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並用,青年諸葛恪平定丹陽的過程不忍深思

諸葛恪很有才名,吳主孫權一度很欣賞他,出於培養年輕幹部的考慮,任命他擔任掌管軍糧的節度一職。這個官職每天來往經手的文書案牘十分浩繁,諸葛恪對此並不喜歡。遠在蜀國的諸葛亮聽聞這個訊息後,委託陸遜,把自己的擔憂轉告給孫權。諸葛亮在書信中指出:

“諸葛恪這個侄子的性格很粗疏,對於掌管軍糧這樣的重大崗位,他不會發揮出自己的強項,相反如果不加註意,可能會因為性格原因導致出現重大失誤。希望孫權能夠妥善斟酌,對諸葛恪重新任用。”孫權素知諸葛亮的能耐,現在有了這個書信,自然高度重視。一番權衡後,打算讓諸葛恪領兵,在軍事上繼承光大諸葛家的淵源家學。

恩威並用,青年諸葛恪平定丹陽的過程不忍深思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即刪

諸葛恪此時敏銳捕捉到這個機會,彷彿看到了自己的開掛人生的即將展開,隨即向孫權表達了自己的志願:丹陽這個地方山勢險峻,老百姓果敢剛健,之前雖然也曾在那裡徵兵,但徵召到的差不多都是邊遠外縣的鄉民,而腹地之民既不參軍,也不納糧。如果能把這些民眾全部徵召起來,將會大大壯大當地的軍事能力,有鑑於此,希望能把自己放到丹陽太守的位子上鍛鍊。

孫權將諸葛恪的建議在朝會之際讓大臣們商量。朝臣們一致認為,丹陽地區地勢險阻,老百姓崇尚習武,自制武器,平時出山為盜,遇到官兵圍剿就逃竄躲避,因此官府拿這些人毫無辦法。大臣們一致認為諸葛恪這個年輕人,好高騖遠,浮躁性險,既無為官豐富經驗也無馬山治軍能力,不可以擔任丹陽太守一職。反對之聲連連,就連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也認為自己的兒子前去不會取得成功。但面對眾人的否認,諸葛恪一再堅持自己前去一定會勝利,起碼能夠給吳國在三年內湊夠四萬甲士。

恩威並用,青年諸葛恪平定丹陽的過程不忍深思

圖片來源於網路

反對之聲四起,孫權聽完大家的意見,心裡有數了,不再猶豫了,在眾人驚訝中讓諸葛恪前去歷練。

歷練的過程簡單敘述下,到丹陽後,諸葛恪傳書四郡,命令各地務必嚴守邊界,務必嚴肅律法,同時明立隊伍,將已歸順的的山民也一併設吞聚居。這之後,要求各地將領,派兵嚴守險要據點,修築圍籬工事,不準與外界交兵。等到稻穀成熟之際,毫不遲疑地率領士兵搶收芟刈,所有地裡糧食一粒不留。這麼一頓操作,讓隱藏在深山中的山民們措手不及,等到積糧食盡,只得被迫走出深山歸順投降。

諸葛恪見自己的一番操作漸漸奏效了,再次下令,對於這些棄惡從善、歸順教化的山民,要進行撫卹安慰,不得隨意拘押。湊巧這時出現的一件事,再次幫助了諸葛恪。一個叫胡伉的長史抓住了名為周遺的山民,周遺過去因橫暴為惡出名,讓官府極為頭疼。現在胡伉抓住了他,立即送到諸葛恪這兒來,本以為能夠領賞,不料諸葛恪怪眼一翻,斥責胡伉不遵守自己的教令,隨即命令左右將胡伉推出斬首示眾。山民們知道這件事後,更加確信諸葛恪只是為了讓大家走出山穴,於是一時之間,處處可見扶老攜幼,迤邐於途的場面。

恩威並用,青年諸葛恪平定丹陽的過程不忍深思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即刪

這個故事,很簡單,卻也不簡單。有很多細節值得覆盤反思。

第一,蜀中諸葛亮很關心自己的這個侄子,這其實很符合本來的歷史面目和人際關係。三國並非整日在廝殺中度過,如果仔細研究三國,會發現很多著名人物之間彼此沾親帶故,頗有意思。

第二,

孫權了不起啊。面對朝臣的反對,能夠力排眾議,任命青年同志前去鍛鍊,且不是簡單的掛職鍍金,而是直接給予太守重要職位。成功了極有可能為吳國後世留下一個柱石大臣,失敗了頂多是丹陽繼續延續之前的一盤散沙。這個賬算下來對孫權利大於弊。他才會大膽任用。而朝臣們的反對也很正常,你一個年輕人這麼著急展露自己想幹啥呢?脫穎而出的只能是戰國之際的毛遂,而不是此時偏安的江東。年輕人想出頭,先問問我們這些老人同不同意。

第三,

諸葛恪有眼光有能力有心計。有眼光是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與其在掌管軍糧中鍛鍊,不如在治軍的路子上鍛鍊自己。畢竟身處亂世,有槍才是草頭王。他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他年輕,這是他治政治軍的弱點,因為缺乏經驗。這又是他的優點,因為經驗不足,所以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因為年輕才會讓外界輕視他,這就會犯了輕敵的弊病。他的幾項措施一經落實,讓外界知道他不是膏粱子弟,他有自己的壯志和豪情。他有心機,知道攻心為上,強攻不如智取,智取不如心服。一番交手後,普羅大眾被他收拾進了點綴自己頂戴和鋪平自己仕途的彀中。

最後,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逃匿山中的哪裡是盜賊,分明是亂世中為了餬口的貧困百姓,彼蒼者天,誰能想到堂堂赫赫的大漢朝子民也會有這麼一天,害怕政府害怕朝廷,不想在戰亂中散了家庭失了親人,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訴求,也是對現實生活沒有希望後的一種躲避和反抗。卻在填飽肚子和顧全臉面中選擇了前者,在或許會或許不會死於亂兵和苛政(畢竟諸葛恪是想更好徵兵)和必然會餓死山谷中,只是因為看到了前者渺茫的希望,這是一種無奈,也是一種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