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廠故事101|朝鮮詩人柳惠風(上)

夏和順

柳得恭(1748—1807),字惠風,號泠齋,朝鮮詩人、歷史學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五十五年(1790)和嘉慶六年(1801)三度出使北京,著有《泠齋集》、《灤陽錄》、《燕臺再遊錄》、《古云堂筆記》等。在京交遊甚廣,縉紳舉人孝廉布衣無所不包,見於記錄者達四十餘人,著名者如紀昀、阮元、孫星衍、黃丕烈、羅聘等。

琉璃廠故事101|朝鮮詩人柳惠風(上)

△柳得恭著《灤陽錄》《燕臺再遊錄》

乾隆五十五年(庚戌),皇帝八十大壽,朝鮮派遣使臣徐浩修恭賀,柳得恭作為副使隨行,歸國後作《灤陽錄》記行,其中游琉璃廠與羅兩峰交往情節細膩,令人動容。

羅聘(1733—1799),號兩峰,又稱花之寺僧,江南揚州府(一說安徽歙縣)人,少年風流,晚歲奉佛,攜子允纘寓琉璃廠觀音閣。學畫於金農,而有出藍之妙,柳氏稱“世所傳冬心畫太半出於兩峰之手”。少時效陸放翁體作詩三十餘首,名《學陸集》。曾作《鬼趣圖》,窮極譎怪,海內名士袁子才、蔣心餘、程魚門、紀曉嵐、翁覃溪等皆為題詩。又為《紅梅》長幅,繁豔可嘉,配詩韶婉,不為畫掩。娶妻桐城方氏,名婉儀,號白蓮女史,亦能詩。子允纘號小峰,亦能畫。

琉璃廠故事101|朝鮮詩人柳惠風(上)

△羅兩峰《鬼趣圖》冊

柳得恭逛琉璃廠,數次往觀音閣拜訪羅兩峰,見其“落拓可憐”,兩人皆感相見恨晚。數日未往,羅為作畫像,旁寫折枝梅並題詩:“驛路梅花影倒垂,離情別緒系相思。故人近日全疏我,持一枝兒贈與誰?”柳得恭回贈“蘇定方平百濟”、“劉仁願紀功”兩碑,羅氏大喜,即付裝潢。

羅兩峰自言明春買舟南歸,柳氏贈詩:“詩情畫筆總閒愁,清晝茶煙掩寺樓。他日相思空悵望,二分明月古揚州。”兩峰與鮑廷博為密友,言及鮑氏續刻《知不足齋叢書》。又為柳氏寫蘭而添棘刺,擲筆指棘道:“自別君後,滿目都是此物,奈何?”柳氏曰:“大江南北,豈無桃李?”兩峰搖首道:“沒有,沒有!”足可見為人之狷介。

又有贈別詩:“才逢欲別意遲遲,後會他生或有期。殘月曉風容易散,柳耆卿對不多時。”柳氏和詩:“榆關黃葉若為情,秋雨秋風信馬行。記取當年腸斷處,羅昭諫別柳耆卿。”

琉璃廠故事101|朝鮮詩人柳惠風(上)

△羅兩峰鬼畫

羅兩峰出示所藏唐韓混《回鶻舞女圖》,圖中舞女戴尖帽,辮髮繞首,飾珠翠,頗似朝鮮婦女。軸尾有“朝鮮安氏”印記,此為雍正年間兄弟二人,兄名岐,號麓村,朝鮮人,後入中朝進王府,赴揚州辦鹽務。其人極雅,收藏最富,曾獻書畫於乾隆皇帝,獲賜白銀千兩。

柳得恭記羅兩峰與張道屋“奪客之戰”,也相當精彩。張道渥(1757—1829),號水屋,山西平陽人,曾任兩淮鹽務分司,能詩擅畫,在兩峰處與柳氏相識。一日,請柳氏及同行者次修飲酒,兩峰怒以為水屋奪客。水屋亦怒,幾乎大打出手。兩天後,柳氏坐琉璃廠書肆中看書,見水屋與數人從眼前過,撫掌大笑曰:“我交遊遍天下,非特海內而已,海外亦有之,君輩焉足以知之,兩峰每短水屋,水屋亦短兩峰。”柳氏感嘆:“水屋真狂士也!”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