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爭背後的思想歧異,影響變革甚至影響國家幾百年發展形勢的禍害

東亞歷史第461篇:從王安石變法失敗中的歷史借鑑。

儒家的思想中,有所謂的“內聖外王”,意思是儒者在內心要具備古代聖人一樣的思想和道德修養,而一旦有機會出仕,要能施行王道。這四個字最早是由莊子提出來的,出現在《莊子。天下篇》裡,但實際上卻是從孔子、孟子以降所有儒學者的最高理想。

黨爭背後的思想歧異,影響變革甚至影響國家幾百年發展形勢的禍害

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失敗,後代的學者專家爭論最多的主題大多是新法的當與不當,也就是“外往”部分,但比較少有人對於“內聖”方面提出分析及看法。王安石當時主張的“新學”,認為儒、釋想通,與舊黨的理學形成對立。曾經支援他變革的“二程”,後來轉而反對他,一部分原因就是認為王安石的“內聖”問題,“壞了後生學者”。

黨爭背後的思想歧異,影響變革甚至影響國家幾百年發展形勢的禍害

自古以來,很多文人學者似乎特別強調思想的純粹與否,或堅持門戶之見,而容不下不同角度的看法,動輒以“異端”、“邪說”、“壞人心術”將對方貼上標籤,卻無法就事論事,也說不出為什麼對方是異端邪說。

黨爭背後的思想歧異,影響變革甚至影響國家幾百年發展形勢的禍害

日本江戶時代的大儒狄生徂徠曾經說過:“以明善惡而將先王的領域縮小,以爭論正邪來把孔子的教導範圍縮小,此皆是儒者之罪。”這樣的批評也應當適用於若干宋朝、明朝的理學家,包括那些領銜之輩。

黨爭背後的思想歧異,影響變革甚至影響國家幾百年發展形勢的禍害

南宋時理學門派紛爭擾攘,既從佛、道之中吸取養分,卻又反過來攻擊佛、道,宋孝宗為了調和三教,曾經摺中下了一個結論說:”以佛修心,以道養生,以儒治世。“在八百多年前,一個多元的價值觀還不像現代社會這樣普遍的世界裡,宋孝宗這幾話可以說是十分有見地,但對當時及後世似乎並沒有發生多大的影響。

黨爭背後的思想歧異,影響變革甚至影響國家幾百年發展形勢的禍害

黨爭並不是中國才有。王安石變法之後三百多年,朝鮮儒家在排佛之後,卻因為對理學有不同的見解而產生“理”、“氣”之爭,漸漸對立發展成為士禍及黨爭,使得國家積弱數百年。從某種角度看,朝鮮黨爭可以說是北宋、南宋黨爭的延續。北宋黨爭及朝鮮黨爭的過程及結果就是兩面鏡子,值得生在現代社會的人們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