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我在甘肅白銀見到了霍去病的點將臺?圓圓的,如今還在

白銀市平川區黃嶠鄉是當地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地方。十多年前去這裡採訪,馬軍拍了這樣一張照片,當地人傳說是當年霍去病徵戰河西用過的點將臺。當時,有些不相信,是傻兮兮地什麼也不信的那種。然而,十多年後,翻出這張照片,就因為自己當年的無知有些汗顏了。

10多年前,我在甘肅白銀見到了霍去病的點將臺?圓圓的,如今還在

圖片馬軍

歷史事件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獨自率領一萬騎兵出征匈奴。這就是第一次河西之戰。

他率軍從隴西郡出發後,越烏戾山,渡黃河,伐遫濮部,速斬遫濮王,涉狐奴水,六天轉戰千餘里,踏破匈奴五王國,6天轉戰千餘里,橫掃匈奴5個部落,殺得一片人仰馬翻。霍去病在穿插分割幷包圍這些部落後,很輕易地就迫降了他們,並不搶掠他們的財產與子民,還幾乎抓到了單于的兒子。

這是第一次河西之戰,或者說是河西之戰的第一階段。

10多年前,我在甘肅白銀見到了霍去病的點將臺?圓圓的,如今還在

10多年前,我在甘肅白銀見到了霍去病的點將臺?圓圓的,如今還在

這裡說的烏戾山一定是在黃河南邊的,霍去病一定是在今平川、靖遠一帶渡河,去河西的。遫濮部可能是烏鞘嶺或附近的某個匈奴部落,狐奴水就是今天的石羊河。系古休屠澤水系支流,是甘肅省河西走廊內流水系的第三大河,古名谷水。在很多史料裡也稱其為狐奴水。而今平川、靖遠一帶有很多的古渡口,過了這裡就可以直抵河西。

那麼,烏戾山是指哪裡,答案已經非常清楚了。在當地一些史料裡,有人說它是靖遠縣城的烏蘭山,烏戾山與烏蘭山的讀音也非常相似。關於烏蘭山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在唐代,靖遠境內曾設立烏蘭縣,山名由此而得。另一種說法是在很久以前,烏蘭山上生長著一種開紅花的野草,人們稱其為烏蘭草,開花時節滿山呈紅色,烏蘭是蒙古語紅色的意思,而且靖遠在歷史上曾為蒙古人所佔領,烏蘭山即紅山。烏蘭山雖像一道屏障拱衛著靖遠古城,但它更像一座孤山,而在西漢,並沒有靖遠縣城的存在,霍去病也便不可能越上這座山了。

10多年前,我在甘肅白銀見到了霍去病的點將臺?圓圓的,如今還在

10多年前,我在甘肅白銀見到了霍去病的點將臺?圓圓的,如今還在

另一種說法是:烏戾山是崛吳山。崛吳山位於甘肅白銀平川區東南部黃橋鄉境內,地處靖遠、會寧、平川三縣區交會地帶,屬祁連山東端餘脈,地質構造上因祁(連山)秦(嶺)褶皺隆起形成,大體呈西北——東南走向,東南與六盤山支脈相接連,逶迤起伏,綿延不絕。主峰南溝大頂海拔2858米,是平川區制高點。自南而來的霍去病要想消滅河西的匈奴,當然需要越過這座山,渡過黃河才能現實戰鬥的目的。也就是說,這種說法更貼近史書的記載和當時真實的情況。

所以,人有時候不懂或者沒有文化是一件非常要命的事情。在史料裡記述的烏戾山(崛吳山)下,讓十多年後的感慨萬千。無論照片裡的“點將臺”,是否被霍將軍當年用過,英雄的足跡都足以讓我感動和懷念。大地就這麼奇妙,2000多年後,黃土還能以精神的姿態高聳,講述英雄的當年!有些事,是始終可以“有”的,就像我們的懷念始終需要寄託物一樣。今天,我們搞旅遊,不是缺那些可以讓人遊玩和放鬆的山水,而是太缺英雄的故事了。我願“點將臺”能在兩千年後的今天“活”過來,支撐和豐滿我們對歷史的追尋和懷念。

10多年前,我在甘肅白銀見到了霍去病的點將臺?圓圓的,如今還在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在這個“點將臺”的附近有一個叫毛卜拉的村子。在那裡,我們還看到過村子北面一座由7座黃土山包連在一起組成一道人字形大墓。

大墓被當成一道山樑,梁下的山山灣裡當年住著七八戶人家。7座山包,最前方的兩座明顯要比後面的五座大,彷彿是人字下面的半撇和一捺,且相對獨立。後面的五座山包相連得很緊,比前面的兩座小得多,一座略高於一座,最後面也是最高的一座山包上還有一個人工堆起來的山丘。

10多年前,我在甘肅白銀見到了霍去病的點將臺?圓圓的,如今還在

10多年前,我在甘肅白銀見到了霍去病的點將臺?圓圓的,如今還在

“人”字形的大墓和老百姓得到的“文物”

在當年的採訪裡,一位曾在生產隊放過羊的老人告訴我們,憑自己多年行走山間的經驗,這七座山包下應該全是空的,是人為的堆造。他帶我們來到一座山包上,用力猛跺了幾下。他說,如果山包是實的,絕對不會有他跺腳時發生的那種彷彿帶有回聲的聲音。當時,我們粗略推算七座山包的平均高度大約有30米,每座山包底部的直徑在50米左右。

當地還有一位村民告訴我們,上世紀七十年代,生產隊在如人字形一捺的山包的側面修羊圈,曾經挖出過一拖拉機木頭,少說也有十方。那些木頭中長的是圓木,短的是方木,圓木長5米左右,方木在1米至2米之間。這些木頭一部分當時就被人們當柴燒了,一部分被村民們用來圍煤堆、砌豬圈、墊路基,另一部分隨意撂在房前屋後。在這位的帶領下,我們在山灣裡的幾戶人家中,見到了很多方木。

10多年前,我在甘肅白銀見到了霍去病的點將臺?圓圓的,如今還在

10多年前,我在甘肅白銀見到了霍去病的點將臺?圓圓的,如今還在

山包上的木頭

當年,生產隊不僅在山包上挖出了木頭,而且還挖出了古人穿的靴子和衣服,以及灰色的陶罐,陶罐有大有小,大陶罐裡裝著小陶罐。但那時,村民們認為這些東西很不吉利,便把靴子和衣服都撂了,陶罐也被打碎了。

有一位村民還將當年生產隊無意開挖後的情形講述得更具體:在山包上挖出木頭後,村民們便估計,山包一定是墓,於是便進一步開挖,才挖出了那麼多的木頭。從當時開挖的情況看,木頭蓋起的墓室是方形的,有兩層空間,像是現在人居住的兩層樓。村裡有一個在平川區工作的人還進入了墓室,說裡面寬敞得可以讓卡車調頭,有一男一女,男的骨頭已散落成堆,但衣服還好著,旁邊是一把近一米長的劍,女的還立著,他們一左一右,中間是一個一米見方的紅色箱子,箱子蓋上有幾枚銅錢擺成了北斗七星狀……

10多年前,我在甘肅白銀見到了霍去病的點將臺?圓圓的,如今還在

巨大的墳丘,被老百姓當成了山包

現在,這些古墓還在,一直被黃土掩埋著,十多年過去了,我一直在想——那是一個何等龐大的墓群!它的主人究竟是誰?為什麼要用這麼多的木材來建造自己的地下“宮殿”?因而也期盼著專家們能將它早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