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GPS,宋朝人憑什麼發展海上貿易?老祖宗的智慧你想不到

斯塔夫裡阿諾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談到:“宋朝期間,中國人在造船業和航海業上取得巨大的進步,12世紀末,開始取代穆斯林在東亞和東南亞的海上優勢。

宋元時期,中國的船隻體積最大,裝備最佳;中國商人遍佈東南亞及印度港口。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情況也值得注意,表明這一時間,中國在世界經濟中居主導地位。”

這番話裡交代了三點資訊:

1、宋朝時期,中國在全球貿易中,佔據主導地位;

2、宋朝時中國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開始取代穆斯林在東亞和東南亞建立起了自己的海上貿易航線;

3、宋元時期,中國的船隻體積和裝備都是當時頂尖水平的。

斯塔夫裡阿諾斯口中所提及的現象其實就是我們現在常談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衍生品,當時宋朝十分鼓勵對外貿易,

自宋太宗起,大批沿海地區的商民都加入到了這場大航海行動中去,才有了那般繁華的局面。

據史料記載,當時和宋朝有貿易關係的國家多達60多個,靠著對外貿易宋朝可以說是賺到了全世界的錢,光是

宋仁宗皇祐元年這一年,宋朝國庫就賺到了一億貫。

可別看宋朝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就覺得古人在大海上跑商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沒有GPS(

全球定位系統

)導航的情況下,要在古時候做生意,可當真是一件困難重重的事情。

對於路痴而言,被迷路支配的恐懼感,可是刻骨銘心的痛。

古代沒有GPS,宋朝人憑什麼發展海上貿易?老祖宗的智慧你想不到

一、沒有導航的古代,出個遠門的難度超乎想象

可能有朋友會說,宋代已經有指南針了可以幫助古人辨別方位,可這裡朋友顯然忽略了,類似指南針的東西,在古代其實並不少見,至少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便已經研究出了具有和指南針相似功能的——

司南

指南針這東西只能辨別大致的方位,它和現在GPS可以精確到每條街道的詳細定位是不一樣的,換言之,如果我們單純拿著指南針就想從A城走到B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漢朝著名的飛將軍李廣便是典型的例子。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和若干步兵,發動了以殲滅匈奴主力為目的的漠北戰役。

匈奴人是遊牧文明,他們逐水草而居,並不像農耕文明那樣固定在土地上,所以,大漢的騎兵要想在茫茫草原上尋覓到匈奴王庭的位置,在沒人帶路的情況下,無異於大海撈針。

飛將軍李廣在缺少嚮導的情況下,便很悲催的迷路了

事後,因錯過了戰鬥,李廣不甘心受到文筆刀吏的汙辱,選擇了自刎身亡:“

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史記》)

古代沒有GPS,宋朝人憑什麼發展海上貿易?老祖宗的智慧你想不到

作為一名老將,李廣必然是擁有自己的一套辨別方位的技巧,可他依舊迷路了,這無疑說明了在那個“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光是知道大方位,仍然很難精準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陸地上尚且如此,古人在茫茫大海上要確保自己不迷路的難度程度無疑要大得多,畢竟,並不是每一條船上都有一個堪稱“海賊王隊友”的娜美做

航海士。在這種情況下,古人發明出了很多有意思的東西,來幫助自己確認方位,減少迷路的可能性。

除了司南、指南車等廣為人知的辨別方位的東西之外,指南魚也是其中頗為有趣的一樣發明。

根據北宋曾公亮的

《武經總要》記載,如果遇到

陰天黑夜,難以辨別方位的時候,只需要拿出一隻盛了半碗水的碗和一條指南魚,然後將魚放入水中,再放到無風的地方,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候了。

指南魚這種方便、靈活的辯位技巧,因為過於神奇,在那個科學知識還比較落後的宋代,常常被人當作

神仙幻術看待。

古代沒有GPS,宋朝人憑什麼發展海上貿易?老祖宗的智慧你想不到

當然,除了使用羅盤、指南針這類傳統工具外,宋朝人能夠在大海上縱橫自然也有自己獨到的黑科技,按照現在的分類,即為

地文航海和天文航海

兩大派系。

二、古人出海有法寶之地文航海

地文航海是航海學的一個分支,所謂地文,簡單來說就是透過

每個區域內特有的

地形、水文、植被、動物

等元素,來進行定位和導航,好確定自己在大海上的方位。

比如說,每一次出航之前,船隊都會提前設計好航線,儘量保障好自己航程的安全。等到船駛離港口後,接下來就是航跡推算和陸標定位技術大顯身手的時候了,這些就屬於比較常見的地文航海知識的應用。

由於古代沒有我們現在的航拍系統,古人設計航線,主要靠的就是經驗的累積。當時的船長們會將自己航行途中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整理成筆記,這些筆記裡會記載不同區域的山川、河流、島嶼、特殊建築、當地的風俗習慣等等,後面的人便可以透過這些筆記確定自己的所在。

舉個例子,假如宋朝的商人要去日本銷售商品,當時的史料《唐會要》是這樣記載日本的所在地的:

倭國東海嶼中野人有耶古、波耶、多尼三國皆附庸於倭。北限大海,西北接百濟,正北抵新羅,西南與越州相接

。”

這個記載就很有意思,它是以日本不同方位相對的地區為參照,給人構造出了一幅立體的空間定點陣圖,透過這個立體圖,古人就能夠定位日本的大致所在,從而制定出相應的航線了。

古代沒有GPS,宋朝人憑什麼發展海上貿易?老祖宗的智慧你想不到

這種原始的筆記,就是我們現在的

航海圖和航海資料的合體了,可別小看了這種

測繪技術,它能夠幫助古人少走許多坑路,比如哪兒容易觸礁、哪兒有補給,都是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可以救命的寶貴知識。

如果說,新人航海,面臨的是未知的危機,那麼在擁有這樣一份航海圖後,只要按照裡面的指引,小心翼翼沿著海岸線航行,危機也就變成了一次半旅遊性質的航行了。

三、古人出海有法寶之天文航海

提到觀星術,大家會想到什麼?占卜或者水晶球?

其實,觀星術就是原始的天文學,它屬於原始的自然科學。

在古代,古人雖然不懂得系統的自然科學,但經過對天象的長期觀察研究,古人還是研究出了利用天文知識造福自己的技術。

例如我們現在所熟知的二十四節氣、天干地支計時法,都與天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看上去不起眼的天文學知識,其實實實在在造福著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就連航海也離不開天文學知識的運用。

在古代有一類名為量天尺、牽星圖的工具,古人藉助它們檢測燈籠骨和北辰星等星體的高度來推斷自己所處的維度,從而確定自己所處的大致位置。

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觀星術可以算作是一種非常古老、又實用的技巧了。

古代沒有GPS,宋朝人憑什麼發展海上貿易?老祖宗的智慧你想不到

根據歷史學家的發現,美洲大陸的原住民,以前就曾駕著獨木船,在大海上航行,尋找鳥糞運回去做肥料食用,他們在大海上便是透過這種觀星的方式定位自己的方位。

更重要的是,大海上的天氣捉摸不定,懂得一定的天文知識,還可以提前規避一些暴雨、狂風等惡劣天氣,屬實是一門非常好用的技能。

以前光是覺得大海是男人的浪漫,可當真正瞭解到海上航行的難度的話,才會明白航海其實是門技術活,要想做好的話,也是相當不容易。

文/腦洞趣味歷史

感謝大家的閱讀,祝朋友們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覺得文章好的朋友們,可以給文章點個贊,關注一下嗎,每天都會給您帶來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