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位被低估的皇帝,打仗比朱棣還厲害,為大明延續160年

《明憲宗神錄》曾言:“上以守成之君,值重熙之運。”明朝年間,憲宗英明神武,大有作為,憑一己之力,為明王朝續命百年有餘,軍事能力更勝朱棣,為不可多得之神勇武君。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曾湧現出無數優秀帝王,若無此類帝王幫助,古代社會發展之路將遭遇重重阻礙,當後人對此類英明君主進行了解的過程中,亦將為其雄才武略感慨不已。

可並非所有英明君主均能得世人熟識,明朝年間,一位君主的真實才能便被嚴重低估。基於這一明朝皇帝相助,大明王朝得以續命160年。這位被低估的明朝皇帝究竟何許人也?在其在位期間,又有著怎樣突出的成就呢?

明朝一位被低估的皇帝,打仗比朱棣還厲害,為大明延續160年

這位被低估的明朝皇帝便是

明憲宗朱見深

早年期間,明英宗執意親征瓦剌,以此徹底剷除瓦剌為中原地區帶來的威脅。然

土木之變後,明英宗卻遭瓦剌俘虜

,受此情況影響,朱祁鈺奉命監國,與此同時,孫太后將年僅三歲的朱見深立為皇太子。

因時局動盪影響,為避免出現國無長君情況,朝中大臣便決定將代行監國之權的朱祁鈺立為皇帝,至此,朱祁鈺登基,史稱明代宗。

明朝一位被低估的皇帝,打仗比朱棣還厲害,為大明延續160年

朱祁鈺上位後,瓦剌方面與明朝以和,並表示願將明英宗送回,可擔心皇位不保的朱祁鈺卻並不願迎回兄長。經過一番考量,最終,在於謙的勸說下,朱祁鈺將明英宗迎回,並將其奉為太上皇。

在此後的近十年時間內,明英宗均被幽禁於南宮,並無自由活動的機會,此後,

為保證自身統治地位的穩定,朱祁鈺廢黜朱見深太子之位,將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立為皇太子。

明朝一位被低估的皇帝,打仗比朱棣還厲害,為大明延續160年

可不到一年後,朱見濟卻早早夭折,此後,朱祁鈺的身體狀況亦越來越差。

公元1457年,基於石亨等臣子的幫助,明英宗復位,朱見深再次被立為太子。

對於朱見深而言,同年階段的混亂動盪為其留下極深的心理陰影,基於心理壓力的影響,朱見深則落下了口吃的毛病。

明英宗晚年期間,朱見深開始攝政,當明英宗駕崩後,朱見深順利登上皇位,史稱明憲宗。

明朝一位被低估的皇帝,打仗比朱棣還厲害,為大明延續160年

朱見深即位初期,朝中大臣紛爭不斷,為解決此事,朱見深斬殺前朝寵臣,迅速樹立威信。基於朱見深的鐵腕風格,朝中混亂就此平定,國家發展步入正軌,實現更高水平的提升。

基於內部改革的推進,朱見深將前朝弊病一一化解,為明朝統治力挽狂瀾,若無朱見深幫助,文武百官將無比混亂,明朝統治亦將陷入僵局。

為緩和朝中矛盾,朱見深首先平凡於謙冤案,並恢復了于謙之子在朝中的官職

。此

外,儘管從前的明景帝曾將其太子之位廢掉,可朱見深卻能做到以德報怨,將明景帝的帝號恢復,並重修起陵寢。

明朝一位被低估的皇帝,打仗比朱棣還厲害,為大明延續160年

當時,朱見深的這一決定博得朝野一片稱頌,人們亦將朱見深看作不可多得的明君。

在朱見深在位期間,任人唯賢,致使朝政朝向清明方向發展

。憑藉朝臣們的幫助,朱見深的政治勢力得到穩固。

在處理荊襄流民的過程中,他將流民以戶籍形式固定在當地,自此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基於朱見深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明朝統治由衰轉盛,擺脫此前混亂動盪的局面,重現盛世輝煌之景。

明朝一位被低估的皇帝,打仗比朱棣還厲害,為大明延續160年

提到明朝時期軍事能力較為出眾的皇帝,或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朱棣,可透過對朱見深進行了解便會發現,他的軍事能力要遠超朱棣。

眾所周知,明朝統治期間,曾面臨著蒙古鐵騎的威脅,受此情況影響,河套地區成為蒙古部落所佔領的區域。

為了成功收回河套地區,同時壓制蒙古勢力,朱見深聯合朝鮮一同向蒙古出兵。

若無朱見深的一系列謀劃,河套地區能否被成功收回尚未可知。

明朝一位被低估的皇帝,打仗比朱棣還厲害,為大明延續160年

基於朱見深對女真部落的強力打擊,致使女真部落在此後160餘年內,均無力同明朝統治抗衡

,這一軍事上的成就,則為大明王朝成功續命160年,幫助大明王朝實現更加安穩的發展。

公元1487年,朱見深駕崩

,儘管其在位時間僅有23年

,但其統治卻具深遠影響,為大明王朝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之所以在後世對明朝歷史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時常忽略朱見深所做出的貢獻,也是因其設立西廠、重用宦官等荒誕舉動。然從其生平經歷來看,朱見深功大於過,完全值得後人銘記。

明朝一位被低估的皇帝,打仗比朱棣還厲害,為大明延續160年

結語

儘管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對朱見深有所忽略,可現如今,隨著人們對歷史瞭解的不斷深入,有越來越多的人都能認識到朱見深的優秀之處,並對其貢獻加以銘記。

可見,瞭解歷史的過程中,應對歷史人物進行全面分析,若僅瞭解歷史人物之過失,而不在意其奉獻,則會使此類歷史人物遭人忽視,無法得到正確評價。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