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蒙克和現代人的焦慮《吶喊》

2012年,在紐約蘇富比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專場拍賣上,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的畫作《吶喊》拍出了創紀錄的高價:以1。07億美元落槌,加上佣金共1。199億美元。

這幅《吶喊》構建出一個具有強大磁場的恐怖空間,其無聲的吶喊令無數現代人感受到同樣的顫慄。

而這幅畫的創作者蒙克,雖然出生於百餘年前,卻是一位集現代人各種精神症於一身的表現主義畫家。

愛德華·蒙克和現代人的焦慮《吶喊》

《吶喊》

關於《吶喊》,蒙克有一段這樣的描述:“我和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陽快要落山時,突然間,天空變得血一樣的紅,一陣憂傷湧上心頭,深藍色的海灣和城市,是血與火的空間。朋友相繼前行,我獨自站在那裡,突然感到不可名狀的恐怖和戰慄,來自宇宙自然的巨大吶喊。”

留存於世的《吶喊》有4個版本。在1893年版《吶喊》畫面的紅色天空中,蒙克寫道:“只有一個瘋子才能畫出這樣的畫。”

愛德華·蒙克和現代人的焦慮《吶喊》

《吶喊》1893,硬紙板上的油畫、蛋彩畫和蠟筆畫,91 cm × 73。5 cm

蒙克從小體弱多病,幼年時還親眼目睹母親和姐姐先後死於肺結核。他的父親是個虔誠到有點魔怔的基督徒,常用地獄來恐嚇自己的子女。因此蒙克在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中長大,一生都活在焦慮和恐懼之中,疑病躁鬱酗酒社恐,還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最後卻活到了80歲的高壽。

“疾病、精神錯亂和死亡,一直凝視我,並陪伴我一生”。

愛德華·蒙克和現代人的焦慮《吶喊》

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1933)

雖然蒙克的個人生活聽上去很慘,他在事業上的運氣其實一直很好。父親本來想讓蒙克當個工程師的,但是因為他常常生病,缺了太多課,17歲的時候只好從工程技術學校退學,轉而去學畫畫,這也正好遂了他的心願。

蒙克20歲出頭就多次得到獎學金去巴黎遊學,29歲就受到柏林美術家協會的邀請,在德國多個城市辦了一次個人巡迴展覽。這次展覽激起很大爭議,一度被迫關閉,但這對他的名氣反而更有好處。從30歲開始,蒙克就已經是知名畫家,不缺錢也不缺訂單,每年都在歐洲各大都會辦展或者在歐洲各地療養。

蒙克雖然看上去又頹又喪又虛弱,但是他一直都很清楚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追求什麼抗拒什麼。他並不懷疑自己選擇的藝術道路。無論是剛剛踏上繪畫這條路的20歲,還是其作品被納粹定性為“傷風敗俗”的“頹廢藝術品”,並和納粹互相鄙視的70歲。

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新派畫家,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生在了一個最好的時代。他出生在1863年的雙十二。就在這一年5月,馬奈在落選沙龍展出了《草地上的午餐》,11月波德萊爾在《費加羅報》上發表了藝術評論《現代生活的畫家》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愛德華·蒙克和現代人的焦慮《吶喊》

《草地上的午餐》,愛德華·馬奈,1862-1863年

當然這都發生在當時歐洲的文化中心,巴黎。

蒙克出生在挪威奧斯陸周邊,那個時代的奧斯陸是一個窮鄉僻壤,人口只有四萬人,文化上對德國和丹麥亦步亦趨,保守落後又封閉。直到在19世紀80年代,極端的清教主義仍是這裡的主流(這在歐洲其它地方差不多已經過氣了),這也是青年時代的蒙克反抗的物件。

當時統治挪威藝術圈的同樣是保守派藝術協會—奧斯陸藝術學會(1836年成立),他們綱領和法國的學院派類似,不過根基遠沒有法國學院派那麼深。保守派統治的主流畫家們反覆描繪著通俗歷史,理想化的風景和田園牧歌,描繪真實的生活的作品則被絕對禁止。

1881年,古斯塔夫·溫徹爾(Gustav Wentzel)的一幅《傢俱工廠》遭到藝術家協會-審查委員會的詰問,這副畫被定性為“題材太平淡不符合理想形式的要求。”於是一群反傳統的青年藝術家集結起來,發起了一個“秋季展覽”和保守派倡導的藝術對抗。基本上奧斯陸的“秋季展”就是挪威版的印象派畫展,但比法國版的印象派畫展晚開始十餘年。

愛德華·蒙克和現代人的焦慮《吶喊》

古斯塔夫·溫徹爾(Gustav Wentzel)的《傢俱工廠》

早在1883年,蒙克的習作就在奧斯陸的“秋季展”中展出,也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師友。同時,法國的印象派畫家們做了將近20年的異見者之後,終於熬出了頭。而當時的蒙克年僅20歲。

蒙克從19歲就跟隨克里斯汀·克洛格(Christian krohg)學畫,21歲就加入了奧斯陸的“波西米亞畫會”,並進入福利茲·陶勞(Frits Thaulows)創辦的“自由風格學院”。除了繪畫屆的前輩,蒙克也結識了其他的“波西米亞人”。比如激進作家漢斯·耶格(只是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很激進,在現代人看來他比那個時代大多數人正常得多)對蒙克的影響也非常大,蒙克深深被他吸引,還曾為他繪製肖像。蒙克也很贊同易卜生的理念,曾給他設計演出背景。

1889年,26歲的蒙克就寫道:

“我們將不再畫那些在室內讀報的男人和織毛線的女人,我們應該畫那些活著的人。

他們呼吸、有感覺、遭受痛苦並且相愛。”

愛德華·蒙克和現代人的焦慮《吶喊》

《海灘上的英格》,愛德華·蒙克,1889年,布面油畫,126釐米×161釐米

後來蒙克給奧斯陸國家畫廊的主任Jens Thiis的信中寫道,“你無需繞遠路來解釋我的創作,所有的答案都可以在波西米亞運動的那個時期找到,那個時期強調的是:畫出自己真正的生活。”

“波西米亞運動”跟“秋季展覽”在理念上是一致的,參與者也有不少重合,比如克里斯汀。克洛格(Christian krohg),福利茲。陶勞(Frits Thaulows)等人。只不過是“波西米亞運動”是泛文化圈的運動,而不止侷限於繪畫,而且訴求也更大膽更直白。他們會用文字大膽揭露“宗教,道德和家庭的祭壇”,反抗“摧殘生命的社會權威”,追求個人平等和自由。

在19世紀80年代的挪威“波西米亞運動”被認為是妖言惑眾,那時候以任何形式描繪出“真實的生活”是被禁止的,社會主流只接受理想化的“正常”的東西。

愛德華·蒙克和現代人的焦慮《吶喊》

《生命的舞蹈》,愛德華·蒙克1899年-1900年,油畫,126釐米×191釐米

和“波西米亞運動”的其他參與者一樣,蒙克也受到了不少責難。那個時代平庸而正義的社會權威,評論家和中產階級,一再指責他們“惡意破壞公序良俗”,“危害了人民的道德福祉”,“有計劃地蓄意破壞人民的健全理念和良好鑑賞水平”,“散佈不正常的思想…而且堅持不放棄他那些錯亂的想法。”

但時代的大趨勢對蒙克是有利的,那些批評反而成就了他的名聲。而且蒙克還非常非常年輕,時間也對他有利。到1891年,蒙克已經是一個有爭議的知名畫家,此時他年僅28歲。他寫到:

“我離大眾的喜好越來越遠。我覺得,我還會激起更多憤怒。”

愛德華·蒙克和現代人的焦慮《吶喊》

《灰燼》,愛德華·蒙克,1894年,油畫,120。5釐米×141釐米

此後的蒙克在藝術道路上清晰堅定,很快功成名就。在個人生活方面則狼狽不堪。1908年蒙克已經是四十幾歲的知名畫家了,還因為酗酒鬥毆入住精神病院接受電擊療法。

七十多歲的時候蒙克對自己的醫生說,“我的後半生是努力站立起來,我的途徑常常伴隨著深淵。”

愛德華·蒙克和現代人的焦慮《吶喊》

《嫉妒》,愛德華·蒙克1907年,75釐米*98釐米

蒙克的深淵其實並非特例。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偶然已經取代了必然,機率已然取代了決定論。大地已經裂開,原本堅固的東西已經煙消雲散。只不過多數人都移開目光,竭力否認那不確定性的深淵。

蒙克卻把他的深淵連同面對深淵的眩暈感一同描畫下來,封存在畫中。在我們生活的時代,激起了一種普遍的共情。

文:Nixy汪純

本文為本人原創,首發於頭條號:真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