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興簡史2:從薩爾滸之戰到松錦之戰,明一敗再敗,卻總打不垮

1618年努爾哈赤蟄伏四十餘年,終於正式反明,攻打撫順等地。次年明援兵遼東,最終慘敗於薩爾滸。此戰據說雙方兵力都約十萬,應當可信。後金八旗兵已6萬,還有蒙古旗。此還僅是常備兵,遇此存亡之戰自然還會臨時募兵。至於明自身八萬,朝鮮葉赫各一萬,也難再多。像明援朝初期就四萬,後期吃緊也僅加到十一萬。明軍慘敗主要還是低估了八旗兵的實力,所以分兵之下各路也就一兩萬人,杜松還敢冒進。薩爾滸大勝後,努爾哈赤順勢滅了葉赫部,徹底兼併海西女真。

薩爾滸敗後,以楊鎬留在瀋陽的部隊和李如柏的一路退軍及各路散兵,再調援兵,轉守堅城要塞不是問題。但明廷派了袁應泰這個不懂用兵的來主事,導致遼陽瀋陽兩大城池陷落,遼東局勢於是崩潰。後來再用王化貞這種只會吹噓的庸才為廣寧巡撫,前線敗仗直接棄城,一路逃到寧遠,以北諸城皆棄,令時局雪上加霜。

清興簡史2:從薩爾滸之戰到松錦之戰,明一敗再敗,卻總打不垮

1623年袁可立任登萊巡撫,從山東渡海入遼南作戰,一度收復南衛三城,讓後金損兵折將。努爾哈赤只得遷走遼南人口,等秋後搶糧,後搶糧也敗得狼狽。但袁僅一年便離任,不久經營遼西的孫承宗也離任。孫承宗的想法是先建寧錦防線,再用遼人建軍收復遼土。

公允來論,薩爾滸之後一敗再敗,三四年間盡失遼東,兵員、輜重、錢糧損失無數,一時間是不可能收復遼東的。所以戰略應該轉向防守,等待恢復元氣,中原地大物博,強盛時復遼不在話下。既然守就要在容易的地方守,穿過狹長的遼西走廊遠去錦州設防,不僅補給困難也容易被圍城,斷掉歸路致全軍覆沒。可以說風險大代價高,即使成功也無非是多守了遼西走廊這塊地,但其因狹窄面積很小,所以放棄時都不該眨下眼睛。而山海關就不同,城牆一路到海,只要防一面,不用擔心圍城。而且南面就是燕雲大地,補給能源源不斷。連袁崇煥視察山海關後都吹噓,只要兵馬錢糧夠,一人足以守關。從登萊海路進犯遼南,道理也一樣。大軍不能野戰獲勝,那就只能襲擾,不能深入,也就不能動其根本,所以也沒必要投入太多。

清興簡史2:從薩爾滸之戰到松錦之戰,明一敗再敗,卻總打不垮

明廷對守山海關還是寧錦爭論過,最初選擇了山海關,放棄寧錦並將邊軍撤回關內。但袁崇煥在寧遠不想撤退,願獨自守城。後來努爾哈赤軍至,久攻不下,最終退兵,半年後便死,很可能是圍寧遠時被炮炸傷。這不合時宜的大捷給了明廷一些錯誤的信心,重新經營起寧錦防線,再搞孫承宗那一套。後來也確實在錦州和寧遠抵擋住了皇太極的一次攻城,但也僅此而已,還被毀別處小城。

防守寧錦本就是下策,當舉棋不定來回變動,更是空耗錢財人力,疲於修城調兵。最後寧錦也沒能成為有用的防線,反而套死了明。1531年因修大淩河城,祖大壽被圍。明派兵救援,共沒援軍五六萬,而祖兵原三萬,開城降時僅剩一萬。1540年冬又因祖大壽在錦州被圍,明廷讓洪承疇掛帥與八總兵會兵13萬救援。鏖戰數月,最後僅剩3萬人逃回寧遠,祖大壽開城再降,被滿清授予漢軍正黃旗總兵。

皇太極可能因此役而死。他八月趕來指揮,九月就突然跑回瀋陽,清說是由於其宸妃病危,後又因其死才悲傷而疾,兩年後猝死。但實際在九月,明將曹變蛟曾選壯士夜襲清營,直衝正黃旗大營內大帳,並砍殺多人,最後成功撤退。後來清軍破松山城,盡殺明將士,僅留元帥洪承疇及祖大樂兩人活口。祖大樂是何人如此幸運?顧名思義自然是祖大壽兄弟,兩人一個倖免一個還被授漢軍正黃旗總兵,很耐人尋味。

清興簡史2:從薩爾滸之戰到松錦之戰,明一敗再敗,卻總打不垮

以前入口皇太極總會親征,但九月之後再未出面,所以他是否死於兩年後也很存疑。後面還因其來不及立儲,引發了短暫的繼位之爭,給了多爾袞立幼帝攝政的機會。後來多爾袞若不是意外墜馬而亡,應該會逼順治禪讓,畢竟從攝政王到叔父攝政王,再到皇叔父攝政王,最後到皇父攝政王,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

1529年皇太極曾傾巢而出,繞開遼西走廊,借道蒙古入圍北京。雖然明守城成功,但影響極大。第一,袁崇煥被處死。袁的忠心毋庸置疑且守城有方,欲守寧錦有袁或許不會像日後敗得那麼慘。第二,在勤王的隊伍中有一支因為軍餉譁變,而李自成就在其中,自此造反。清對明只算手足之疾,就算是圍北京也無非是第二次土木堡之變。明雖一敗再敗卻總打不垮,因為有人有錢糧總能重新募兵再戰。所以從努爾哈赤佔領遼東後,過了二十多年滿人還是在遼東。但流民卻是腹心之患,破壞統治凋敝經濟,令明財政枯竭難以運轉。但光靠流民也不足以亡明,這次民亂主要由陝西饑荒引起,不是全國性的,完全可以撲滅。沒有遼東戰事消耗國庫,或許還可以有效賑災。

清興簡史2:從薩爾滸之戰到松錦之戰,明一敗再敗,卻總打不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