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權臣皆幹才,王莽篡位遺臭萬年,歷史書不會說的真相

中國歷史上有個慣性。無論任何朝代只要,謀朝篡位就一定要被定在恥辱柱上永世批駁,原因也很簡單,維護儒家正統的倫理而已。由此,無論篡位者時好時壞,都會遺臭萬年,即便成就帝位,也飽受批駁,其中翹楚王莽當列前三。

自古權臣皆幹才,王莽篡位遺臭萬年,歷史書不會說的真相

(禪讓)

其實王莽一生是非常勵志的,出生於公元前45年的他,父兄早逝。

出生雖尊貴,但受到的餘蔭並不多,王莽寄人籬下,童年過的甚至和窮苦人家孩子差不多悽慘。即要照顧老母,又要照顧寡嫂幼侄,還沒人幫襯。轉頭再看看自己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堂兄,兩相對比心靈創傷肯定不少!

即便這樣,王莽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志氣!

他隨名士陳參學習,無論才華德行,甚至儒家禮儀都學的666,也成了有名士潛力的人。名士名士,有名計程車子,這樣的人在任何時代都算大V,有著廣泛社會影響。

自古權臣皆幹才,王莽篡位遺臭萬年,歷史書不會說的真相

(王莽勵志史)

王氏家族終於開始正視這個不受待見的潛力後輩,而王莽自己也很爭氣。

公元前23年,僅22歲的王莽就將自己學的儒家孝道用在了自己當權的伯父王風身上。

病休幾個月的王鳳,最孝順的後輩不是自己的子女而是王莽,是他衣不解帶幾個月,甚至親過嘗藥照顧自己。就此王莽獲得了王鳳信任,開始鹹魚翻身!

王鳳也在臨死前給王莽求了個官職黃門郎,隨後不久又升射聲校尉。年僅24歲的王莽開始了扶搖之路。公元前16年,王莽的叔父甚至請求漢成帝說,自己戶邑分給侄子王莽,再加上無數大V點贊,王莽聲譽日隆,成了名副其實名士。

有了名士頭銜,名聲好到不行的王莽,在哪個看名氣德行的時代,佔據了天然優勢。不到四十歲就成了大司馬,領尚書事。成三公之一不說,還成了權臣。

十幾年就從一窮二白,變成權傾朝野存在,王莽必有其過人之處!

這過人之處,除了本身正統的儒家做派,名士學識外,還有良好的個人操守和對於自身羽毛的無比愛惜。俸祿雖多,卻生活簡樸,家無餘財,救濟名士,克己復禮,勤儉持家,自家人都受王莽影響,腐化奢侈那是沒有的,有的僅有節儉。

自古權臣皆幹才,王莽篡位遺臭萬年,歷史書不會說的真相

(王莽的名聲)

如果說生活做派可以偽裝,那麼嚴於律己,甚至大義滅親則不好裝。

王莽為了皇族威嚴,可以舉報自己親戚淳于長,這個可以算政治鬥爭。那因為兒子殺奴婢,就痛斥兒子甚至令其自殺,應算不上作秀了。

在作秀和不作秀間徘徊的王莽,透過自己舉動傳遞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精神。

王莽後續也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心懷百姓。

公元前2年,全國大旱更兼蝗蟲為禍,到處顆粒無收。

王莽一聽,第一時間派官吏瞭解民情,籌措救災。

同時以身作則上請太皇太后節約用度,自己不吃葷腥與百姓同甘共苦。捐錢百萬救濟災民,在王莽帶頭作用下,無數官員跟進,災難也很快平息。

上有所好,下必盛焉。

有這樣一個帶頭為民的王莽,手下的官員當然會更勤政愛民啊。而這一切的一切,才是王莽最後能篡位根源,因為漢朝太讓人失望,所有人都希望更始。

自古權臣皆幹才,王莽篡位遺臭萬年,歷史書不會說的真相

(萬人擁戴)

更始在兩漢交替時算流行詞語,意思也很明顯:更替後的新開始。

西漢末主要問題,其實算漢武帝打擊豪強後續而已,豪強地主,成了漢王朝掘墓者。

當豪強地主階級勢力越發膨脹後,土地兼併就變的不可收拾起來,土地兼併農民無地可耕就成流民,而流民如果要鬧事就會成暴動根源。土地問題、農人無田問題、流民問題,還有豪強大賈控制貨幣,強取豪奪,發不義之財問題也越發突出。

層層遞進後漢朝搖搖欲墜,但哪時漢朝統治階級卻沒有任何覺悟,反而荒淫靡奢。

人民痛苦的時候,皇帝陛下在:

”日日撞亡秦之鐘,聽鄭衛之樂,馳騁干戈,縱恣於野“-《漢紀》

人民痛苦的時候,利益階級在:

“齊三服官作工各數千人,一歲費數鉅萬。蜀廣漢主金銀器,歲名用五百萬。三工官官費五千萬,東、西織室亦然。”“諸官奴婢十萬餘人戲遊亡事,稅良民以給之,歲費五六鉅萬-《漢書·貢禹傳》

皇帝陛下,聽音唱曲遊獵吃喝,就不做正事,地主官僚們則是無限度的揮霍,這些錢哪來的?還不是老百姓的民脂民膏!

最後老百姓只能:“公家無一年之儲,百姓無旬日之儲,上下俱匱,無以相救。

政府公庫和老百姓私庫,爭相擺爛,最後錢全部進了個人腰包。

自古權臣皆幹才,王莽篡位遺臭萬年,歷史書不會說的真相

(暗流湧動)

如此時代,民間積怨之深可想而知,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能幹什麼?

從想到做有個過程,老百姓們開始想,這漢朝是不是該更替進而重新開始了?

早在昭帝宣帝時代,就有人膽大包天的說過漢朝要改朝換代了。到了漢成帝時,更是有方士甘忠作《太平經》,在民間公然傳播

”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

這樣大逆不道的話語。

這話語居然讓漢哀帝相信了。他稱帝后,改元稱“陳聖劉太平皇帝”不做漢家皇帝了。這事雖算鬧劇一場,可統治階級對於自己的不自信,甚至深知動亂不可避免的後果,他們其實有了清醒認識。

漢哀帝去世時候沒兒子,後來在太皇太后扶持下,由堂弟劉其子繼位成漢平帝。年幼的漢平帝上臺,王莽順理成章在姑媽支援下成“安漢公”。

意思是,安定漢朝非王莽不可。當“安漢公”沒多久,年僅14歲的漢平帝就病死了,嫌疑人就有王莽,至於真相未可知啊!不管是否未可知,這王莽都因為平帝之死更進一步,扶持的兩歲嬰兒如何執政?王莽就此從”安漢公“成了“攝皇帝”。

自古權臣皆幹才,王莽篡位遺臭萬年,歷史書不會說的真相

(君臨天下)

離最後九五至尊,不過一字之遙!

做了攝皇帝的王莽,終於開始了自己行動,他先是上書太皇太后,以讓老人家保重身體為由,將所有行政大權拿走,隨後就在群臣恭賀萬眾擁戴下,稱帝建國了。

時間公元8年,國號”新“:這國號其實很有講究,新舊之別,不正是漢朝當棄,新朝當興嗎?

那麼王莽為何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代漢建新?

其實也和身後無數人慫恿,還有自己野心膨脹有關。當時的漢朝,在經濟危機,社會矛盾加劇後,早就危機四伏,所有人無論平民百姓還是利益集團都有心要改朝換代。

原因簡單,房子快塌了,柱子快沒了,需要個新柱子撐天。

這柱子分量要夠,名氣要大,基礎要牢。

王莽就是那柱子:名聲好,士子服,道義好,百姓服,私德優,地主服。

三層關係,層層遞進,大家都服氣的王莽,建國稱帝,代漢建新當然順理成章了。可以說,王莽的舉措,順應社會思潮也順乎民心民意,算是名正言順。

自古權臣皆幹才,王莽篡位遺臭萬年,歷史書不會說的真相

(新朝建立)

那麼為何如此順乎民心民意的王莽依然敗了?

就不得不說他的新政太超前,他的同盟者太不靠譜,他的對手太強大。此話要分段述說。

首先:王莽新政太超前。

這個史有公論,甚至有人說王莽是穿越者。說法算有道理,因為他的新政最大特點就是保護民權。

在王莽新政下,私人不得買賣土地,不得買賣奴婢,天下田地歸國家,由國家主導經營鹽、鐵、酒、鑄錢業,徵收山澤稅定商稅,管物價。推行機構和政府區塊劃分

一切舉措,透出的特點是,維護人權和生產資料國有化!

看著有點眼熟味道,但這並不是王莽首創,其實周朝井田制就是這玩法,齊國管仲官方國營經濟也是這玩法,只不過王莽更進一步而已。步子邁大了,難免理想化,最後扯到蛋,王莽也因此而備受擁護者攻擊,最後造成同盟者不靠譜。

自古權臣皆幹才,王莽篡位遺臭萬年,歷史書不會說的真相

(改革者王莽)

其次:同盟者不靠譜,同盟者有哪些?簡而言之三類!

第一類:儒家士子,

他們飽讀詩書德行高尚。推崇復古,都算王莽忠實信徒,以儒治國的典範,個人道德高尚辦事能力卻不咋地,一般只懂知乎者也的,做不了實事,這群人最擅打嘴炮。指望他們幹事有點荒唐。這群人給王莽出了政策,卻執行不了,可謂不靠譜。

第二類:平民百姓。

對於平民百姓而言,他們從初開始的支援王莽,到後續的反對王莽,其實都是用腳投票結果,誰給飯吃,投票給誰是民眾內心真實訴求。王莽一開始名聲好,不就是在黑暗中給大家飯吃給大家光明嗎?

可角色變了後,這事做不下去了,原因也很簡單,當你代表個人時,你可以隨性,可以隨意處理自己的財富,但當你主政國家時,就不能這麼做,因為要花錢地方太多,為了弄錢,王莽必須改革,結果得罪了利益階級,順帶讓百姓受苦,那麼誰會幫你?

第三類:利益集團。

這裡的利益集團特指豪強階級,漢朝豪強政治是頑疾,從未釐清過。即便雄才大略如漢武帝都無法釐清更何況王莽。原本王莽受他們支援,是因為沒有成皇帝時的王莽照顧他們利益,可成了皇帝的王莽要思考國家,就不能只顧一個階級利益,最後改革觸動了豪強階級核心利益,土地和奴婢都不能私人買賣,他們不跟你拼命才怪?

不僅拼命,他們還不斷控制輿論給新政使壞,最後初衷很好的新政成了惡法,老百姓也成了暴民。

自古權臣皆幹才,王莽篡位遺臭萬年,歷史書不會說的真相

(起義)

最後:他的對手太強大,而且很多!

第一:長期形成的漢朝正統觀。

漢朝雖飽受詬病,但民間依然有支持者,這群支持者在王莽風光時當然不會說什麼,可一有錯誤,必定群起而動,於是更始再次出現,這次要更的是新朝。

第二:積重難返的多重矛盾。

這矛盾從經濟到政治到民權皆有,解放奴婢是好事,卻讓奴婢沒有生活來源,他們會怪誰?收繳天下田地分百姓是好事,可田地不夠吃不飽,分配不公有怨氣,上行下效有貪汙,這事如何辦?打擊豪強也有無數反對者,他們的反擊直接而致命,煽動農民起義,最後渾水摸魚造反。

自古權臣皆幹才,王莽篡位遺臭萬年,歷史書不會說的真相

(豪強政治背景下的漢朝)

第三:天災不斷。

西漢末期深陷危機的除了人為因素外,天災也是大問題,西漢末新朝那幾年,光黃河就改道幾次,每次都氾濫成災顆粒無收。即便救災,如此頻繁災難救的了幾次?

就這樣,名正言順,擁有萬民擁戴甚至不得不篡位的王莽,在自己超前的新政、不靠譜的同盟、強大的對手面前毫無懸念的敗了,敗的徹底。

而透過擊敗王莽,透過戰亂割據最後建立東漢的位面之子劉秀為何會成功?

自古權臣皆幹才,王莽篡位遺臭萬年,歷史書不會說的真相

(位面之子劉秀)

原因也很簡單,不過數條!

第一:任何改朝換代都是利益集團再分配的絕佳機會,因為人口大規模較少帶來的土地荒蕪,讓在分配的經濟基礎重新出現。

第二:理由同上,當再分配的經濟基礎重新出現的時候,作為用腳投票的老百姓,有了吃的就會投票,誰給吃的支援誰也就成了必然。

第三:位面之子劉秀不僅運氣逆天,而且有出生漢皇后裔的身份加持,這金字招牌在王莽胡作非為之後,越發的值錢,含金量也越發高了。

最後:時也命也運也。

參考書目:

《漢書王莽傳》-班固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錢穆

《細說王莽》-孟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