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這是一組拍攝於上世紀1930年代的歷史生活老照片,真實再現了昔日民國時期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秀美風貌,以及蘇、滬、杭一帶底層百姓的田園生活和辛苦勞作的歷史生活場景。

江南水鄉水路四通八達,百姓出行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漁船。所以在四通八達的水路上,修建了大量的石拱橋,以方便船舶通行,江南石拱橋,成為水鄉的一道亮麗風景。

在歷代文人墨客的筆下,江南水鄉美如畫,水鄉風貌總是充滿著詩意,那裡的小橋流水,那裡的烏篷和溝汊縱橫的村莊,無不令人嚮往著迷。然而,在匆匆的歷史長河之中的民國時期,在這秀美風景的背後,還有戰亂頻仍之下的貧苦百姓的慘不忍睹的生活景象,他們為了吃上飯而苦苦掙扎,四處奔波。

本組照片原為黑白舊影,經過了後期人工智慧修復上色處理,給人一種不一樣的視覺呈現,更充滿了民國時期的歷史滄桑之感。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這是1930年的江南田間地頭,農戶正用一頭水牛像拉磨一樣轉動巨大的水車。

當時很多地方的水車大多依靠是靠人力來完成,大型的則要兩人甚至更多人來操作,這樣用水牛拉水車還是非常少見的。感覺省時、省力、高效。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1930年代,街頭一間作坊裡,師徒兩個正在手工製作蠟燭

。在當時,蠟燭是百姓照明用的必需品,蠟燭分紅白兩種顏色,紅色主要用於喜慶的節日和日常生活,白色用於喪事。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這是上世紀的1930年代,當地的老百姓就地取材,用當地盛產的竹子編制各種竹器,他們依靠手工製作竹籃、竹椅、竹床、掃帚等日常生活生活用具銷售後貼補家用。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這是當年民國時期運河上的一座小石拱橋,橋下船舶往來通行,橋上可以步行過河。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當時,江南水鄉一帶的石拱橋十分常見,這樣既方便船隻在水上透過。又能滿足當地百姓的橋上往來出行。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石橋在我國各地歷代都有建造,因為堅固耐用,目前我國各地還有不少的石橋留存至今。不過江南地區的這種石橋現在還有不少依然在使用中。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1930年,江南水鄉的小河流和沿岸的百姓民居。小河流曲折蜿蜒,河水清澈,岸邊有修砌的是臺階,方便當時的人們到河邊洗衣洗菜等日常所用。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這是1930年的當地石拱橋和一艘正在運送稻草的小船。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這是當年的一座石拱橋上,一群轎伕和隨從人員正坐在橋上歇腳,看這陣勢,應該是當時的權貴人物的出行。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這是1930年,一座石拱橋下,一戶當地的百姓正搖著船透過。河岸上綠樹蔥蘢,景色幽美。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民國時期的江南水鄉風貌,一條小船正穿過一條河道。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1930年,蘇州郊外一個小鎮上的河道里,當地的漁民正在用魚鷹捕魚。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1930年,鎮江城區的小巷裡,行色匆匆的當地百姓和正挑著貨物的小販。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1930年代,鎮江一家醬醋園門口,當地大批民眾正聚在門前購買醬醋產品。

老照片:1930年代的江南水鄉風韻,昔日市井百姓的生活寫照

原始的江南水鄉風貌,不知道古代有多少詩人看到這美景會有什麼樣的感慨。

當我們再看江南水鄉這些歷史舊影的時候,撫今追昔,過往風物,歷歷在目,曾經的歲月滄桑和物是人非,一切都因為無情的戰亂。歲月匆匆而過,但民國時期的不幸,在我們心裡,隱隱的充滿了無限悲涼和悵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