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樹在清明受重視?象徵生育、生機、辟邪的柳

清明節來源於何時?現代意義的清明節形成於開元二十年(732年)。也即唐玄宗時期清明節正式形成。清明節的來源乃是“三節合一”。哪三節呢?

三節合一哪三節

首先是節令。24節氣之一,它起源於前秦時期。《淮南子·天文訓》曰: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

哪種樹在清明受重視?象徵生育、生機、辟邪的柳

《歲時百問》中稱: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其次來源於上巳節,該節日形成於春秋時期,主要是祭祀先人、祈禱去除災病。像上墳、踏青等習俗就來源於上巳節。

最後是寒食節。東漢桓譚的《新論》說,乃是民間為紀念介子推而行之。介子推就是晉文公受難的時候餓得要死,手下介子推割股肉喂他。但晉文公當了晉國的國君後封賞的時候把他給忘了,介子推回家。晉文公這才想起介子推來,一看不行呀,這不讓人說我忘恩負義嘛。所以就去請介子推,介子推揹著母親逃入深山。

哪種樹在清明受重視?象徵生育、生機、辟邪的柳

晉文公一想,你不是躲我嘛。那我就用火燒你出來。結果萬沒想到,介子推這個人真是擰種,就是不出來。他和母親一起燒死在山中。晉文公一看,那是欲哭無淚、後悔不迭。連忙在山西地區大肆紀念介子推,說明自己不是忘恩負義之人。

寒食節是三節中的主體

其實,寒食節更多的是來源於古代中國長期的生活習慣,因為季節不同,要用不同的樹鑽不同的火種,在這期間就要禁止生火。

哪種樹在清明受重視?象徵生育、生機、辟邪的柳

“換火種”是大事兒,總有“改換”儀式,因此,人們就需要把不易燃燒的溼柳折下曬乾。這就是折柳。《論語·陽貨》: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拓(桑松)之火,秋取柞楢(座有)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在東漢以前寒食節節日在冬季,東漢後才改在春季。像種樹啥的都和寒食節高度相關。

三個節日都是農曆二月底到三月初,靠得非常近。因為老百姓嘛,在日常生活中喜歡“方便”不能耽誤農活兒。因此,慢慢的清明節令和上巳節、寒食節逐漸合一了。

但這是民間,朝廷上層認可可不一定。封建社會最喜歡管老百姓如何行為坐臥,過個節也要他認可才行。所以,節日形成就有三項標準:其一廣泛的人群去過這個節;其二有專門特定的節日;其三封建社會政府認可,特別是給假期啥的。

哪種樹在清明受重視?象徵生育、生機、辟邪的柳

“現代意義的清明節”的主要內容是:招魂祭祀、祓禊(水邊祈福)、佩蘭草、踏青野遊、冷食等。它形成於唐玄宗(712-756年)開元二十年(732年),那時朝廷規定: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

這一年封建社會朝廷承認了“三結合一”的歷史趨勢。

開元二十年(732年),唐朝的寒食節、清明節令、上巳節三節合一,清明節正式出現。四年後,唐玄宗命令清明放假四天。在三節中,寒食節比較重要,因此中國第一部斷代典制體史籍《唐會要》中就說“清明即寒食”。

哪種樹在清明受重視?象徵生育、生機、辟邪的柳

但習俗是長期性存在的,也分地區遞進,也就是說因為國家地方大,人也多,對習俗的堅守程度每個人、每個地區都不同,所以直到北宋後上巳節、寒食節才被大部分“吞併”。直到今天,寒食節也在許多人的生活中存在。

清明節與柳樹

清明節種樹、插柳等主要是與寒溼有關,而且柳也方便、種植廣泛。

為什麼“柳”在這時最受重視呢。首先柳的象徵含義很多,例如表示惜別之情,柳即“留”,所以《詩經》中就有:楊柳依依。

柳又象徵生機勃勃甚至復活再生的含義,觀音菩薩的柳枝。這又衍生出生育觀念。所以,男女戴柳就非常流行。

哪種樹在清明受重視?象徵生育、生機、辟邪的柳

同時,桃柳都是辟邪、招魂的法寶。“桃木弓,柳木箭”。墳上插柳、門上插柳,樹後栽柳,頭上戴柳、身上配柳都是從唐朝中期開始形成、北宋擴充套件,直到明朝才徹底成為習俗要素。

清明節時節雨紛紛,三問其來源

劉伯溫唱著燒餅歌被人仰視,北京城非他建,劉基也非神棍

《石壕吏》說明什麼?錢謙益談杜甫的詩,袁枚說:我想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