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藩國對明朝的藩屏臣屬地位,加強新朝與朝鮮王朝的關係

景泰帝和建文帝一樣,作為失位之君,並沒有遺詔留下,也不會有遺詔傳到朝鮮王朝。明成化二十三年九月,朝鮮王朝聖節使韓儹到遼東,送回成化皇帝升遐的訊息,檢察官李自健送回成化皇帝的遺詔,雖不是明朝遣使頒賜朝鮮王朝的,但成化皇帝的遺詔文字保留在了朝鮮成宗實錄中,主要內容和行文規範與宣德皇帝遺詔相似,無特殊之處。明弘治十八年六月,朝鮮王朝奏請使安琛、李忠純在遼東送來弘治皇帝的訃音,但並沒有遺詔的相關記載,也沒有明朝遣使的記錄。

重申藩國對明朝的藩屏臣屬地位,加強新朝與朝鮮王朝的關係

正德十六年四月,朝鮮王朝聽聞正德皇帝崩逝的相關訊息,雖知道有正德皇帝的遺詔,並以遺詔內容為依據,對言論真實性、帝崩原因和武宗采女之令的執行等問題議論紛紛,但朝鮮中宗實錄中未記載遺詔文字。“哀書雖不到我國,使天下鹹聞,”可見明朝並未往朝鮮王朝頒正德皇帝的遺詔明隆慶元年正月,謝恩使工曹參判尹玉在前往明朝的途中,聽聞嘉靖皇帝在去年十二月十四日崩逝,送來嘉靖皇帝的遺詔,並非明朝遣使,但在朝鮮明宗實錄中保留有遺詔內容,與其他皇帝的遺詔相似。

重申藩國對明朝的藩屏臣屬地位,加強新朝與朝鮮王朝的關係

《李朝實錄》

遺詔加重了對自己過失的檢討內容,還對自己的弊政進行了改正,對比即位詔和遺詔發現,明朝更重視向朝鮮王朝釋出即位詔,而對遺詔有所忽視。整體總結明朝各位皇帝向朝鮮王朝釋出的遺詔,共有以下四個特點:一是洪熙、萬曆和泰昌三位皇帝的遺詔,是由明朝專門派使臣頒給朝鮮王朝的,但只有洪熙皇帝的遺詔在《李朝實錄》中保留下了文字內容。

重申藩國對明朝的藩屏臣屬地位,加強新朝與朝鮮王朝的關係

二是在李朝實錄中保留有洪熙、宣德、成化、嘉靖等四位皇帝的遺詔文字,但後三位皇帝的遺詔,不是明朝派使臣頒賜朝鮮王朝的,而是由朝鮮王朝的使臣謄回的。三是建文、永樂、景泰和崇禎等四位皇帝本身沒有遺詔,也沒有遺詔頒賜朝鮮王朝;四是遺詔的內容有其固定的範圍和行文要求,基本都包括回顧自己在位時的得失,指定繼任者,囑託文武大臣等輔政,規定治喪禮儀,安撫地方宗親和官員等相關內容。明朝頒往朝鮮王朝的即位詔和遺詔,在皇位更替的特殊時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並對聯絡發展中朝關係發揮著特殊的政治作用。

確定皇位繼任者的合法性

首先每位皇帝若有遺詔存世,在遺詔中都會指明下任繼承人,並囑託宗親和文武大臣忠心輔佐;在新帝的即位詔中,幾乎都會說明自己是遵大行皇帝的遺詔,在臣民的支援擁護下,順天應民而繼承皇位。在遺詔中指明繼任者,是對新皇帝皇位合法性最好的證明,因此,永樂皇帝在確立自己皇位合法性時,說洪武皇帝早就屬意自己東宮正位,而以建文帝“矯遺詔”即位的說法,來否認建文帝皇位合法性。

重申藩國對明朝的藩屏臣屬地位,加強新朝與朝鮮王朝的關係

朝鮮王朝長期受中原王朝的影響,同樣認可皇位的合法性和皇權的正統性,明朝將遺詔和即位詔,特別是即位詔頒往朝鮮王朝,是向朝鮮王朝宣告明朝皇位順利完成交替工作,新帝的即位是合法的,符合正統觀念的,能在皇位來源的上加強皇權的威嚴和皇帝的權威。第二,確定新帝作為天下之主的權威。不論是即位詔還是遺詔,在文中都會申明新帝順天應民的合法性,並詔告天下,讓海內外知曉新的天下之主,確立新帝在天下的權威。

重申藩國對明朝的藩屏臣屬地位,加強新朝與朝鮮王朝的關係

結語

如雖然遺詔並非必定遣使頒往朝鮮王朝,但每位皇帝即位後,幾乎都向朝鮮王朝遣使頒讀即位詔書,而藩國要行賀新帝即位禮,並遣使賀新帝登基。每位皇帝在向朝鮮王朝釋出即位詔時,一般都會同時有所賞賜和冊封,表示對朝鮮王朝世修職貢,恪守忠誠的嘉獎,透過讚賞朝鮮王朝的忠貞,來重申藩國對明朝的藩屏臣屬地位,加強新朝與朝鮮王朝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