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張氏明清兩代400年發達,康雍乾三位猛人治理下高歌88載

上文“強勢君主下該如何為臣?張英、張廷玉之路可資借鑑”,我們聊了張英、張廷玉父子的歷史地位。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無論是中原政權還是非中原政權,都得迎合“儒家化”的過程。像北魏孝文帝改革,像遼國的蕭太后改革等都是如此,即使金國、元朝也是如此。

自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歷經漢唐終至宋朝成為唯一的統治思想。無論是中原政權還是非中原政權,最終都會受其影響。這也就是漢精英“教授正確做帝王”思維的目的,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儒家化皇帝,儒家才是第一重要的問題。

對於讀書人來說,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次要的。

桐城張氏明清兩代400年發達,康雍乾三位猛人治理下高歌88載

張廷玉的祖輩乃是江西人,自洪武到永樂年間,張氏一族從江西鄱陽瓦屑壩一遷蕪湖、再遷桐城,歷經九世到了張廷玉一代,平均每代三十年。桐城張家從籍籍無名的草民到張氏大家族的時間,您覺得速度快嗎?

桐城張氏的崛起速度

張廷玉之前的九代人,一代貴四公雖然於史無名,但從其龐大家族後代繁衍到了第三代鐸公時已經兄弟數十人、孫代百人看,其家境並不一般。

要知道,雖然古代沒有計劃生育,但是因為疾病因素生得多死得也多,能夠延續下去的話必然要有資金看病買藥。張家百餘年的中等以上的農人生涯,必然對教育支出有所供給。為此,到了第六代人張淳這一代也就開花結果了。

這個速度非常快。但問題是,張家從江西移民到安徽,本身就屬於富民階層。在江西從草民到富民又經過多少代呢?

桐城張氏明清兩代400年發達,康雍乾三位猛人治理下高歌88載

所以,桐城張家和我們一樣,從草民到天下聞名是經過無數代人積澱而成的。這個積澱就是金錢的積澱、人文積澱,您看今日突然暴富的網紅、明星雖然一夜暴富,但因為人文積澱不足,大多曇花一現。

家族和個人的綿延長久,靠的是人文積澱

桐城張家從富民時代便開始加強文化積澱,歷經六代發展終成大事。同樣,晚清左宗棠也是從草民成為天下英雄,但是左宗棠之前經歷“七世秀才之家”的煎熬。

一個有文化積澱的家族,從低向高需要很長時間。同樣,從高到低也要經過很長時間。桐城張家即使在今天也是人才輩出。例如左宗棠去世後,左家也是代代有能人,只不過他們不再從事行政,而是在各個技術專業、人文領域奮鬥,所以,沒有張英張廷玉父子、沒有左宗棠那般威名顯赫而已。

張英、張廷玉之前無論明朝還是清朝,桐城張家已經是人才輩出。張英父子只不過是明清時期知名度最高、被人知道最廣的父子而已,無論其前其後,因為張淳的崛起,桐城張家在張廷玉之後同樣人才輩出,只不過不是顯赫而已。

桐城張氏明清兩代400年發達,康雍乾三位猛人治理下高歌88載

同樣,我們現代人也差不多二三十年一代。由此,歷史的價值就顯示出來,歷史給今天的我們帶來的不是茶餘飯後侃大山的談資,而是一種借鑑價值。如果你想為了後代好,那就需要加強人文建設,古代家族為何重視家訓?就在於一代代的精神傳承。沒有一代代的積澱,就會成為我們口中說的一句俗語“富不過三代”“老子英雄兒好漢,孫子是渾蛋”。

由此,一個家族的崛起沒有經過積澱也不可能長久的。古今中外皆是如此,積澱最關鍵的不是錢財而是一種人文精神。既然張淳如此重要,那我們就先從張淳開始介紹。

桐城張家在大明

桐城張家第六代張淳,自隆慶二年(1568年)考中進士後,從浙江金華府永康縣知縣做到了知府一級的官職。可能是意圖鯉躍龍門是農家希圖改換門圖的必然,用力過猛;

抑或

是厭倦了萬曆一朝混亂的局勢。張淳五十多歲就堅決辭職回家,曾經被巡撫舉薦14次而不就。這就是文人的脾氣。

讀書也是張家子弟的必然道路,從出生開始就在為“四書五經”“聖人之言”而活,做事講究舉止、言談必是紳士。劣童之天性必然有所抑制,雖然對於張家子弟來說有些苦,但卻為後世張家父子兩宰相的成就奠定了人文、性格基礎。特別是能忍耐是張家子弟的共性。

桐城張氏明清兩代400年發達,康雍乾三位猛人治理下高歌88載

能忍耐並不代表沒有脾氣。文人的脾氣如果上來,那是刀砍不縮頭、泰山崩於面而不改色。張廷玉後來和乾隆叫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文人的脾氣上來了必是原因之一。

大凡經過社會鍛鍊的人都知道,“一人得道”必然“雞犬升天”。張淳個人成功後,必然會幫襯家族、叔伯兄弟子侄們,由此我們就可以看到張淳這一代張家能被重點描摹的人越來越多。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古代社會歷來如此。

其實,在明朝,桐城張家最有名的人當屬張廷玉的大爺爺、張英的大伯父、張淳的長孫張秉文。乾隆時期,乾隆還曾經對張秉文進行過表彰。難不成張秉文對後金曾有過貢獻?其實不是,張秉文對後金、清朝作戰勇猛,堪稱是大明的忠臣。

桐城張氏明清兩代400年發達,康雍乾三位猛人治理下高歌88載

這是怎麼回事兒?我們下文聊聊這個問題。

未完待續!

在康雍乾三代霸主下如何做臣?張英、張廷玉之路可資借鑑

航運利益盡歸英美,慈禧怒曰:李鴻章去開公司給我奪回來

《走向共和》有時間虛構歷史,為何沒時間介紹1880年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