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對方看後大笑,至今珍藏在大英博物館

周遭闈棘院沉沉,景物當前總入吟。材擬圭璋方物達,文歸雅正薄根深。禹門魚變辭凡水,喬水鶯遷出故林。寄語至公堂裡客,莫教冰鑑負初心。——乾隆

眾所周知,“康乾盛世”是我國古代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是由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創造的,共持續了一百多年的時間。

乾隆是清兵入關後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社會穩定,國力強盛,人口得到迅速發展。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對方看後大笑,至今珍藏在大英博物館

但是在此盛世下,也隱藏著巨大的危機,政治腐敗與社會矛盾逐漸顯露,到了乾隆後期衰敗現象更加明顯,這也預示著清朝開始走下坡路。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權最長的皇帝,同時也是最長壽的皇帝,他自詡“十全老人”,十分喜歡吟詩作對。

據不完全統計,乾隆一生作了一萬多首詩,但因文化水平有限,被後人記住的寥寥無幾,只有一首被列入了中小學古詩詞背誦篇目,令人不解的是,這首詩的最後一句居然還是大臣代筆。

除此之外,乾隆非常喜歡古董字畫,每得到一件文物都要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印章或者觀後感。他的這種習慣與當時清朝國力分不開關係。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對方看後大笑,至今珍藏在大英博物館

但是他卻忘了,自己國家在進步的同時,別的國家也沒有落後。更何況當時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與世界隔絕,這種盲目自大的狀態導致了清朝逐漸落後,為之後的滅亡埋下了種子。

當時歐洲各國正在進行工業革命,雖然當時不如清朝強大,但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可是乾隆對此毫不知情,甚至看不起這些“偏遠小國”。

當時乾隆大壽,英國國王喬治三世專門派了使臣馬戛爾尼前去祝壽,英國將此次行動看的非常重要,帶去了很多禮物,如蒸汽機、戰艦模型以及新式火槍。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對方看後大笑,至今珍藏在大英博物館

其實英國此次前來有自己的目的,她們將如此貴重的物品送來,是向清朝展示自己的國力,其實是在給清朝下馬威。然而,當他們信誓旦旦前往大清賀壽,卻不知換來的是如此哭笑不得的結局。

馬戛爾尼等人抵達大清時,乾隆的壽宴早已結束,但當得知有別的國家前來賀壽,乾隆還是很高興的。

可是當見到馬戛爾尼時,乾隆卻愣住了,對方並沒有三拜九叩,而是使用了英國的禮節。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等級制度森嚴,乾隆自然不開心,認為對方不尊重自己,但此時並沒有發作。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對方看後大笑,至今珍藏在大英博物館

直到對方獻上帶來的禮物時,乾隆這才開始表達不滿,他並不知道對方帶來的東西是何物,但因為沒有見過,只以為是對方國家的“土特產”,對此不屑一顧。

馬戛爾尼此次前來,提出了想與大清通商的請求,乾隆滿心怒火直接爆發,當即拒絕了對方的請求,並在馬戛爾尼臨走時,贈送了很多“土特產”以及一道聖旨。

馬戛爾尼將這些東西帶回了英國,當英國國王見到這道聖旨時,笑到停不下來,內容簡直太搞笑了。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對方看後大笑,至今珍藏在大英博物館

聖旨上的大概意思是說,天朝地大物博,是不會跟你們這種小國進行貿易往來的,並且表示只要你們將天朝當作老大,大清自然會罩著你們。

由此可見,當時的乾隆有多驕傲和自負。值得一提的是,嘉慶登基稱帝后,英國國王再次派來使臣前往大清請求通商,結果可想而知,嘉慶不但拒絕了對方的請求,甚至連他們派來的使臣都沒有見。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對方看後大笑,至今珍藏在大英博物館

而乾隆和嘉慶兩位皇帝“賞賜”給英國的聖旨,現在正儲存在大英博物館裡,供世人欣賞

關於這件事情,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本文宣告:以上圖片均來源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以上文字均為作者原創,抄襲將追究責任,望理解!)

乾隆給英國國王下了道聖旨,對方看後大笑,至今珍藏在大英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