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最悲情的王爺,被視為中興漢室之人,卻始終與皇帝之位無緣

東漢最悲情的王爺,被視為中興漢室之人,卻始終與皇帝之位無緣

清河王劉蒜(影檢視)

東漢自漢章帝之後,基本都是少年太子登基,由於受到外戚、宦官掌權影響,除了漢和帝還算不錯之外,基本都是昏庸之輩,要麼年少駕崩,要麼被外戚和宦官玩弄於鼓掌之間。在東漢中後期近一百多年時間,這個本來強盛的帝國國力不斷下滑,皇權衰微,國勢漸弱,期間不少仁人志士、忠臣良將努力匡扶漢室、挽救國難,對這個東漢皇朝作出了很多補救措施。當時,由於皇帝更換頻繁,自漢和帝之後的皇帝,大部分都是藩王入繼大統,所以,擁立優秀的藩王做皇帝是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也是迅速扭轉國運的契機。但是,這些擁立新皇帝的權力基本集中在外戚或者宦官手裡,例如漢安帝、漢質帝、漢桓帝等是外戚擁立,漢順帝是宦官擁立的,他們所擁立的基本都是為他們所容易控制的人。

在整個東漢歷史上,

正直的

士族代表曾兩次想擁立一個王爺,這個王爺就是清河王劉蒜。劉蒜是東漢皇室的

“珍寶”,他自少就表現出過人之處,氣度不凡,《後漢書》稱他:“為人嚴重,動止有度”。當時,朝中李固、杜喬等正直大臣以及名士都很看好劉蒜,認為他有中興國家之才。可以上,劉蒜在當時的朝廷中有一大批忠實的“粉絲”,他們將劉蒜作為未來明君看待,所以就有了他兩次被推薦為皇帝候選人的事情。

先交代這個王爺的背景。

他是漢章帝劉炟的玄孫,他的曾祖父千乘貞王劉伉是漢章帝的長子,但由於不是嫡子,加上劉伉母親地位不高,所以早早就與皇位無緣,當時他父親漢章帝的接班人主要在老三劉慶和老四劉肇之間競選,後來經過一系列後宮爭鬥,老四的養母皇后竇氏勝出,劉肇接了漢章帝的班,登基後為漢和帝。但劉伉和他的三弟劉慶、四弟劉肇關係都很好,老四劉肇在扳倒外戚竇家過程中,兩個哥哥都發揮很大作用,劉肇透過劉慶出宮去找大哥劉伉借來《漢書

·外戚傳》,他們借鑑西漢時期的皇帝除掉外戚的辦法。漢和帝除掉竇家之後也給他兩個哥哥很大恩賜,所以,後來這兩支皇室血脈十分顯貴,都有後人做了皇帝。劉伉的嫡子劉寵襲封了千乘王,後來千乘國改為樂安國,劉寵為樂安王,這個就是劉蒜的祖父。劉寵有三個兒子,分別為長子劉鴻、次子劉得、三子劉延平。其中劉延平過繼給了第二代清河王劉虎威(第一代清河王劉慶的次子,漢安帝劉祜的弟弟),劉延平成為第三代清河王,他的兒子就是劉蒜。劉蒜的大伯劉鴻襲封了劉寵的封爵,後被改封為渤海王,他的兒子就是漢質帝劉纘。漢質帝劉纘就是劉蒜的堂弟,他們出自同一個爺爺劉寵。

東漢最悲情的王爺,被視為中興漢室之人,卻始終與皇帝之位無緣

漢質帝

就是這個同一脈堂兄弟劉纘,在劉蒜第一次被推薦做皇帝時候贏了他的堂兄,當然,他不是靠實力,而是因為他年紀小,容易控制。當時,漢順帝英年駕崩,他的獨子年僅兩歲的劉炳繼位,為漢衝帝,這個漢衝帝做了一年皇帝就死了,留下這個皇帝寶座引發了朝廷激烈的爭論。這時候主政的是梁太后(漢順帝的皇后)哥哥大將軍梁冀,梁冀和他黨羽經過反覆衡量提出了他們的人選:劉纘,但以李固為代表的正直大臣提出另一個人選:

清河王劉蒜

,認為他年長有德,當時劉纘八歲,劉算已經十六七歲了,是一個快成年的青年。李固還力勸梁冀學習西漢的周勃、霍光等名臣擁立漢文帝、漢宣帝這樣的明主,這樣可以留下千古美名。梁冀一意孤行,用自己的權勢執意立八歲的劉纘,即為漢質帝。

梁冀很快就發現劉纘也不是千依百順的小綿陽,小小年紀的劉纘有著出乎意料的成熟,他在一次早朝中直呼梁冀為

“跋扈將軍”。八歲就這樣了,長大還得了!梁冀馬上“修正”自己行為,他很快就毒死這個聰明的小皇帝。可憐劉蒜,做皇帝還不夠一年。這樣皇位又騰出來了。

東漢最悲情的王爺,被視為中興漢室之人,卻始終與皇帝之位無緣

漢桓帝

這一次,劉蒜又被朝中大臣推薦出來,而且這一次有更多人的人支援,其中就包括之前力挺他的太尉李固,還有司徒胡廣、

司空趙戒

大鴻臚杜喬

,這個推薦陣容已經相當豪華了,三公和部分重臣都站出來支援劉蒜。然而,當時朝中佈滿了大將軍梁冀的黨羽,他們的意見是立

蠡吾侯劉志

(是漢章帝的曾孫,河間孝王劉開之孫)。在第一次討論大會中,兩派唇槍舌戰,挺劉蒜派還略佔上風,梁冀無奈之下只好宣佈休會,下次再議。第一次會議之後,一個關鍵人物出現讓梁冀下定決心,他就是曹操的祖父曹騰。曹騰找到梁冀,他要梁冀一定要立劉志,他表示清河王為人清正嚴明,如果他做了皇帝,大家都麻煩,甚至人頭不保,如果擁立劉志,大家可以繼續掌權,得以長保富貴!梁冀聽完曹騰分析後,他下定決心,排除一切干擾,絕對不向反對派妥協!第二天,梁冀再次召開會議,這次他先入為主,首先發言,言辭堅決,有不容反駁、不容置疑之勢,

胡廣、趙戒

等重臣竟然被嚇住了,馬上轉變態度,由挺劉蒜派變成挺劉志派,一致改口:

“惟大將軍令。”這次的臨陣倒戈苦了堅持意見的李固、杜喬,他們雖然態度鮮明,但力量已經微不足道了。就這樣,劉志當上了皇帝,為漢桓帝,劉蒜再次落敗!

劉蒜自這兩次失敗之後,心灰意冷,本來就只想當一個碌碌無為的王爺。然而,命運總是這樣捉弄人,他想當太平王爺也當不做了。因為他的名望很高,社會影響力大,是塊

“金字招牌”,就在他落選皇帝第二年就有人利用他起兵造反。當時,劉文、劉鮪等人士藉著劉蒜的聲望,到處造謠說清河王劉蒜應當做皇帝,大家要起來支援他!甚至還到清河國去劫持相國逼他一起造反。當然,這件事很快被處理下來。事後,朝廷誅殺了

劉文和劉鮪

,劉蒜受此牽連,由王貶為侯,並流放嶺南,劉蒜不甘受辱而自殺!

隨著劉蒜自殺,對東漢宗室打擊很大,宗室成員再沒有這樣棟樑式人物,其他的王爺碌碌無為,只求保自身富貴。但最大打擊還是忠誠正直計程車族,特別是以李固、杜喬等人為代表,他們一心為公,為國盡忠,但朝政始終被外戚和宦官把持,皇權進一步削弱,士族被持續打壓,後來在漢桓帝、漢靈帝還先後發生兩次黨錮之禍,嚴重消耗東漢內政,為東漢滅亡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