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君之臣,盡忠者為忠而死—記為保護劉備而死於夷陵之戰的程畿

導讀:一部《三國演義》讓我們廣大群眾熟悉了三國,也忘卻了三國。為何如此說?本來三國曆史也沒有什麼出奇的,也引不起大家的注意,可是經過《三國演義》的大肆渲染,許多三國人物

深深地印在我們的腦海裡,

為我們大家所熟知,有的人物甚至三國曆史上是沒有的,是虛構的

如貂蟬;可也正因為一部《三國演義》,讓我們忘掉了許多三國曆史上真實的人物。許多三國曆史人物,三國演義並未提及,而他們確實又很了不起。如戲志才、閻行、羅憲等。我們今天要講的程畿,也是這麼一位三國演義不曾提及的蜀漢烈士。

為君之臣,忠君之事

程畿

,看三國演義的人肯定不知道他,因為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並未提到他,但是你若是讀《三國志。楊戲傳》就能看到他的事蹟,雖然在《三國志》中他連一個獨立的傳記都沒有。程畿,字季然,東漢末年巴西閬中(今四川閬中西)人。

劉璋

割據益州時他擔任漢昌(在湖南)縣縣長,因勸服太守

龐羲

的叛變而被劉璋提升為江陽太守。

忠君之臣,盡忠者為忠而死—記為保護劉備而死於夷陵之戰的程畿

程畿

龐羲叛變是怎麼回事呢?建安五年(200年)時,巴西太守龐羲因為時局動盪不安,認為巴西郡應該擁有自己的武裝衛隊,或者用來保衛自己巴西郡,或者用來在需要時攻打張魯。程畿任縣長的漢昌縣境內生活有少數民族賨人。賨人生性剛強勇猛,秦漢交替之時,漢高祖劉邦曾藉助賨人的力量平定了關中。因此龐羲命令程畿從自己的自轄縣內大量徵召賨人供應給他,作為他的私人武裝部隊。

忠君之臣,盡忠者為忠而死—記為保護劉備而死於夷陵之戰的程畿

劉璋

有人就藉此事在劉璋面前詆譭龐羲,說龐羲想要叛離劉璋。劉璋表面不說什麼,私下裡卻也猜忌龐羲。與此同時,在建安五年(200年)到建安六年(201年)間,發生了趙韙的叛亂,建安六年(201年),趙韙將劉璋圍困於成都。東州兵和趙韙叛軍力戰,趙韙敗退到江州,被殺。趙韙本是在益州東部防禦劉表的,龐羲則是在益州西部防禦張魯的,兩人身份地位有點相似。

忠君之臣,盡忠者為忠而死—記為保護劉備而死於夷陵之戰的程畿

龐羲

趙韙的失敗被殺讓龐羲很是恐懼擔憂,龐羲為了保護自己,打算自守巴西郡脫離劉璋,於是他繼續招募賨人士兵。龐羲派遣程畿的兒子程鬱向程畿索要賨人兵。程畿態度明確地向龐羲表示,拒絕向他輸送賨人兵力助他對抗劉璋;但程畿也告誡兒子程鬱,要忠於龐羲,不要因為自己是程鬱父親程鬱就背叛龐羲。程畿的這種態度,是與東漢末年特有的二重君主觀有關。

忠君之臣,盡忠者為忠而死—記為保護劉備而死於夷陵之戰的程畿

趙韙

程畿的漢昌縣雖受龐羲巴西郡管轄,但縣長的職位是由益州牧劉璋直接任命,所以自己要忠於劉璋;

程鬱

是郡吏,是由太守龐羲直接徵辟任用,所以程鬱要忠於龐羲。龐羲就威脅程畿說:“你的兒子現在我手裡,你不服從郡太守我的命令,那麼你的家族將受到禍害!”程畿答說:“從前樂羊子作為一個將領為魏國攻打中山國,中山國為了讓樂羊退兵就殺了在中山國作將領的樂羊兒子,把他的肉煮成湯送給樂羊喝,嚇他退兵。

忠君之臣,盡忠者為忠而死—記為保護劉備而死於夷陵之戰的程畿

劉備

樂羊卻喝了用他兒子的肉做成的湯,這不是父子之間沒有情義,而是因為君臣間的大義所使然。現在,即使你同樣把我的兒子也做成湯,我一定也會像樂羊一樣把它喝下去的。”程畿的態度很明顯了,他不會屈服於龐羲,說明他的這種做法只是為了盡忠他的君,而不是為了個人謀利益。龐羲無奈,於是向劉璋表示謝罪,劉璋也原諒了他。劉璋聽說程畿在這個事件中的行為後,很是感動,便提升他為江陽太守。

忠君之臣,盡忠者為忠而死—記為保護劉備而死於夷陵之戰的程畿

陸遜

為保護君王劉備,夷陵之戰戰死

建安十九年(214年),

劉備

奪取益州,逐領益州牧,劉璋君臣投降。劉備任命程畿為從事祭酒,即從事之長。章武元年(222年),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程畿跟隨先主劉備征伐吳國。劉備軍推進到狄道和猇亭後,被

陸遜

軍阻擊,向前再也前進不得。蜀軍在夷陵遭遇挫敗,蜀軍乘船沿長江順流而下退軍。有人告訴程畿:“後面的追兵已經趕上來了,拋棄船隻,還是可以逃脫的。”

忠君之臣,盡忠者為忠而死—記為保護劉備而死於夷陵之戰的程畿

張魯

程畿說:“我在軍中,從不曾因為敵人追趕棄船而逃,何況是跟隨天子而遇見危險呢!怎能把天子拋卻在敵人手裡?”很快追兵趕上了程畿所在的船隻,程畿親自手持戰戟和敵人戰鬥,甚至把有的敵船掀翻倒扣在江中。敵人主力部隊趕到,一同圍攻程畿,程畿因此戰死。為劉備等人的脫險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嗚呼,壯哉!

結語

讀讀三國有關的歷史,我們才發現小說很假!三國真是一個人才井噴的時代,許多英雄人物,許多壯烈的事蹟,許多燃燒感情的悲壯行為,只有史書記載了它,雖然可能它在三國是不顯眼的,也足以讓我們為之讚歎感佩良久!但這樣感人肺腑的事蹟,三國演義裡卻沒有!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