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國必敗之戰?

長平之戰,趙國必敗之戰?

長平之戰: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戰爭中,趙王在戰爭指導上,昧於秦強趙弱的基本形勢,錯誤地堅持進攻戰略。中秦國離間之計,棄用名將廉頗,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

長平之戰前,戰國的政治格局是,秦國具有碾壓性的經濟、軍事優勢。趙國是僅次於秦國的次超強國,雖然綜合國力不及秦國,但是唯一一個能夠在軍事上和秦國抗衡的諸侯國。在軍隊的機動性方面,經歷過胡服騎射的趙軍甚至要強於秦軍。閼與之戰趙國取得了當時少有的對秦作戰勝利戰果,澠池之會成就藺相如的根源還是在於趙國具有和秦國叫板的實力。

強大的秦國小步東進慢慢蠶食,趙國文武人才兼備一片升騰景象。對其他諸侯國而言,最大的威脅就是暴秦強趙。長平之戰既有必然性,這兩個戰國霸主不可避免的會發生衝突;但同時也有極大偶然性,趙國君主在決策方面發生了嚴重失誤。

長平之戰,趙國必敗之戰?

趙國兵不血刃取得了秦國力戰獲得的上黨地區十七座城池,這對秦國而言是巨大的挑戰羞辱。正如趙國平陽君所說的“受之,禍大於所得”,趙王認為“今發百萬之軍而攻,逾年曆歲,未得一城。今以城市邑十七幣吾國,此大利也”。平陽君敏銳的察覺到了上黨十七城歸趙所隱含的巨大危機。這個危機不僅僅來自於秦國的大軍壓境,也來自於突得上黨十七城的趙國給其他諸侯國的巨大壓力。從趙王的話可以看出,當時各國拉鋸交錯,強如趙國,出百萬軍逾數年也難攻一城。此時,次超強趙國突得極具戰略重要性的上黨地區並坐得十七座城池。恐怕不僅秦國惱怒,其他諸侯國也有極大壓力。

秦趙長平焦灼期間,秦國方面對其他諸侯國援助趙國的情況很擔心。秦國的計劃是,如果齊楚等國團結一致援助趙國,那麼秦國退兵;但如果沒有對趙國的有效援助,秦國將繼續攻趙。但現實的情況是,其他諸侯國直至邯鄲保衛戰才對趙國進行有效的支援。對其他諸侯國而言,最好的結局就是廉頗率領的次超強趙國幾十萬大軍在長平和超強秦國的幾十萬大軍死磕,最好打起“持久戰”,最好兩國都將精銳部隊全部消耗殆盡。

長平之戰,趙國必敗之戰?

長平之戰後的邯鄲保衛戰中,秦軍方面不但損失三十餘萬大軍,也損失了河東郡、太原郡、上黨郡等地。可以說,自秦孝公以來秦國東出鯨吞蠶食的三晉之地在邯鄲保衛戰後全部吐出來,秦國也龜縮於函谷關以內,緩了很久才重新東出。

《史記》中對趙國的論述是“四戰之國”,其國四面無險容易腹背受敵。北部的匈奴、後背的燕國都有可能隨時突襲,秦國國君可以親赴前線運糧,最不濟可以退入函谷關。但趙國絕對不能選擇廉頗的策略,在趙國這個“四戰之國”廟堂決策者的計劃中必須考慮到可能面臨的來自匈奴、燕國以及其他諸侯國的威脅,在廉頗率全國精銳死守時,如果面臨兩線作戰只有死路一條。

趙國失敗不是失敗在某一場戰役,我敢做這麼一個假設。如果長平之戰勝負相異,趙括射殺白起且坑殺秦國40萬精銳大軍,那其他諸侯國也一定會組織聯軍幫助秦國一起對付趙國,發起“函谷關保衛戰”,像把秦國打回函谷關一樣把趙國打出上黨地區!

趙國貿然的接受上黨整整十七座城池,刺激了秦國,也刺激了其他諸侯國。這時候,趙國要對付的就不僅僅是秦國一個國家。在諸侯國眼裡,文武兼備、兵鋒銳利的趙國和暴秦一樣都是巨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