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中書,權力很大,卻不是宰相

曹魏建立後,沿襲漢制設立了中書制度,基於中書制度而產生的中書令和中書監,在曹魏時期權力很大,許多人視為宰相。曹魏最有名的兩位中書官員中書令孫資和中書監劉放,甚至在魏明帝病篤時,利用魏明帝無法言語的機會,強迫魏明帝改詔,啟用曹爽和司馬懿為顧命大臣,換掉了魏明帝之前擬定的由宗室成員輔政的顧命大臣名單。孫資和劉放以中書的身份,強迫魏明帝改詔之舉,為日後司馬懿篡權提供了契機,改寫了曹魏的命運。

在很多人看來,曹魏的中書令和中書監就是位高權重的宰相,連敢逼皇帝修改遺詔,可見中書權力之大。真相真的如此嗎,中書在曹魏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曹魏中書制度概況

中書最早誕生於漢武帝時期,其職責和尚書差不多,即傳達文書、奏章。曹魏建立後,

中書的職級很低,職責就是替皇帝起草政令、詔令和各種文書。中書在曹魏成為獨立的機構,以中書令和中書監為長官

。除此之外,還有若干中書侍郎作為辦事員。

曹魏的中書,權力很大,卻不是宰相

中書作為皇帝近侍,可以利用皇帝的寵信來達到獨斷專行的目的,這一點非常受人詬病

。魏文帝和魏明帝時期,中書令和中書監權力極大,“號為專任”,一旦擔任中書令和中書監的品質不行,就可以利用中書的權力為所欲為。重臣蔣濟就曾上疏魏明帝,批評中書令和中書監權力過重,有危害社稷之虞。

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蔽,古之至戒也。往者大臣秉事,外內扇動。陛下卓然自覽萬機,莫不祗肅。夫大臣非不忠也,然威權在下,則眾心慢上,勢之常也。陛下既已察之於大臣,願無忘於左右。左右忠正遠慮,未必賢於大臣,至於便辟取合,或能工之。今外所言,輒雲中書,雖使恭慎不敢外交,但有此名,猶惑世俗。況實握事要,日在目前,儻因疲倦之間有所割制,眾臣見其能推移於事,即亦因時而向之。-《三國志·魏志·蔣濟傳》

蔣濟的這份上疏,對中書專權的行為進行了嚴厲批評,認為這會帶來嚴重的政治後果。所謂“儻因疲倦之間有所割制”,說的就是中書作為皇帝的近侍,可以利用皇帝精力不濟之際,對朝政施加影響,從而達到控制朝堂的目的。

曹魏的中書,權力很大,卻不是宰相

從蔣濟的上疏中,我們還可以看出,中書不在朝臣之列,僅僅是皇帝身邊的侍從而已。中書的權力來源於皇帝的授予,而非制度使然。

儘管中書有干預朝政的權力,但這種權力並不符合制度規定,僅僅是皇帝憑自己的喜好授權而已。由此可見,曹魏的中書權力的確很大,但權力來源於皇帝而非制度。

那麼為什麼曹魏的中書權力這麼大?這和當時的三國局勢有關。三國亂世,戰事頻繁、政局動盪。為了建立一個穩固的統治政權,就必須讓皇帝本人大權獨攬。所以魏文帝和魏明帝時,他們都總攬朝政,政由己出。這是導致曹魏中書權力膨脹的主要因素。為了加快統一全國的步伐,魏文帝和魏明帝大權獨攬,往往繞過三公這些宰相,直接透過中書來處理政務,和一線辦事官員直接溝通對話。另一方面,隨著曹魏政權相對穩定以後,魏文帝和魏明帝就開始貪圖享樂,對政務沒有以前用心了,再加上能力有限,如果政事不決時,不去找外朝的朝臣商量,而是和身邊的中書商量,讓“掌王言”的中書令和中書監替他們拿主意。

曹魏的中書,權力很大,卻不是宰相

在政事方面,魏明帝動輒問計於中書令和中書監的例子,比比皆是。魏明帝大權獨攬,卻很少召開公卿會議,所以遇到問題了,首先想到的是中書令和中書監。

是時,孫權、諸葛亮號稱劇賊,無歲不有軍徵。而帝總攝群下,內圖禦寇之計,外規廟勝之畫,資皆管之。然自以受腹心,常讓事於帝曰:“動大眾,舉大事,宜與群下共之;既以示明,且於探求為廣。”既朝臣會議,資奏當其是非,擇其善者推成之,終不顯己之德也。-《三國志·魏志·孫資傳》

曹魏的中書,權力很大,卻不是宰相

皇帝政由己出,但是能力有限時,不得不依靠中書令和中書監來協助自己理政,這是曹魏中書令和中書監權力膨脹的根本原因。

中書如何影響朝政

曹魏中書令和中書監權力非常大,必然會利用自己的權力,對朝政施加影響。

中書對曹魏朝政的影響,當然是多方面的,不過最主要體現在朝廷的人事安排上。該由什麼樣的人出任什麼樣的官職,甚至安排什麼樣的人輔政,中書都能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他們的意見對皇帝影響很大

。在人事安排方面,中書擁有很重的建議權,藉此影響朝政,甚至影響了曹魏的國祚。

侍中辛毗為人正直,當時中書令孫資和中書監劉放深受魏明帝寵信,是魏明帝身邊的紅人,許多官員都跑去巴結孫資和劉放,但是辛毗卻從來不和孫資、劉放往來。再加上辛毗秉公辦事,平日也有不少得罪孫資、劉放的地方,所以孫資、劉放頗為嫉恨辛毗。

曹魏的中書,權力很大,卻不是宰相

有司上表魏明帝,說尚書僕射王思才能力不足,明顯不如辛毗,建議讓辛毗代替王思。魏明帝聞奏後,於是諮詢孫資、劉放的意見,孫資、劉放不樂意辛毗出任尚書僕射這麼重要的官職,於是非常委婉得地詆譭辛毗,不建議由辛毗出任尚書僕射。魏明帝聽從了孫資、劉放的意見,就沒有讓辛毗轉任尚書僕射,而是“出為衛尉”。

時中書監劉放、令孫資見信於主,制斷時政,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與往來……冗從僕射畢軌表言:“尚書僕射王思精勤舊吏,忠亮計略不如辛毗,毗宜代思。”帝以訪放、資,放、資對曰:“陛下用思者,誠欲取其效力,不貴虛名也。毗實亮直,然性剛而專,聖慮所當深察也。”遂不用。出為衛尉。-《三國志·魏志·孫資傳》

魏明帝欲用辛毗為尚書僕射,為什麼會諮詢孫資、劉放的意見呢?因為按照曹魏的制度,皇帝任命某人出任某官職時,需要由中書令或者中書監起草相應的詔令。所以魏明帝詢問孫資、劉放的意見,也是很自然的。孫資、劉放因為和辛毗有嫌隙,就語帶玄機地暗示辛毗不適合轉任尚書僕射。問題是,魏明帝為什麼會聽他們的?這當然和魏明帝對他們的寵信是有關係的。孫資、劉放暗示辛毗不時任,魏明帝就放棄了對辛毗的任命。這說明魏明帝是非常信任他們的,他們的意見,對魏明帝有重要影響。

曹魏的中書,權力很大,卻不是宰相

在任命尚書僕射這樣重要的官職上,魏明帝不去諮詢外朝公卿大臣的意見,而是隨意問一下身邊的中書令和中書監,就決定要不要任命。可見中書令和中書監,在人事安排上,能對皇帝施加足夠的影響。皇帝對中書的高度信任,這也是中書令和中書監權力膨脹的根本所在。

魏明帝臨終前,擬定了這樣一份輔政大臣名單:燕王曹宇為大將軍,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這份輔政大臣名單,體現了魏明帝的兩個意圖。

一是魏明帝倚重宗室的目的的非常明顯。這個名單以燕王曹宇為首,主要包括了曹魏的宗室和皇親國戚。曹宇是曹操的親兒子,妥妥的宗室;曹肇是大司馬曹休的兒子、曹爽是大將軍曹真的兒子,這兩人屬於皇親國戚。夏侯獻雖然身份不明確,但出身夏侯氏,應該是皇親國戚了。秦朗是曹操的養子,和魏明帝關係不錯,自然也是皇親國戚了。可以看得出,魏明帝是很依賴曹氏宗親的,就像魏明帝自己所說的那樣,“圖萬年後計,莫過使親人廣據職勢,兵任又重。”

二是魏明帝排斥司馬懿動作非常明顯。司馬懿作為戰功卓著的元老勳臣,理應在輔政大臣之列,但魏明帝卻有意把他排除在外。這實際上顯示了魏明帝對司馬懿的懷疑和不安。當初因為諸葛亮北伐,給曹魏帶來了很大的軍事壓力,而曹真又病重無法任事,魏明帝不得不啟用司馬懿坐鎮關中抵禦諸葛亮,司馬懿由此掌握了兵權。隨著諸葛亮的病死,蜀漢暫時了停止了北伐,曹魏所面臨的軍事壓力驟然減輕,那麼削弱司馬懿的權勢,也當然在魏明帝的計劃中。這很自然地體現在,司馬懿並未出現在輔政大臣名單中。

曹魏的中書,權力很大,卻不是宰相

魏明帝的這個輔政大臣名單,就當時的情勢而言,是非常合理的安排。如果能施行,那麼對曹魏國祚當然是很有利的。但這個輔政大臣名單,因為遭到中書令孫資和中書監劉放的破壞,而無法施行。他們利用中書親近皇帝的權力,借魏明帝病篤無法言語之際,強迫魏明帝修改輔政大臣名單。孫資和劉放乘著魏明帝氣息微弱,握住魏明帝的手強行修改了輔政大臣名單,遂定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政。嚴格來說,孫資和劉放這是典型的矯詔,那麼為什麼他們敢矯詔呢?

曹魏的中書,權力很大,卻不是宰相

這當然是因為中書權力巨大,孫資和劉放仗著魏明帝的信任,平日囂張跋扈慣了,再加上魏明帝此時也氣息奄奄,沒有敢阻攔他們。

孫資和劉放權力之大,居然可以決定曹魏帝國的輔政大臣人選,而且連皇帝也無可奈何。他們把司馬懿引入輔政大臣名單,為日後司馬氏篡魏埋下了禍根。

孫資和劉放強迫魏明帝改詔一事,正應了蔣濟所說的“儻因疲倦之間有所割制”,而且也暗合了他們“見信於主,制斷時政”。由此可見,中書能利用皇帝的信任從而對朝政施加影響。

曹魏中書為什麼不是宰相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曹魏的中書,的確權力非常大。所以不少人把中書視為曹魏的宰相,這當然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並不準確。

曹魏的中書,權力很大,卻不是宰相

目前主流觀點認為,

宰相應該同時具有議政權和統領、監督百官的權力

。實際上史學界絕大部分人也都認可這個觀點,這明確定義了宰相的職權。

那麼按照以上所定義的宰相標準,曹魏的宰相是什麼官職呢?其實不同的歷史時期,宰相是不同的,前期和中期三公是宰相,後期尚書是宰相。就歷史發展來看,總體趨勢是,

曹魏的宰相職權逐步從三公過渡到尚書,和中書沒有太大關係。

曹魏帝國建立後,延續了東漢的三公制度,三公仍然發揮著宰相職能,不僅有議政權,還有統領、監督百官的權力。但是從魏文帝到魏明帝,尚書一步步侵奪三公的宰相職權,使得三公逐漸淪為虛職。三公逐漸被尚書架空,尚書也逐步朝著宰相方向發展著。到了魏帝曹芳時期,尚書基本取代三公,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曹魏的中書,權力很大,卻不是宰相

曹魏初期全國各地奏章一般都交給三公府處理,但是後來逐步轉移到尚書檯。尚書對奏章給出初步意見後,再交給皇帝定奪。事實上,到了曹魏後期,已經見不到三公處理奏章的事例了,而是由尚書在處理奏章。

曹魏時期由於政治形勢的發展,尚書檯不斷侵奪三公府的宰相權力,

特別是曹魏後期,曹爽和司馬懿爭權時,因為魏晉嬗代所引發的政治鬥爭的需要,尚書逐漸取代三公,成為曹魏事實上的宰相。

古者六卿分職,冢宰為師。秦、漢已來,九列執事,丞相都總。今尚書制斷,諸卿奉成,於古制為重,事所不須,然今未能省並。可出眾事付外寺,使得專之,尚書為其都統,若丞相之為。-《晉書·劉頌傳》

以上這段史料幾乎可以看作古代宰相定義的標尺,向我們說明了由魏入晉以後,尚書則不僅完全掌握議政權,同時還是文武百官之首,並能監督百官的執行情況,成為公認的宰相。

曹魏的中書,權力很大,卻不是宰相

讓人疑惑的是,尚書完全符合宰相的定義標準,也確實就是宰相。那為什麼中書還擁有那麼大的權力,甚至超過了尚書,卻不能被稱作宰相呢?

其實前文就有提到這一點,

那就是中書的權力,來源於皇帝寵信,而非制度賦予。在制度上,曹魏中書的權力不是很大,但是如果中書受到皇帝的寵信,就能獲得極大的權力

。孫資和劉放敢強迫病篤中的魏明帝改詔,硬是把推翻了魏明帝原先的託孤安排,就是因為如此。中書能決定輔政大臣人選,確實說明了中書具有左右政局的能力。中書甚至“號為專任”,這也是很多人把中書視為“宰相”的重要原因。

但我們也要看到,

中書權力之重,並不是制度規定的,而是皇帝寵信的結果

。中書的本職工作就是替皇帝起草詔令,至於詔令的內容,當然是皇帝所決定的。在制度上,中書無權干預皇帝起草什麼內容的詔令,自然也就談不上議政權了。因為魏文帝和魏明帝經常諮詢中書,才使得中書可以影響朝廷決策。而且

中書作為皇帝近侍,自然無法統領外朝的文武百官,更談不上監督百官的執行情況。中書的“宰相”名號,當然無從談起。

魏晉以來,中書監令掌贊詔命,記會時事,典作文書,以其地在樞近,多承寵任,是以人因其位,謂之鳳凰池焉。-《通典》

這段史料除了介紹中書的基本職責之外,還用了“鳳凰池”這樣的溢美之詞,既向我們展示了中書的權勢之盛,又說破了中書權力之盛的原因。那就是“地在樞近,多承寵任”,因為是親近皇帝而被授予重權。

曹魏的中書,權力很大,卻不是宰相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家族掌權。此時皇權衰落,藉助皇帝寵信而興盛的中書,其權勢明顯下降。司馬家族掌控曹魏時,紛紛安排自己的親信,進入曹魏的顯要部門,其中最受重視的就是尚書檯。司馬家族的親信荀顗、何曾、裴秀、陳騫、傅嘏等人都入主尚書檯。至於中書,司馬家族則沒有安插任何親信。如果中書真有那麼重要,司馬家族顯然不會忽視。尚書和中書,孰重孰輕。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