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自214年諸葛亮隨劉備入主成都,到227年率軍北伐,出屯漢中,前後約13年,他的主要活動都在成都。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223年之前,劉備頻繁外出打仗,諸葛亮留鎮成都,總督後方。他一面為前線足食足兵,一面健全制度,厲行法治,消除弊端。諸葛亮輔佐後主劉禪,開府治事,百廢俱興。他“好治官府、次舍、橋樑、道路”,使成都空前繁榮,“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因此,諸葛亮的豐功偉績深深烙入蜀地人民的心中,有關諸葛亮的傳說和遺蹟也特別多。

成都武侯祠

234年八月,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故軍中,舉國哀痛。“百姓遇節朔各私祭於道上 ”(《方輿勝覽》)。263年,朝廷允許在陝西勉縣定軍山下的諸葛亮墓旁建立了第一座武侯祠。因諸葛亮生前封“武鄉侯”,死後諡“忠武侯”,故得名武侯祠。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少城武侯祠諸葛亮初亡,沒有專祠紀念。百姓遇節朔,各私祭於道上。據《宋書·禮志》載,劉禪景耀六年(263年),下詔在沔陽立廟,專祀諸葛亮,為最早的武侯祠。蜀中武侯祠最早建於西晉末李雄據蜀時。《太平寰宇記》說:“李雄稱王,始為廟於少城內,桓溫平蜀,城內獨存孔明廟。”宋人祝穆《方輿勝覽》載,廟在宋成都府署(今正府街一帶)西南二里,其位置應在今東城根街與商業街東口銜接處。可惜今祠廟早已毀滅,蹤跡不可考。

4世紀,李雄稱王四川,成都少城內建有武侯祠。相傳,347年恆溫伐蜀,遇見諸葛亮時一小吏,年過百歲。桓溫問小吏:“今天誰可與諸葛丞相相比?”小吏答曰:“諸葛在時,不覺得有異。自他死後,無人可以與他相比。”桓溫很感慨,“夷少城,猶存孔明廟”。少城武侯祠規模如何,廢於何時,不詳。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蜀相階前柏,龍蛇捧圈宮。陰成外江畔,老向惠陵東。”(李商隱《武侯廟古柏》)5世紀,南郊劉備墓附近又建一座武侯祠。到唐代,已成為文人墨客吟詩憑弔的勝地。明朝初年,蜀王朱椿遊武侯祠,見祠內香火旺盛,拜祭者絡繹不絕。相反,劉備廟卻門庭冷落。作為帝室之胄,他心中忿忿不平。於是,藉口武侯祠與劉備墓太逼,不合君臣禮制,下令廢武侯祠,遷諸葛亮像於劉備廟內。

明末,劉備廟毀於兵燹。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為了兼顧君臣之禮,重建君臣合廟之武侯祠於原址。門額大書“漢昭烈廟”,劉備殿在前,孔明殿在後,形成今天的格局。由於諸葛亮對後世的影響更大、更深入人心,人們仍習慣稱此廟為“武侯祠”。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今成都武侯祠佔地209畝,分為文物區與園林區兩大部分。主體建築有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孔明殿,以及遷建的三義廟和新建的結義樓七重,坐北向南,在一條中軸線上。主建築西邊3O米處,是土阜巍然的劉備墓。大門與二門之間,有唐、明、清六通大石碑,其中以譽稱“三絕碑”的唐碑最負盛名。劉備殿中,劉備端坐,左角是其孫劉諶,東、西偏殿分祀關、張。文、武兩廊,坐列蜀漢著名文臣武將各14人。

下劉備殿,過廳懸郭沫若書“武侯祠”匾。孔明殿兩側有鍾、鼓樓,還有東西展室與過廳迴廊銜接,形成一個典雅的四合院落。院內碧草茵茵,兩側荷池魚翔淺底,一派江南庭院秀色。殿內供奉著諸葛亮祖孫三代塑像。諸葛亮居中,頭戴綸巾,手持羽扇,身著金色鶴氅,神態儒雅。子諸葛瞻居左,神態持重寧靜;孫諸葛尚在右,神采奕奕,風華正茂。二人在蜀國危難之際,英勇抗敵,寧死不屈,血灑沙場。諸葛亮一家三代忠良,共祭一堂,為世人所稱道。殿內外匾額、對聯琳琅滿目,尤以清人趙藩撰書的對聯聞名遐邇:“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出孔明殿,過三分橋,有遷建的三義廟、新建的結義樓和錦裡一條街。其側的園林區即原南郊公園,2003年底劃歸武侯祠博物館管理。

諸葛井、祠、街

在今江南館街。明代街名錦江,清代改為東錦江街、諸葛井街,後複名東錦江街。街中段北側有諸葛井、祠,宋代祝穆《方輿勝覽》雲:“諸葛井在大慈寺西里許,自上窺之,只見其三邊,更一邊不知其際涯也。昔孔明鑿此以通井絡王氣,俗傳有人人井,聞其中有雞聲。”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另據民國修《華陽縣誌》記載,“《南中紀聞》:‘諸葛井在成都,井口不甚寬,其下則闊落宏深,上用岩石砌築,虛懸空嵌,竟不墜下。井中汲取不竭,亦奇蹟也。’明楊名有《諸葛井祠記》,稱成都錦江街舊有井,其制與他井不同。大約中虛方丈,深二丈,口徑尺許。精工堅固,非俗工所能到。以創自諸葛忠武侯,故託之名。按,諸家所記略同,即今治城東諸葛祠內之井也。錦江街,蓋明時舊名,至今猶沿用之。蜀人重武侯,以井、祠所在,因直呼為諸葛井街矣。”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楊名《諸葛井祠記》載,明嘉靖時(1544— 1547年)巡撫王大用在此建諸葛祠。清初祠毀,後重建。祠內諸葛井一直沿用到文革初。井口呈六邊形,井壁、底都用上好的石板砌築,水深3至4米。1964年,這裡改民辦小學,當時諸葛亮像仍在,祠宇被改建成教室。文革中,諸葛亮像被毀,井也被封存。到上世紀末,北糠市小學分校將其土地出賣,諸葛井被填平,在上面修建了“江南大樓”。武侯祠博物館也在錦裡一條街上重新仿建了一口諸葛井。

諸葛亮丞相府

諸葛亮在蜀l4年,其處理公務的地方,先後為“左將軍府”、“丞相府”兩處。具體方位,史籍上沒有明確記載。據推測,劉備人川后住進原益州牧劉璋的州牧署(原成都博物館),將州牧署改稱左將軍府。214年,劉備任命諸葛亮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於是,他就在左將軍府內辦公,約在今原成都博物館附近。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丞相府

3D

復原圖

221年,劉備稱帝,任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由於劉備沒有新建皇宮,仍以左將軍府為皇宮。“尚書”是皇帝的最高機要秘書,諸葛亮必然在宮內辦公。所以,劉備當政期間,諸葛亮沒有修建府第。223年,劉備病逝,諸葛亮“開府治事,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其丞相府離皇宮不遠,約在今紅照壁一帶。

諸葛亮觀星臺在正府街。此地自宋代以來,為歷代成都府衙署所在。據《太平寰宇記》載,蜀漢在此建觀星臺,傳劉備、諸葛亮曾於此觀星。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丞相府

3D

復原細節圖

《蜀海叢談》說得更加玄乎:“府署在正府街,相傳即蜀漢時諸葛忠武故第之基址。大門外有‘古天府’三字橫匾。左右兩方,向外者,一書‘開誠心’,一書‘布公道’;向內者,一書‘集眾思’,一書‘廣忠益’。皆用武鄉侯語也。署內有石獅二,相傳亦漢物。”

諸葛亮點將臺

在蜀都大道東風大橋附近,有“點將臺街”,相傳是諸葛亮當年操練軍隊的地方。這裡還有點將臺東街、西街、北街;點將臺東一巷、二巷、西一巷、二巷等。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這一帶,昔日是原野田疇,20世紀70年代為金牛區保和公社點將村菜農的田地。諸葛亮在蜀漢政權任丞相期間,一心輔佐劉氏父子,堅守北伐中原,一統江山的信念。他在成都期間不斷操練軍隊,諸葛亮執政期間,主要以戰事為主,成都作為都城,也是軍事重鎮,有諸多訓練、培養將士的場所,留下了不少相關遺蹟。直到到 80年代初,東風大橋至水碾河段的“點將臺”還留存一塊半畝大小的土臺。

九里堤

位於市區西北部,金牛區境內,現僅存38米土埂。原堤從現存殘提處一直延伸到今北門龍王廟,長達九里,故名。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九里堤原叫糜棗堰,又稱劉公堤、侍郎堤。始建於唐代乾符年間(874—879年),宋代重建,是為了防洪而建。從清代中後期開始,因“蜀人每事好歸諸葛亮”,九里堤又稱“諸葛堤”。據《成都府志 ·山川》載:“九里堤府城西北隅,其地窪下,水勢易超。諸葛亮築堤九里捍之。”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民間傳說,諸葛亮在成都當丞相時,一天到城西北郊柏條河(今府河)視察,看到這裡的土地一片荒涼,問陪同的官吏,方知這一帶年年氾濫成災,沖毀了房屋和莊稼,老百姓只得逃荒離去。於是,諸葛亮派了近千名士兵挖河修堤。起初只築了三里河堤,到漲水季節,田地仍舊被沖毀。他很著急,到處尋訪治河能手。一天,他在途中看見一位白鬍子老頭在河灘上和幾個小孩壘沙石玩耍,就好奇地走上前去,剛走攏卻不見他們的身影,只剩下剛才壘起的一條長形沙石堆,上面留有“三、三、三”的字樣。諸葛亮圍著沙石堆看了半天,恍然大悟,這不正是柏條河的地形圖嗎?“三、三、三”就是修堤的方案!他趕緊回去重新修訂治河方案,很快修起一條長九里、寬九尺、高九尺的防洪大堤。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當年秋天,這座長堤承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水襲擊,外出逃荒的人聽說諸葛丞相治理了柏條河,都紛紛回到家園,重蓋房屋,種植莊稼,過上了富庶、安寧的生活。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清代咸豐十一年,九里堤重建了諸葛廟,系木質穿逗結構建築,規模不大,廟中供奉諸葛亮的塑像。解放後,這裡成為九里村小學教室,後廟毀壞。1981年5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公佈九里堤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這一帶仍然被稱作九里堤南、中、北路,在九里堤中路與北路相接處,原土埂用石條保坎加以保護,其上鑲嵌大理石,刻有說明文字。

都江堰

三國時,諸葛亮治蜀,注重發展農業生產,尤其重視農田水利建設。他視都江堰為天府之國的命脈,如何發揮其作用,直接關係到蜀漢農業的豐歉,關係到“興復漢室”,逐鹿中原的大計。因此,諸葛亮特別重視對它的維護。據《水經注》記載,“諸葛亮北征,以此堰為農本,國之所資,發徵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諸葛亮在都江堰設“堰官”,創專職官員管理都江堰的先例。在北伐期間,蜀國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諸葛亮仍然派一支上千人的兵力,專門負責維護都江堰,有力地保證了西蜀地區的農業豐產,使北伐曹魏有了堅實的經濟保障。在《三國志·蜀書》中,也有“後主(劉禪)登觀坂,看汶江,旬日始還成都”的記載。宋人范成大在《離堆行》詩序中說道:“蜀旱,支江水涸,即遣官致祭,壅都江水以自足,謂之攝水,無不應。民祭賽日率以羊,歲殺四五萬計。”足見當地人民將此堰視若農業之根本。

在二王廟東側,有一條蜿蜒起伏的古道,直伸“玉壘關”。傳說,蜀國大將馬超曾在這裡屯兵,因此後世又叫它馬超坪。

新都八陣圖

位於青白江區彌牟鎮北約300米的市場壩,佔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現只殘存 6個高低不等的土堆。土堆呈圓形,縱向(東西向排列)兩排各3個,橫向(南北向)3排各2個。土堆殘高1.3米一2米、直徑4米一4.2米。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據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載:“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成得其要。”所謂“八陣者,象八卦以定位,因其地而制形,兵之紀律也。武侯推演,盡得其妙。”南朝梁李膺《益州記》載,八陣圖原為縱橫皆8壘,共64壘的方陣,每壘高3尺,面積1平方米,外圍以土城,有4門。諸葛亮原用以練兵,它不是沙盤模式,在每個土堆上可站1人或1個戰鬥小組,敵人粗看去是個簡單的方陣,但隨著指揮員訊號的變化,壘與壘之間的聯絡亦變,可以變化成多種戰鬥組合形式,以適應攻或守的需要。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明代楊升庵《新都八陣圖記》說:“諸葛武侯八陣圖在蜀者二:一在夔州之永安宮;一在新都縣之彌牟鎮。”俗稱“旱八陣”。因此說,青白江彌牟鎮八陣圖即是諸葛亮統率蜀軍的“演兵場”。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2003年9月,該遺址一期修復工程完工。遺址前豎有一塊高大的石碑,正面刻著“三國八陣圖遺址”,背面刻八陣圖遺址的歷史淵源。石碑四周的石欄上刻有“三顧茅廬”“空城計”等精美圖案。該遺址還將恢復“護城河”、“武侯祠”、“諸葛井”、“諸葛橋”的景點。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萬里橋

橫跨老南門南河,俗稱老南門大橋。此橋大約始建於公元前秦國蜀守李冰任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初名長星橋或七星橋,三國後名萬里橋,亦稱篤泉橋,是成都古代著名的二江七橋之一。橋得名於諸葛亮“結好孫權”的事蹟。

《元和郡縣誌》載:“萬里橋架大江水,在(成都)縣南八里。蜀使費神聘吳,諸葛祖之,(費)襪嘆日:‘萬里之路,始於此橋。’橋因以名。”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宋人劉光祖《萬里橋記》說,他初看到的萬里橋粗陋簡易,“非有所甚壯麗偉觀也”。又說:“侍郎趙公(趙鼎)之鎮蜀也,始謁古柏祠,即命葺之。明年,作祠廟於其故營;又明年,新其故宅廟貌。每日:‘諸葛公,三代遺才也,用法而人不怨,任政而主不疑,非天下之至公,其孰能與於此。今其遺蹟,所存尚多,而萬里橋者,乃通吳之故事,前帥沈公嘗修廣之,猶陋弗稱,且易壞,久將莫支。’則命增為石魚,釃水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北宋趙鼎修建的是木橋,橋頭上建屋,甚為宏麗。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萬里橋是歷代文人墨客遊覽踏訪的勝地。唐代詩人杜甫有“萬里橋西宅 ,百花潭北莊”、“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等詩句。橋南曾有劉園,為宋代詩人陸游的舊遊處,陸游有《遊萬里橋南劉氏小園》詩句:“朱橋架江面,欄影搖蒙光”。宋代文豪蘇軾在《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觀》詩中詠道:“拾遺(杜甫)被酒行歌處,野梅官柳南郊路。聞道華陽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我欲歸尋萬里橋,水化風景暮蕭蕭。”

清康熙《成都府志·山川》載,“萬里橋(清順治三年)兵火頹圮。本朝康熙五年(1666年),巡撫張德地、布政司郎廷相 帥府縣官捐俸重修,仍覆以屋,題其額‘武侯餞費襪處’,知府冀應雄大書‘萬里橋’三字勒石。”橋被改作石砌七洞,高3丈(合 9.5米)、寬1.5丈(合4.8米),長10餘丈(合32米多),奠定近代萬里橋的規模。乾隆五十年(1785年)補修,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培修。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1995年,因建設需要,萬里橋被拆。現舊址上修建了高架橋,其側坐落一艘氣勢磅礴的“萬里號”巨輪建築。為了滿足市民對古橋的緬懷之情,1997年底,在浣花溪風景區重新修建了一座萬里橋。該橋為石砌五孔,全長70米,寬7米,橋面為青石板,欄板由44塊三國故事的浮雕石板組成,橋洞柱頭有4個雕刻精美的花崗石龍頭。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葛陌

在今雙流東昇街道葛陌社群,相傳為諸葛亮的舊居。諸葛亮稱:“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就是指這裡。《元和郡縣誌》載:“諸葛亮舊居在雙流縣東北八里,今謂之葛陌。”

《雙流縣誌》也稱:“更有足為雙流重者,日葛陌。葛陌者,蜀丞相諸葛武侯舊跡之僅存於今者也。此外若諸葛井,若八陣圖,亦足以系蜀人之思,而較之故居則遜矣。故居者,武侯昔日所賞遊息地,世乃多忽之,可慨也已。而葛陌則詢之雙流城東北,此間婦孺,皆識其處焉。”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葛陌,即指諸葛桑園和田間的小路。村中有井一口,當地人稱為諸葛井。相傳,諸葛亮的第三子諸葛懷“歸志牖下”,在其先父的葛陌自耕自食,過著清淨澹泊的生活。西晉泰始五年(269年),王覽為晉太傅,受詔訪錄天下故漢名臣的子孫,要他們服務於晉王朝,赴闕封官受秩。傳說,他也曾經到過雙流葛陌,在諸葛亮的舊宅拜訪過諸葛懷,請他出山做官,被婉言拒絕。葛陌曾建有葛陌廟,當地居民四時祭拜諸葛亮。今葛陌廟已毀,僅存一片稻田。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邛崍火井

位於邛崍市火井鎮。西漢時,臨邛煮鹽工業很發達。漢武帝元狩元年(122年)於天下郡國設定鹽官和鐵官時,臨邛也設定了鹽鐵官。後來,臨邛在開鑿鹽井的工程中發現了天然氣,並利用它煮鹽,臨邛火井即由此而名著天下。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水經注》載,臨邛“縣有火井、鹽水。”《蜀王本紀》說:“臨邛火井深六十餘丈。”《華陽國志》載,臨邛縣“有火井,夜時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頃許如雷聲,火焰出,通耀數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而藏之,可拽行終日不滅也。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鹽,家火煮之,得無幾也”。清楚地記載了臨邛天然氣的儲藏、輸送及利用情況。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諸葛亮治蜀,重視蜀地的手工業,特別關心冶鐵、煮鹽業的發展。他不但恢復鹽鐵官營,還任命親信張裔為司金中郎將,主管冶鐵鑄器,“典作農戰之具”。又設司鹽校尉,專管煮鹽及徵收鹽賦等事務,從而擴大蜀漢政權的財政收入。傳說,諸葛亮還親臨現場視察,據晉張華《博物志》載:“諸葛丞相往視之,後火轉盛。”南朝人劉敬叔《異苑》也說:“蜀郡臨邛縣有火井,漢室之隆,則尖赫彌熾。暨恆靈之際,火勢漸微,諸葛亮一瞰而更盛。”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孔明造兵器舊址

《諸葛亮集》引《讀史方輿紀要》雲:“鐵溪河自邛州流人新津,注於早江,相傳諸葛武侯曾烹鐵於此。”相傳在郫縣橫子山,就有諸葛亮製造兵器的遺蹟,此書又說:“鐵鑽山在崇寧縣西六里,武侯鑄鐵鑽於此,以造軍器。”

諸葛亮讀書檯

招募人才是諸葛亮治國的重要舉措之一。《華陽國志》雲:“(諸葛)亮乃約官職,修法制,築高臺於成都之南,以延四方之士。”此臺就是所謂的諸葛亮讀書檯,宋代時遺蹟尚存。

《太平寰宇記》載:“讀書檯在(成都)縣南一里。諸葛亮相蜀,築臺以集諸儒,兼以待四方賢士,號日讀書檯,在章城門路西,今為乘煙觀。”宋人魏了翁《鶴山集 ·成都府朝真觀記》稱:“觀西偏為諸葛忠武侯祠與讀書檯。故老相傳為武侯故宅。天寶五年,章公瓊始更為觀,奉命乘煙。乘煙雲者,謂侯女於此乎輕舉也。觀嘗廢於慶曆,復興於文忠烈公鎮蜀之日。重和元年始易乘煙為朝真。”

另據民國《華陽縣誌》載:“杜光庭《錄異記》:成都書檯坊武侯宅南乘煙觀內有古井。井內有魚長六七寸,往往遊於井上,水必騰湧。相傳其井有龍矣。按,觀在城南武侯祠左,近井亦即在其處。惟廢何時已不可考。”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3諸葛亮故居、祠廟、遺蹟

此外,在崇州道明鎮有一處丘陵,上面有一座廟,當地人也稱此處為孔明讀書檯。

臨邛望軍頂

據《蜀中名勝記》載:“(《本志》又云)西百里,石盤戍,俗呼為望軍頂,昔諸葛武侯駐軍於此。”

簸箕街丞相祠

街西曾有丞相祠,祀諸葛亮,明代四川巡按吳之嗥建立,清重建,今已毀。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小地名大乾坤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1蜀漢時期的成都及皇宮遺址

成都地名故事:三國文化遺蹟之02劉備及其後人的遺蹟

成都地名故事:歷史文化印記

成都地名故事:歷史文化名城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