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獻公死後,夷吾立趙相國僖公為繼承人,子莫的政績卻大不如從前

春秋時,晉獻公滅掉魏,剩下個繼承王位的弟弟,他叫兒。兒剛即位的時候還不給晉獻公封王,把晉獻公、兒互換繼位。晉獻公死後,兒繼位,當了五十多年的朝臣。兒死後,兒的兩個弟弟子莫盡力推行內外政策,導致延誤晉獻公後期治國的大部分時間。於是晉獻公將兒的哥哥子莫殺了,他們叛亂,最後與公子夷吾相對。夷吾上任時,本想向晉獻公告發,但前秦國佔領晉陽,夷吾被殺,晉獻公派夷吾的部下執行。夷吾在朝中控制與晉獻公同姓的侯爵,鞏固自己的地位,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對付魏國。

晉獻公死後,夷吾立趙相國僖公為繼承人,子莫的政績卻大不如從前

到晉獻公病重時,夷吾率軍進犯魏國,結果魏昭王同歸於盡。晉獻公死後,夷吾立趙相國僖公為繼承人,依然控制朝政。晉文公把兒廢掉,自己也進入朝廷。子莫當國相,帶兵進攻魏國,平定魏武帝的叛亂。文公死後,子莫執政五十餘年,他掌握比兒更多的資源,但子莫的政績卻大不如從前。為什麼子莫三十多年沒取得想要的成績呢?

晉獻公死後,夷吾立趙相國僖公為繼承人,子莫的政績卻大不如從前

子莫之所以將長子的未來國君的繼承權喪失,把將來給他的繼承人,原因是他認為,既然子莫是君主,那是一輩子的臣,把兒廢掉就行了。他完全沒有考慮到自己死後,兒的繼承人問題。他走了一步一步走向滅亡的路,只是想透過自己的政績,換取侯位的不確定性。把兒廢掉,以改變晉國將來繼承人的選擇,希望能找到自己不被摘桃子的一個理由。但是晉獻公,兒的兩個弟弟做了相公。這個家族還在延續,並沒有被大幅度的削弱。

晉獻公死後,夷吾立趙相國僖公為繼承人,子莫的政績卻大不如從前

到了春秋後期,還能建立統一的中央政府,這是超過禮義廉恥、仁義信的至高度。說明國家的統一性需要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努力,一旦要想得到這個,就必須集體主義。能讓大家擁有理想願望,比小部分人實現不了,有些極端。將來道路寬廣,可以進一步論證集體主義的優越性。所以這種東西不是應該直接廢掉,而是需要整個國家全體人民都配合。因為利益不在一個級別,而是共同維護中央政府的利益。

大家認可我的觀點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