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被尊為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佔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滅掉楚國。其著有鉅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家、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他撰著的《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哲學等領域被廣泛運用。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該書成為國際上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史記中記載:

(吳王闔閭)下令曰:”寡人已知將軍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願勿斬也。“孫子曰:”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翻譯:吳王下達命令說:”我已經知道將軍善用兵了,我要沒了這兩個侍妾,吃起東西來也不香甜,希望你不要殺她們吧。“孫子回答說:”我已經接受命令為將,將在軍隊裡,國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這個事件裡,吳王親自為妾求情,孫子仍然殺掉了吳王這兩個不聽號令的侍妾。可是為什麼一定要殺她們呢?看了完整的故事就明白了:孫子因為精通兵法受到吳王闔閭的接見。吳王想試一試孫子的本領,就讓他以宮中的美人來做實驗。這些美人大部分是吳王的侍妾,有的還是吳王最寵愛的,肯定不好管教。事實也確實是這樣,孫子將她們分成兩隊,選出隊長,詳細地跟她們說自己的命令。其實就是簡單的向前看、向左看、向右看等等。但實際發號施令的時候,孫子一發命令,這些婦人就笑。孫子說,沒說清命令的內容是我的問題,我再說一遍。說完再發命令的時候,這些婦人繼續哈哈大笑。孫子就說了,我命令也說清楚了,你們卻不執行,是軍官和士兵的錯。說話中間就要把兩個隊的隊長給砍掉。吳王一看,傻眼了,這可是我最喜歡的侍妾,所以他趕緊對孫子說了上面的話。最終,孫子還是殺掉了吳王的兩個侍妾。這就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吳宮教戰斬美姬“的故事,孫子當時的策略就是”殺雞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