷擾北宋邊境,企圖稱霸天下。而宋徽宗趙佶是個膽小的皇帝,還沒等敵人靠近就先考慮起往南邊躲的事。

有一天,宋徽宗碰巧在一本古詩集裡讀到了大詩人李白寫的《遊丹陽湖》一詩。“湖與元氣運,風波浩難止。天外賈客歸,雲間片帆起。龜遊蓮葉上,鳥宿蘆花裡。少婦棹輕舟,歌聲逐水流。”這短短40個字,就把我們江南一帶的富饒美麗描繪得淋漓盡致,詩中的畫面呼之欲出。也難怪宋徽宗反覆誦讀品味。

張將軍在高淳築永豐圩,廟灣村從此誕生,還有一段傳說

宋徽宗

他召見當朝丞相蔡京,並讓蔡京讀此詩,然後順便說說丹陽湖的概況。蔡京就把自己知道的有關丹陽湖的歷史,面積,地理位置等資訊,細細地說與宋徽宗聽。一眼瞥見宋徽宗在“龜遊蓮葉上,鳥宿蘆花裡。”這句詩上做的記號,蔡京立刻就猜到了皇上的意圖:圍湖造田,以解決南遷後帶來的糧草問題。

擅長阿諛奉承的蔡京一向愛拍宋徽宗的馬屁,投其所好。在向宋徽宗彙報丹陽湖情況時,蔡京特別提到湖的東北岸,溧水(當時高淳屬於溧水)附近的大片湖灘非常適合圍湖造田,接著又補充道:春秋時期,吳王也曾在這裡圍了一個相國圩送給了丞相鍾。

張將軍在高淳築永豐圩,廟灣村從此誕生,還有一段傳說

永豐圩

宋徽宗聽了覺得正合心意,大喜過望。他與蔡京一拍即合,立刻便決定

徵召

建康,江寧,上元,句容,溧水五地的民夫開始圍墾丹陽湖。具體事宜全權交給了蔡京,蔡京一下就想到了負責任,有耐心,且能幹的張抗將軍。蔡京命令張將軍抓緊時間,要求在夏季洪水來臨前築成圩堤,否則便處以瀆職罪。

張抗將軍一刻也不敢耽擱,立即馬不停蹄地把五縣民夫聚集起來,前往丹陽湖邊。由於正值嚴冬,趕到丹陽湖的大部隊遇到大雪紛飛的氣候,棉花瓤頭大的(高淳方言:很大的)雪花在風中飛舞,一連下了幾天幾夜。雪一停,張將軍便急忙帶著技術工人去湖灘邊視察,只見湖面上,地上到處鋪滿了厚厚的冰雪,一腳踩進去,整條小腿都陷在雪地裡。放眼望去,從腳下到天邊連成了白茫茫的一整片,誰也分不清岸和水的界限。

張將軍在高淳築永豐圩,廟灣村從此誕生,還有一段傳說

白鹿遺蹤

看天色,也不知道大雪還要下多久。若是等冰消雪融再開工,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了,要是延誤了工期,大家小命都不保。但眼下的情形,連勘測放樣都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更別提正式築造圩堤了!這可如何是好?

心急如焚的張將軍,顧不得積雪中行走的困難,領著各位咬咬牙堅持往湖邊挪步。突然,旁邊的灌木叢中跳出來一頭身上蓋滿白雪的梅花鹿,小鹿似乎是受了驚嚇,徑直狂奔,跑出去老遠又突然往回退幾步,一路沿著丹陽湖跑呀跑,從湖西跑到了湖東,最終消失在茂密的叢林中。

聰慧的張將軍思索片刻,便對身邊的技術工人說:“我們不用勘測了,沿著鹿的腳印勘測放樣就好。”原來,張將軍發現有靈性的梅花鹿一旦跑到湖面上就會不敢繼續向前,而是回頭往靠岸的地方退,沿著岸邊跑。

張將軍在高淳築永豐圩,廟灣村從此誕生,還有一段傳說

將軍廟

神奇的是,梅花鹿出現後第二天,天氣開始轉晴,民夫們幹勁十足,就在暖暖的陽光下開工了。張將軍與民夫們一同吃粗糧,睡乾草堆,在張將軍的統籌安排下,築圩堤的工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經過一個冬春的緊張勞作,圩堤一期工程順利在汛期前完工,宋徽宗知道了白鹿遺蹤的事龍顏大悅,他覺得圩堤的建成是天意。加上圩堤內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常年豐收,故提名“永豐圩”,以討好兆頭。

蔡京被宋徽宗認為是築圩堤有功,便將永豐圩賞賜給他做獎賞,後來先後轉賜給韓世忠,秦檜等大官,成了他們的私有財產。但永豐圩的百姓們懷念張抗將軍,亦不曾忘記白鹿遺蹤。他們把梅花鹿遇水轉頭的彎折叫作“白鹿彎”,更是在張將軍積勞成疾,病故於永豐圩東側堤彎處之後,為其修建“將軍廟”上香祭拜。而附近村落的老百姓也將自己的村子稱為“廟灣村”(今屬陽江鎮東湖村)。

張將軍在高淳築永豐圩,廟灣村從此誕生,還有一段傳說

白鹿彎

張抗雖早已身歸塵土,卻永遠活在了高淳百姓的心目中。他的功績至今為大家所稱頌,他的塑像屹立在將軍廟前守護著百姓們,一如他從未離開。而白鹿遺蹤

的故事

,也被列入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文學類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