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老人活到121歲仍健在,家中六世同堂,她有何長壽秘訣?

“活得如彭老,憂愁八百春。”宋朝詩人劉克莊與同時代的人有著不同的想法,他認為人的生命就應該是有限度的,他並不像其他人那樣去無腦追尋長生之道,因為他認為活的越久,煩惱自然也就越多,如同傳說中的彭祖那樣,自然是有比別人更多的憂愁,所以長壽之事不能強求,要順其自然。

清朝老人活到121歲仍健在,家中六世同堂,她有何長壽秘訣?

長壽健康,是人們最樸實的願望,同時也是人們最難以達成的一個願望。從古至今,有無數的帝王以及富商,在功成名就之後,最想要的就是長壽,為了達成這一願望,他們不惜一切代價,但最終都是無功而返。

長壽是強求不來的,是要根據人的生活習慣與基因決定的。

當人們提起清朝時,第一印象就是遙遠的封建社會,但實際上,清朝離現代僅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往前推個幾十年,甚至有許多老人就曾生活在清朝,即使是今日,仍然健康地活著。

有一位老人,已經121歲,即將迎來122歲生日。這位老人出生於1900年,按時間推算,那時還屬於清朝統治。

清朝老人活到121歲仍健在,家中六世同堂,她有何長壽秘訣?

如今這位老人家中已是六世同堂,相當熱鬧。老人名叫

朱鄭氏

。單單從這個名字,就能感受到老人身上濃厚的歷史韻味,老人自己的名字已經無從知曉,只知道老人原本姓鄭,嫁到婆家之後便開始改隨夫姓,於是有了朱鄭氏這個名字。朱鄭氏原本是客家人,嫁到成都,

在她出生的時代,恰逢新文化的興起,使得朱鄭氏躲過了裹小腳的悲慘命運,也許這也是她長壽的一大原因。

裹小腳作為封建社會的一項陋習,千百年來嚴重摧殘了我國女性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嚴重影響了女性地位的提高。但好在二十世紀初期新文化風氣的興起,改變了給女孩子裹腳的陋習,

朱鄭氏就是受益於此,擁有一雙正常的腳。

朱鄭氏結婚後和丈夫共同養育了五個孩子,三男兩女。如今她的孩子們也都成為了老人,最大的兒子,也是九旬老人,大女兒也已經87歲。

清朝老人活到121歲仍健在,家中六世同堂,她有何長壽秘訣?

這樣看來,朱鄭氏的長壽也與

基因遺傳

有一定的關係,因為她的孩子們也很長壽。作為121歲高齡的老人,朱鄭氏早就成為了當地的名人,成都市曾舉辦過一場

“千歲宴”

,赴宴要求也只有一條:

年齡達到一百歲。

朱鄭氏作為最長壽的老人自然是收到了邀請,但這時的朱鄭氏由於意外,雙腿行動略有不便,所以讓自己的大女兒陪自己前往。

宴會上有人看出來朱鄭氏的大女兒不像是百歲老人,禁不住發問為什麼她能坐在這裡?這時有人解釋到她是陪自己的母親前來的,此語一出,震驚了許多人,87歲的老人還能陪自己的母親參加宴會,這是何等的幸福,這也引來在場人的羨慕,不僅是羨慕朱鄭氏的女兒,更是羨慕朱鄭氏121歲的高齡。

清朝老人活到121歲仍健在,家中六世同堂,她有何長壽秘訣?

朱鄭氏算得上是中國最長壽的人,放眼全世界,也沒有比朱鄭氏更加長壽的人。

依據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記載,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一位日本人,也是一位女性,她也才

118歲

由於朱鄭氏的出生年月沒有準確的記載,所以她沒有被記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內。

更多人關心的是朱鄭氏的長壽原因,依據朱鄭氏的孫女回憶,朱鄭氏每天早餐只吃紅薯粥,有時候還會再加一個雞蛋,主要還是

以清淡為主。

而午餐和晚餐就吃得比較豐盛,一般都要有肉或是肉湯。並且,每次吃完飯後朱鄭氏都要外出散步,也正是人們平常說的“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清朝老人活到121歲仍健在,家中六世同堂,她有何長壽秘訣?

但在一次意外摔傷後,朱鄭氏也不再進行飯後散步了。且朱鄭氏雖然年齡大了,但仍然不願意閒著,

整天給自己找點活做

,總之不讓自己閒著。且每天睡覺前,朱鄭氏都要將全身擦洗一遍,這也是朱鄭氏長久以來很少生病的原因。

朱鄭氏之所以能保持長壽,與其生活規律,講究衛生是脫不開干係的。

如今朱鄭氏已經是六世同堂,每當舉行家庭聚會時總是熱鬧非凡,子孫多達上百人,圍繞在朱鄭氏的膝前。這樣和睦而充滿愛的家庭令許多人都感到羨慕。

參考資料:

《詠雜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