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那些事,千古傳唱《黃鵠歌》,大漢的友好使者

細君公主出嫁烏孫時,烏孫工獵驕靡年已70有餘,而細君公主不到20歲,與獵驕靡的孫子年齡相仿。兩人語言不通,習俗不同,無法溝通。細君公主帶去的隨從工匠為她建造了宮室,細君公主獨居於自己的宮室。這是一個典型的政治婚姻,已至毫委之年的獵驕靡與年輕貌美的細君公主,無論怎麼想象,兩人之間也難有共同語言。所以,歷史記載他們二人之間一年會面僅一兩次,“置酒飲食”,也就是象徵性地在一起吃一兩次飯,自然全無溫情可言。 烏孫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與漢朝迥異。細君來自“禮儀之邦”,又是漢宗室之女,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薰陶。一個不到20歲的纖纖弱女,突然面對反差巨大的生活環境和文化環境,滿耳只聞異族語言,滿眼都是奔馬草原,白天風沙漫漫,黑夜北風呼號。處於這樣的生活環境,細君公主怎麼能不感嘆自己的身世,不感嘆命運的悲涼? 比細君公主後嫁的匈奴公主,當然也不會與70多歲的烏孫王有什麼共同語言。

歷史那些事,千古傳唱《黃鵠歌》,大漢的友好使者

但匈奴與烏孫生活習俗相同,匈奴公主過慣了逐水草、住氈房的遊牧生活,騎馬彎弓射箭樣樣皆能,很容易與烏孫人溝通。匈奴之所以將自己的“公主”也嫁給70多歲的烏孫工,目的是與漢朝的和親外交策略對抗。因此,匈奴公主與細君公主之間勢必形成敵對的競爭關係。匈奴公主的地位高於細君公主,又沒有語言和生活習慣方面的障礙,當然佔有一定的優勢。因此,孤苦悲傷、哀思無盡、度日如年的細君公主,創作了流傳千古的《黃鵠歌》。 細君公主的這首歌謠,烏孫人大多稱為《烏孫公主歌》或《細君公主歌》,《漢書》曾稱為《悲愁歌》,又因為歌中有 “願為黃鵠兮歸故鄉”的佳句,又稱《黃鵠歌》。這首歌謠收入漢詩時,被稱為“絕調”,即千古絕唱。

歷史那些事,千古傳唱《黃鵠歌》,大漢的友好使者

細君公主的悲歌輾轉傳到了漢武帝的耳中,漢武帝不禁為之感動,非常同情她的境況,每隔一年,便下旨派遣使者帶著錦繡帷帳,前去慰問細君公主。四大漢的友好使者 儘管語言不通,風俗各異,儘管生活艱難,懷念家鄉,但細君公主牢記著自己的政治使命,積極促使烏孫與大漢結好。所以,細君公主到了烏孫以後,立即開始進行政治活動,經常設宴招待烏孫貴族,並“以幣帛賜王左右貴人”。這樣,細君公主積極籠絡烏孫上層貴族,對於漢朝和烏孫的政治結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與此同時,細君公主也將部分陪嫁物品分給烏孫百姓。看到漢朝物品如此精美,烏孫百姓瞭解了漢朝的強盛與發達。細君公主抵達烏孫不久,就深受烏孫百姓愛戴。因為細君公主面板非常白嫩。烏孫百姓親切地稱她為“柯木孜公主”。意思是說她的面板像馬奶灑一樣雪自。

歷史那些事,千古傳唱《黃鵠歌》,大漢的友好使者

烏孫王獵驕靡得娶漢朝公主,內心非常高興,又見細君公主能詩善文,舉止典雅,更是非常尊敬細君公主。雖然匈奴公主位尊細君公主之上,但獵驕靡更加關心和關注細君公主。由於細君公主和親烏孫,也由於細君公主在烏孫的努力,烏孫與大漢來往日益增多,同時烏孫與漢朝的軍事聯盟也得到了鞏固,初步實現了聯合烏孫遏制匈奴的戰略目標。另外,細君公主和親烏孫後,不但烏孫和漢朝的來往日益增多,而且整個西域地區與漢朝的交往也逐漸頻繁起來。西域和漢朝的商人,沿著張騫開闢的道路,從事絲綢、茶葉和瓷器等貿易,逐漸形成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

歷史那些事,千古傳唱《黃鵠歌》,大漢的友好使者

細君公主遠嫁烏孫,對烏孫國以及整個西域影響巨大,使西域人民更多地瞭解到巾原的文化和文明,增強了前往漢文化地區進行商品貿易的信心,對物資和文化的傳播和交流起到了促進作用。細君公主不僅擅長寫詩,而且精通音律,是樂器琵琶的首創人。晉代學者傅玄《琵琶斌·序》對之考證甚詳:“漢遣烏孫公主嫁昆彌,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知音者載琴、箏、築、籤筷之屬,作馬上之樂。今觀其器,中虛外實,天地之象也;盤圓柄直,陰陽之序也:柱十有二。配律呂也;四弦,法四時也。以方語日之,故云琵琶,取其易傳於外國也。

歷史那些事,千古傳唱《黃鵠歌》,大漢的友好使者

杜摯以為贏秦之末,蓋苦長城之役,二者各有所據,以意斷之,烏孫近焉。”按照傅玄的解釋,琵琶樂器起源於烏孫公主比起源於秦修長城時代更為可信。西晉文學團體“金谷二十四友”鉅子、著名富豪石崇在(明君詞·序)也指出:“片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爾也。”唐代作曲家段安節在所撰《樂府雜錄》中也明確指出:“琵琶,始自烏孫公主造。”由此可以看出,劉細君對樂器琵琶的發明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作為漢朝遠赴烏孫的第一個友好使者,細君公主對中原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中華文化的傳播,作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