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一名的由來和變遷

武昌一名的由來和變遷

“武昌”,作為一個地名至今已有1800年的歷史了。但“武昌”一名最初並不是今天武昌的名字,而是指今天的鄂州市鄂城區,今天的武昌那時叫“夏口”。武昌城的出現與人們熟知的三國故事“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關羽大意失荊州”、“走麥城”密切相關。

武昌一名的由來和變遷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劉備聯手在“赤壁”(今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赤磯山)大敗曹操,戰後劉備以無棲身之地為由向孫權“借荊州”(荊州南郡南部部分地盤),並允諾:他日奪取西川后歸還荊州。東漢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用計奪取益州(今成都),此時,孫權依早先的約定向劉備討還荊州,但劉備看到荊州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百般拖延不肯歸還。這就是“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一語的來歷。

孫權惱怒,暗下武力奪回荊州,一統長江中下游之雄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初,劉備親率大軍攻佔了陝西漢中,隨後在成都稱“漢中王”。同時,命據守荊州的關羽討伐曹操。關羽是三國時有名的猛將,人稱“萬人敵”。關羽自荊州起兵攻打據守樊城的曹操的表弟曹仁,將其圍困了8個月,其間,曹操派大將於禁率七路大軍增援曹仁,關羽用計“水淹七軍”,生擒于禁,斬殺龐德,曹操不得不避其鋒芒,一時間關羽威震中原,聲望達到頂峰。但是關羽卻輕視了孫權奪回荊州一統長江中下游的決心。同年10月,孫權趁關羽與曹仁對峙於襄樊,後方空虛之機,一邊向關羽示好,麻痺關羽,轉頭率呂蒙偷襲荊州,攻佔了關羽的大本營江陵,並與曹操合謀夾擊關羽。關羽被迫退走湖北當陽東南之地的“麥城”。這也就是三國故事中有名的“關羽大意失荊州”和“走麥城”的故事。

次年,關羽在突圍時中埋伏被擒,孫權將其斬首,將首級送給曹操,將身軀以諸侯禮安葬於當陽。朝操則以諸侯之禮將關羽安葬於洛陽,而劉備在成都為關羽建衣冠冢。民間因此說關羽是“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山西”。關羽被殺,劉備十分悲痛,發誓報仇雪恨,孫、劉聯盟宣告破裂。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廢除漢獻帝,在洛陽稱帝,號“魏”,史稱曹魏,東漢滅亡。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同年劉備起“百萬大軍”,順長江東下,討伐孫權,為關羽報仇。

孫權為西防劉備東進,北御曹操南侵,於公元221年,將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移到古“鄂國”即今天的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取“都武而昌”之意,取名為“武昌”。當時的武昌周邊無險可守,孫權為拱衛都城,於是在黃武二年(223年),在長江上游一百多公里的東南“形勝之處”——江夏山(今蛇山)頭築一軍事城堡,取名“夏口城”。“夏口”,是武昌古城的第一個名字。

武昌一名的由來和變遷

為什麼取名“夏口”?因為這座城正面對“夏水”的出江口。“夏水”,歷史上也叫“漢江”、“漢水”、“流浪水”。古時夏水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出江口,江水呈瀰漫狀態流入長江。“夏水的出江口”上至荊沙洪湖,下至漢陽以下的陽邏,主要的出江口是指漢陽以上的沔陽地區沿江一帶。《水經注》記載:“黃鵠山”東北對夏口城,魏黃初二年(應為吳皇武二年)孫權所築也。依山旁江,開勢明遠。……對岸則入沔津,故城以夏口為名。”

“夏口城”建在蛇山頭,西臨長江,東至今民主路橫街頭,南依蛇山,北對沙湖,夯土築城,城圍四、五里。在臨江處的黃鵠磯上建有一軍事瞭望崗樓,這就是最早的黃鶴樓。站在岡樓上,遠望長江,上下游幾十裡一望無餘,與漢陽龜山隔江相望,是座“欲牢不欲廣”的軍事城堡。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曾盛讚夏口城“依山傍江,開勢明遠,憑墉借阻,高觀枕流”。由此可見,武昌城因戰爭需要而建,城為戰守,樓為瞭望。是魏、蜀、吳三國爭戰之戰略要地,《讀史方輿紀要》稱:“武昌者,東南得之而存,失之而亡者也。”

武昌一名的由來和變遷

西晉太康二年(281年),晉武帝為便於管理,對全國行政建制進行調整,在江夏郡下重設沙羨縣,並將縣治從塗口(今武漢市洪山區金口街)移至夏口城,至此始,夏口成為一個縣級行政中心。東晉太元初,改沙羨縣為汝南縣,縣治仍在夏口城。

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設定郢州,管轄五個郡,範圍包括湖北鍾祥以下的漢江流域,監利和陽新間的長江流域以及湖南沅江以北地區,州府設在夏口,改“夏口”城名為“郢城”,又稱“郢州城”。此時的郢州城是地區性行政中心,郢州、江夏郡治所都在夏口城。“郢州城”,是武昌古城的第二個名字。同時在夏口城的基礎上沿蛇山脊向東擴充套件到蛇山尾。城牆“版築而成,基址堅實,用工縝密”, 曾抵禦過敵兵十數次進攻。今天蛇山上還留有“古郢州城垣”遺址。

武昌一名的由來和變遷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改 “郢州”為“鄂州”,18年後朝庭改“州”為“郡”,把“鄂州”改為“江夏郡”,同時把郢城府所在的“汝南縣”改名為“江夏縣”,從此江夏就專指武昌,一直到清代。當時江夏郡下轄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江夏區、洪山區範圍)、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永興(湖北陽新縣)、蒲圻四縣,郡府設在江夏縣。“江夏”,是武昌古城的第三個名字。“江夏”一名歷史久遠,取“長江與夏水在郡內匯合”之意,由漢高祖劉邦於公元前201年設立。《漢書·地理志》“江夏,高祖置,屬荊州”。

唐高宗武德四年(621年),唐軍攻佔江夏郡,將“江夏郡”改回為“鄂州”,州治仍在江夏縣。“鄂州”,是武昌古城的第四個名字。

唐寶曆元年(825年),朝廷命宰相牛僧儒任鄂州刺史兼武昌軍節度使。牛僧儒到任後做了兩件大事:一是奏準朝廷將漢陽、漢川兩縣劃歸鄂州管轄,以解決雙城隔江並立,管理機構重疊,徒增成本,效率低下的問題。這是在歷史上首次將大江兩岸組成一個行政區管轄,儘管只延續了一百多年,但卻為一千多年後武漢三鎮合併為武漢市埋下了伏筆。二是為解決郢州城面積太小,土築城牆屢修屢壞,勞民傷財的狀況,上奏朝廷擴修鄂州城。擴建後的鄂州城在郢城的基礎上向北、東、南三面擴充套件,北到鳳凰山、螃蟹岬臨沙湖,南抵紫陽湖,西達蛇山頭,東至蛇山尾,城牆周遭約15華里,全部為陶磚結構。這是武昌古城的一次大規模擴建。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全國實行行省制,全國共分為十個行省外加一箇中書省。“湖廣行省”管轄湖北、湖南、廣西全部及廣東、貴州部分,其省府設在鄂州城,同時將鄂州改稱“鄂州路”。此時,武昌又成為大地區行政中心的治所。元成宗大得五年(1301年),又改“鄂州路”為“武昌路”,其省府所在地“鄂州”改名為“武昌”,而原“武昌”改名為“鄂州”。“武昌”,是武昌古城的第五個名字。從此“武昌”作為老夏口城的新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武昌一名的由來和變遷

周德興畫像

明初(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將湖廣行省改為湖廣承宣佈政司,改武昌路為武昌府,兩級治所都設在武昌城,同時江夏縣衙也附設在城內。明洪武四年,明開國功臣、江夏侯周德興奉旨拓修武昌城,按王城的規模和形制,歷經十年方才完成。拓修後的武昌城,在鄂州城的基礎上向東、南、西三面拓展:東自雙峰山長春觀、西至黃鵠磯頭,南到巡司河,北止鳳凰山、螃蟹岬山脊,城牆周長20華里,開九門,城外南、北、東三面有護城河,長22華里。蛇山橫貫城中,南面建有城中之城“楚王府”,與南京城、西安城處於同一水平。我們今天所稱的武昌古城就是指的明武昌城。

武昌一名的由來和變遷

從武昌城的五個名字的演變——夏口、郢城、江夏、鄂州、武昌可以看出,每一次城名的改變,就意味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的政治、軍事地位的上升,由建城之初的一個軍事城堡,逐步發展為縣級治所,州級治所、省級治所,直至江南五省的大地區行政中心,這也就為今天武漢市全國特大中心城市的地位奠定了基礎。

作者簡介

劉翔,祖居武昌大堤口,1953年4月生於武昌宜孝巷。三歲上候補街郎家巷幼兒園,七歲進候補街小學,13歲分配到糧道街武漢市第33中學上初中。1972年留校任教師,1986年任文華中學校長。1994年調三道街武昌區教委任副主任。1997年調司門口武昌區人民政府任辦公室副主任。2004年在中山路被選為武昌區政協副主席。2013年退休住積玉橋。2007年主編《武昌老地名·街巷地名篇》、《武昌老地名·人文地名篇》。一個生在武昌,學在武昌,工作在武昌,退休養老在武昌的老武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