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我不造反,難道要等著曹操先殺了我嗎?

董卓在東漢末年,趁著天下大亂,逐漸發展實力,成為雄踞西涼的一大諸侯。後來董卓進入京城,挾持漢獻帝,導致朝綱混亂,漢王朝也差點到了崩潰的邊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董卓最終死於非命,但是他造成的反面影響,並沒有隨著他的死而消散。

董卓的部下李傕和郭汜,帶領西涼兵反攻長安,成功佔據京城,把持漢獻帝。除了這兩名餘孽,還有一個大將張濟,也參與攻擊長安。不過張濟似乎對政治沒什麼興趣,選擇在外帶兵。最後張濟的軍隊因為缺乏糧食,而南下進攻劉表的地盤。奈何張濟搶糧不成,反而中了流矢而亡。他的侄子張繡接過了叔叔的遺產,一時投靠劉表,一時投靠曹操。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張繡在投靠曹操時,因為不滿曹操接納了自己的叔叔的遺孀鄒夫人,於是造反,攻擊曹操。曹操雖然得以逃命,卻折損了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心腹愛將典韋,以及許多曹軍將士。這無疑是曹操的恥辱,但是曹操卻是自取其辱,因為不是張繡先要殺他,而是他先要殺掉張繡。

本來張繡已經率領部隊投降,還將宛城這塊地盤奉上。但是曹操卻在接受張繡的降表後,就急不可耐地接納了縐夫人。這在張繡看來,似乎自己在曹操眼中的價值和地位,還不如一個寡婦。這口氣張繡雖然吞不下,但是張繡並沒有發作,而是心懷怨恨。也就是說張繡雖然不高興,但是他還是準備忍下來,繼續待在曹操麾下。

可是曹操聽說張繡不高興後,居然打算秘密殺掉張繡。不過宛城畢竟是張繡的地盤,曹操的計劃洩露了訊息。張繡為了自己的安危,於是搶先進攻曹操,這才有了曹操的宛城飲恨。張繡本來不想造反,但是曹操卻逼著他造反。

與其說曹昂、曹安民和典韋是被張繡殺死,倒不如說是被曹操害死。曹操當時是出於什麼想法,才輕率地決定殺死張繡,我們不知道,但是張繡確實被後世的小說家和戲劇家給“汙衊”了。張繡也許心志不堅定,但是他不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叛賊。以當時的處境,他不造反,難道要等著曹操先殺了他嗎?

不過後來在官渡之戰前夕,張繡聽從謀士賈詡的建議,重新投靠了曹操。曹操重新接納了張繡,還對他委以重任,封賞特別多。雖然曹操重新接納張繡,大多是出於利害關係的考慮,畢竟增添了張繡這麼一支有實力的武裝力量,自己的實力有所增加,對抗袁紹的本錢也變多了。不過小編認為,曹操作為一個明事理、有肚量的人,自然知道張繡雖然殺害了自己的親人和愛將,可是歸根究柢,罪魁禍首和始作俑者是自己。張繡是被自己逼著造反的,自己又豈能仇視他呢?相信當曹操與張繡重新“牽手”後,他們的心中並沒有對彼此的仇恨!張繡後來死於出征途中,並不是如野史所說被曹丕逼死,因為存在時間上的衝突。不過張繡的兒子張泉卻被魏諷的謀反事件連坐,而掉了腦袋,讓曹、張兩家的關係,受到後世的各種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