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能知人善任,成為料事如神的“智多星”?

諸葛亮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宋人胡寅說“三國人才之盛,後世鮮及,然諸葛孔明,則高邁獨出。”從道德、才能、作風、事功各方面綜合衡量,諸葛亮堪稱三國時期的第一流人物。後人總是諱言諸葛亮奇謀為短:具有很大社會影響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甚至達到“狀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的地步。但是,諸葛亮成為知人善任,料事如神的“智多星”,其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諸葛亮認為治國之道,在於舉賢,所以對於各方面的人才並無偏私,同樣選拔、重用,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即使對於外來投靠的人,只要是賢才,也同樣任用。他在《將苑知人》篇中指出,人的情況是很複雜的,好壞懸殊,情貌不一,要識別人才,首先要表面溫厚而內心狡詐,有的人外表謙恭而心地險惡,有的人外表勇敢而膽小怯陣,有的人能努力做事但並不忠誠。怎樣透過複雜的現象把握本質呢?諸葛亮提出了七條“知人之道”主張對人才要從志向、應變、膽識、勇氣、品行、廉潔、信義等七個方面進行考察。諸葛亮根據上述考察和識別人才的原則,從敵壘中爭取的姜維,原是魏國天水太守屬下的一員將領。諸葛亮對他評價很高。他在與張裔、蔣琬的書中稱讚姜維“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委常諸人不如也。”認為姜維是涼州上士,有用兵之才,更可貴的則是姜維“心存漢室”,對蜀漢政權忠心耿耿,因此對姜維委以重任。那一年,姜維27歲,諸葛亮奏封他為奉義將軍、當陽亭侯,以後又擢為徵西將軍。諸葛亮病逝後,姜維統領全軍,成為蜀國支柱。雖然姜維沒有取得諸葛亮那樣的勝利,但他在後期蜀國中,畢竟是一位難得的人才,證實了諸葛亮當初對姜維的看法是正確的。

諸葛亮用人,善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如魏延和楊儀,一武一文,都很才幹,但魏延跋扈驕矜,楊儀性情狷狹,二人如同水火,互不相容。諸葛亮對魏楊二人,並不求全責備,而是“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驕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諸葛亮在世之日,完全能夠駕馭魏、楊二人,使他們各自發揮自己的才能。諸葛亮還直接從基層破格提拔一些雖不出名,但確有真正才幹的人才到重要崗位上來。如他發現楊洪很有見識,就表薦楊洪領蜀郡太守,使“西土鹹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特別是諸葛亮選拔、培養了蔣琬、費禕、姜維、董允幾個重要人才,對於穩定蜀漢後期的政治和支撐危局起了重大作用。蔣琬在蜀漢初期擔任廣都長,劉備巡遊時發現蔣琬不理政事,時不沉醉,打算將他治罪。諸葛亮看出蔣琬作縣官不適宜,但可以擔當大任,因此向劉備指出:“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於是將蔣琬保護下來,後來又加以提拔重用。諸葛亮稱讚蔣琬“託志忠雅,當與吾王贊王業者也。”諸葛亮出師北伐,密表後主曰:“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推薦蔣琬繼承自己的事業。諸葛亮死後,由於“新喪元帥,遠近危悚”,並且魏延、楊儀之間矛盾激化,一時政局動盪,出現危機。但蔣琬執政後,鎮靜自若,毫不驚惶,終於逐漸將局勢穩定下來。

為什麼諸葛亮能知人善任,成為料事如神的“智多星”?

諸葛亮以軍國重任付託於蔣琬,而不委之於雖有才能但性情狷狹的楊儀,這是很有知人之明的。費禕也是諸葛亮很早就賞識的人才。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向後主推薦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認為“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下”。希望後主凡對於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後來費禕執政時,蜀漢政治仍然保持安定。諸葛亮向後主推薦董允,也能上則正色匡主,對後主時常有所規諫下則數責宦官,使“皓畏允,不敢為非”。因此,董允在世之日宦官黃皓一直不敢胡作非為,擾亂朝政。同曹魏和孫吳後期政權相比較,魏、吳的人才都比蜀漢多,曹魏在明帝死後政局動盪。朝內互相殘殺,終於不免君主被廢,政權易手;孫吳在孫權之後也出現了類似的動盪局面。唯有蜀漢能夠在諸葛亮去世之後,仍然保持政局穩定,政策連續不變。這就足以體現諸葛亮在選拔和培養人方面的高明和成功之處,能做到知人善任。

時人及後世評價諸葛亮料事如神,有著經天緯地的雄才大略:“三分割據紆籌策”“鼎分天地一言中”,“因機定蜀延衰漢,以計連吳振弱孫”,“劃然成三分,正爾扼兩雄”,“七擒依算略,一戰定蠻苗”,這些描寫,極其生動形象地顯示了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非凡智略。他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能夠洞悉當時國家社會之形勢,針對國計民生癥結之所在,提出興利除弊的適當方案,制訂出長遠戰略。他有如良醫治病,能準備地診出當時的社會政治病源,然後開出有效的藥方。為求少犯錯誤,使其決策漸趨完善,諸葛亮能夠綜核名實,賞罰必信,集思廣益,善於採納群言,虛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擇善而從,以改進工作。正是由於他能夠澹泊明志、寧靜致遠,諸葛亮才能不會陷於名韁利鎖,才能高瞻遠矚,光明在望。

諸葛亮早年雖然隱居隆中,不求聞達於諸侯,但對天下大勢已是洞若觀火。所以當劉備三顧茅廬問以天下大計,諸葛亮提出的策略,分析中肯,見解透徹,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諸葛亮隆中對策正確地分析了政治形勢,對各軍閥集團的地位和實力作了清醒的估計,確定了劉備集團聯合的物件和主要打擊目標。指出劉備集團向荊、益兩州擴充套件勢力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為屢戰屢敗,處於彷徨狀態的劉備集團指明瞭方向。數年之中,劉備集團勢力迅速發展,佔據了荊州的大片土地和益州全部,實現了諸葛亮鼎足三分的預見。在如何治蜀的問題上,諸葛亮抓住要害,主要採用重典。諸葛亮認為“寵之以位,位極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實由於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榮恩並濟,上下有節。為治之要,於斯而著”。準確地找出了當時益州政治弊病之所在,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治蜀方針。對於後主劉禪,諸葛亮深知他生性闇弱,有易受小人包圍的弱點,因此在《出師表》中特別告誡後主,要“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藏否,不宜異同”。諸葛亮提醒後主,對於身邊接近的人“不宜偏私”,對政府大臣不應疏遠,而應一視同仁,不使內外異法。並警誡後主,“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進一步以前、後漢的興衰就在於君主能否親賢遠佞的經驗教訓,暗示後主對此應特別注意。後來諸葛亮和蔣琬、費禕等人死後,後主果然為宦官黃皓所包圍,致使蜀漢後期政治腐敗。可見葛亮對後主的某些弱點和毛病是看得很準的,並且在身前儘量加以規諫,力求使其毛病不至於發展到危害社稷的程度。諸葛亮對事情的推斷是相當的準確,政治觀察力極為敏銳,不愧為料事如神的“智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