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嘔心瀝血編《通鑑》

《資治通鑑》,簡稱《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所謂編年體史書,就是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記載重大歷史事件的史書。寫成這部著名史書的,是我國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也是北宋最有名望的大臣司馬光。

司馬光於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生於一個官宙家庭。當時,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正在擔任光州光山縣令,於是便給兒子取名“光”。根據史書記載,司馬光從小就聰明好學,但他不喜歡佛老學說,而是對歷史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左傳》,常“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在很小的年紀,司馬光就不僅能夠熟練地背誦《左傳》,而且能把兩百多年的歷史概況講述得清清楚楚。《左傳》對司馬光的影響很大,他能寫出《資治通鑑》,是和《左傳》對他的影響分不開的。

司馬光嘔心瀝血編《通鑑》

史書中留下了很多司馬光小時候的司有趣故事,例如被後人傳為佳話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司馬光從小就具備機智勇敢的品質。

眾所周知,司馬光以“誠信”聞名,而這一品質的養成,跟其父親司馬池從小對他的教育分不開。

司馬池從小就教育司馬光,做人要誠信。司馬光五六歲的時候,某一日,他拿著幾個青核桃要姐姐幫他去皮,因為他自己不會,但是姐姐嘗試了幾下也去不掉,就離開了。後來,一個碑女用熱湯幫司馬光將核桃皮去掉了。後來姐姐問司馬光,是誰幫他去的核桃皮,司馬光騙姐姐說是自己。父親知道這件事後嚴厲地批評了司馬光,後來司馬光將這件小事寫到紙上鞭策自己。司馬光生誠信,清代大學士陳宏謀說:“司馬光一生以至誠為主,以不欺為本。”後人對司馬光蓋棺定論,也是一個“誠”字。

司馬光嘔心瀝血編《通鑑》

司馬光二十歲時考中了進士,開始擔任奉禮郎、大理評事一類的小官,後經樞密副使龐籍的推薦,人京擔任館閣校勘、知同禮院、幷州通判等職,後升遷起居舍人同知諫院。人仕後,司馬光繼續刻苦鑽研歷史。後來,司馬光發現,在當時已存的浩繁的歷史著作中,缺少一部比較系統完整的通史,使人讀了之後能瞭解幾千年歷史的興衰得失。於是,他決定自己編撰一本。

後來,司馬光花了兩年時間,寫了一部從戰國到秦末的史書,名叫《通志》,共八卷,記述了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共一百九十五年的歷史,主要寫秦、楚、齊、燕、韓、趙、魏七國的盛衰興亡,供皇帝參考。司馬光將這八卷《通志》呈給宋英宗,英宗看了以後非常滿意,立即下令設立一個書局作為編書機構,由司馬光親自挑選編寫人員,輔助他編寫這部通史。司馬光邀實趙曙像請了當時著名的史學家劉班、劉恕、範祖禹等加人他的編寫團隊,共同編寫這部通史,而且對幾個人的分工做了比較明確的劃分:劉班撰寫兩漢部分,劉恕撰寫魏晉南北朝部分,範祖禹撰寫隋唐五代部分,最後司馬光來彙總,由其子司馬康擔任文字的校對工作。

司馬光嘔心瀝血編《通鑑》

《通鑑》開始編寫的第二年,宋英宗去世,宋神宗繼位。宋神宗看過《通鑑》八卷後,認為這本書可以幫助帝王瞭解歷代王朝的治亂興衰的經驗,書中所載歷史就像一面鏡子,可以給今天的統治以借鑑,“鑑於往事,有資於泊道”,所以,宋神宗將書名改為《資治通鑑》,還說要為這部書作序,這體現了封建帝王利用史學為政治服務的自覺意識增強。新帝的大力支援給了司馬光的編寫團隊非常大的動力,更加促進了這部史書的編修工作。

這部書從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開始編攢,到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編撰完成,前後歷時十九年。為了編寫這部書,司馬光付出了他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據說,司馬光為了編書常常廢寢忘食,他每天修改的稿子有一丈多長,而且上邊沒有一個草字。夏天悶熱難捱,司馬光便請匠人在書房裡挖了一個“地下室”,每天在這個“地下室”裡工作。司馬光對史料考核極其認真,追根尋源,反覆推敲,不斷修改。光是《資治通鑑》的初稿,就堆滿了兩間屋子。司馬光在《進資治通鑑表》中說:“臣今筋骨雍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謂旋踵而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由此可見司馬光為了這本書付出的心血。

司馬光嘔心瀝血編《通鑑》

編成後的《資治通鑑》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鉅著。它以時間為“綱”,以事件為“目”,綱舉目張。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另附目錄及考異各三十卷,共約三百多萬字,包括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全書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即《周紀》五卷、《秦紀》三卷、《漢紀》六十卷、《魏紀》十卷、《晉紀》四十卷、《宋紀》十六卷、《齊紀》十卷、《梁紀》二十二卷、《陳紀》十卷、《隋紀》八卷,《唐紀》八十卷、《後梁紀》六卷、《後唐紀》八卷、《後晉紀》六卷、《後漢紀》四卷、《後周紀》五卷。

《資治通鑑》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也包括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內容平實可靠,整部書透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後人。《資治通鑑》所蒐集的材料十分豐富,據估計,《資治通鑑》所引之書多達三百多種。司馬光和其他編者的寫作態度極其嚴肅認真,絲不苟。為了考辨歷史事件的真偽,《資治通鑑》對同一歷史事件往往參考三四種不同的材料。

司馬光嘔心瀝血編《通鑑》

司馬光熟讀《左傳》,因此《資治通鑑》中也顯示出了《左傳》對其影響的痕跡。跟《左傳》一樣,《資治通鑑》也非常重視寫戰爭。例如對戰國時期的“馬陵之戰”、東漢未年的“官渡之戰”、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東晉的“淝水之戰”等,都描寫得非常詳細生動,讓人讀來如歷其境。

司馬光從正史中節錄了大量史料,但是並不是拿來就用,而是進行了合理的刪改。《資治通鑑》沒有太多生僻字,語言以簡潔明瞭為主。例如《後漢書卷七十八室者列傳第六十八》寫鄭眾時說:“眾獨一一心王室,不事豪黨,帝親信焉。及憲兄弟圖作不軌,眾遂首謀誅之,以功遷大長秋。策勳班賞,每辭多受少。由是常與議事。中官用權,自眾始焉。”《資治通鑑》則改為:“鄭眾,謹敏有心幾,不事豪黨,遂與眾定義誅憲,以憲在外,慮其為亂,忍而未發;會憲與鄧疊皆還京師-。鄭眾遷大長秋。帝策勳班賞,眾每辭多受少,帝由是賢之,常與之議論政事,宦官用權,自此始矣。”敘述更為詳盡,語言更為簡單易懂。

司馬光嘔心瀝血編《通鑑》

《資治通鑑》具有非常強烈的正統立場,如在三國時期,魏有“紀”蜀、吳無“紀”;南北朝時期,南朝有“紀”,北朝無“紀”;五代有“紀”,而十國無“紀”。但是也因為立場問題,司馬光在對古代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評論時,都是從維護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出發的。所以,《資治通鑑》在敘述統治階級內部權力之爭的歷史時,般能尊重歷史事實。而涉及農民反抗鬥爭時,就很難客觀評述了。

即便如此,《資治通鑑》的價值仍然是很突出的。這部書系統完整地儲存了我國古代的歷史資料,對研究歷史很有參考價值,是我國史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司馬光也為這部里程碑式的鉅作耗盡了心力,就在書成後兩年,即1086年,司馬光便病近了,享年六十七歲,朝廷贈以“太師”、溫國公”等稱號,派專員扶靈柩返回其原籍陝州夏縣(今山西省夏縣)安葬,溢“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