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錢不謝孝”,老一輩觀念如今還可取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詩詞歌賦到小說京劇,再到我們的民風民俗,老一輩的智慧,我們由衷感嘆啊。說到民風民俗,那在我們的農村,可是大有講究,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廣為流傳的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錢不謝孝”。

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錢不謝孝”,老一輩觀念如今還可取嗎?

“喪不報孝不弔,不燒錢不謝孝”,它的前半句是說家裡有老人去世的話,晚輩的子女必須要到每個親戚家“報喪”,首先要去的就是舅舅姑姑家,其次在去遠一點的親戚,如果趕到了飯點,那親戚也要管了這頓飯,如果不去“報喪”,就是不孝的兒女。葬禮當天,被通知的人要帶著花圈和禮金前來弔唁,沒被通知的人則不用過去。後半句則是說葬禮時,一行人敲鑼打鼓,晚輩要穿著孝衣,披著麻布跪謝,還要為去世的親人燒點錢,不然就對逝者不尊重。這樣的習慣在農村中可謂是家家知曉,一代又一代,一直流傳至今。

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錢不謝孝”,老一輩觀念如今還可取嗎?

話說你見過土豪葬禮嗎,他們有花車隊、樂隊、腰鼓隊、高蹺隊,所謂鑼鼓喧天啊,送葬的隊伍短的幾百米,長的就達數千米,這樣算下來少說也得個二三十萬,這麼大的陣仗,為什麼不在臨走前盡孝呢,雖然這是一種禮儀,是對逝者的尊重,可是這樣鋪張浪費,不得不讓人覺得是在作秀。在如今的社會,我們更提倡盡孝為先,一切從簡,心意到就行,大可不必大費周章。

農村的報孝禮儀雖然過程顯得較為複雜,但這淳樸的習慣,它也有一定的道理,給逝者一個交代,具有儀式感也顯得莊重。村裡人一起去參加葬禮,不僅可以拉進鄰里關係和親戚之間的聯絡,還可以互相幫助,安慰這去世的悲痛,舒緩失去親人的心情。本來是悲傷的事情,但在村裡人的幫助下,自己也就沒那麼悲傷了,心裡或許會有一絲的溫暖。除了這些,村裡人還是很有人情味的,哪家出現喪事,街坊鄰居家裡如果那段時間辦喜事,也會推遲那麼幾天,表示對死者的尊重和惋惜。

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錢不謝孝”,老一輩觀念如今還可取嗎?

楊絳先生一生從簡節約,他在家中珍藏的珍貴文物字畫無償捐給中國國家博物館,還在的遺囑中寫道:“不設靈堂,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不留骨灰。”他走後,親人將他的遺體在京火化,英雄總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的胸襟,令人肅然起敬。“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他仍然活在我們心裡,如果人沒有了精神,那和枯木沒有二樣。“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面對生死,我們不能害怕,要做個唯物主義者,過好每一天,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念過往,不畏將來。

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這時候葬禮就必不可少了,葬禮文化是我國的各個民族傳承下來的一種特殊文化,但是每個地方也不太相同。從舊石器時代開始,人類就產生了靈魂的概念,葬禮文化也就由此開始。土葬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埋葬方式,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我們的古人在家庭中就有固定的墓葬場。《周禮》曾說道“眾生必死,死必歸土”,原來厚葬也是一種孝道。

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錢不謝孝”,老一輩觀念如今還可取嗎?

老一輩人總覺得自己去世,就要落葉歸根,回到自己的家鄉,心裡才不會有太多的掛念,所以農村的習俗就有很多的規矩,不得馬虎。這些風俗習慣雖然看起來有些雜碎,難以理解,不過仔細想想,這也是古人的智慧,畢竟流傳這麼多年了,它還是值得我們繼承的,不過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紀念逝者,我們要向老一輩學習那種重視感,那種從心底裡流露出來的樸實情感,而不是如今的形式主義,為葬禮而辦葬禮。

俗語“喪不報孝不弔,不燒錢不謝孝”,老一輩觀念如今還可取嗎?

“百善孝為先”,傳統的習俗不能丟,“喪不報孝不弔,不燒錢不謝孝”,在今天也有它存在的意義,想要更好的傳承它,就要做到簡化禮俗,順應時代,傳承我們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新時代青年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社會在進步,思想也要緊跟潮流,比如現今的火化,骨灰撒大海,紙花盡孝,這都是新時代的葬禮方式,將農村的淳樸孝心和新的葬禮形式結合,那便是最完美的,踐行文明新風,倡導厚養薄葬,也是對逝者最高的禮儀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