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刺水是個什麼鬼?

近日讀到幾篇明清時的文章,都提到了一個叫“古刺水”的東西,貌似很有來歷,甚至有人專門作詩以詠誦。一開始沒有明白,也沒有仔細檢視,後來再看到這個名字,感覺不一般。

在清代文學家王士禛的《池北偶談》和《帶經堂詩話》兩部著作中,都記有《古刺水詩》。左蘿石《詠古剌水》雲:‘瓶中古刺水,制自文皇年。列皇飲祖澤,旨之如羹然。又曰;再拜嘗此水,含之不忍咽。

古刺水是個什麼鬼?

這提到的左蘿石,是明末忠臣左懋第,字仲及,號蘿石。清軍入關後,跟南明過江,代表南明與大清談判未果。南明覆滅後,洪承疇、多爾袞多次來勸降,左懋第誓死不降,從容就義,被敬為“明末文天祥”。在1645年春,左懋第被軟禁於北京太醫院,僕人從外面集市上購買了一瓶“古刺水”,上寫:永樂十八年熬造,淨重八兩,重三斤。“古刺水”本是皇家內府的東西,現在卻流落街頭,於是左懋第才寫了這首詩,借“古刺水”,來表達自己的心志。“制自文皇年”,文皇,是朱棣的諡號。意思是說,這“古刺水”是大明的象徵,看到它就想起大明列祖列宗,這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了。現在嘗一口“古刺水”,以後怕是沒有機會了。

古刺水是個什麼鬼?

古刺水也出現在明人的詩中,有《宮詞》雲:聞道內人新浴罷,一杯古刺水橫陳。清初詩人徐預昭集撰明代故宮軼事,擬《故宮詞》:伺得內家剛浴起,一杯古刺水先呈。清代詩人張鑑的《冬青館古宮詞》:不分文章便擅長,宮中初立內書堂。封章閣票重重到,古刺燻餘侍御床。從以上的材料,大概可以知道:這“古刺水”制於明成祖朱棣時期,可以飲用,也可以用於沐浴。

提到“古刺水”,都是“宮詞”,寫宮中之事。所以,古刺水一開始在皇宮,是御用物品。清軍入關以後流入世間,後來沒有人制造了,而且後人大多都不知道這個是幹什麼用的。我國醫學專家耿鑑庭,曾經參與北京醫史學會組織故宮參觀,在故宮御藥房,見到過“古刺水”實物,像一個一個小炮彈似的擺著,但很久沒有人動過。這也可以看出,古刺水還有藥用的價值,而且,儲藏期十分的長。

進入清代,有不少關於“古刺水”的見證。清代詩人袁枚在《隨園詩話》中提到:“餘家藏古剌水一罐,上鐫:“永樂六年,古剌國熬造,重一斤十三兩。”永樂六年,是1408年,袁枚發現這瓶收藏的古刺水時,已經過去了300多年。而且,密封的特別好。袁枚從小就知道有這麼一瓶寶貝,但從來沒有用過。等到50多歲的時候,“分量如故”,於是,袁枚就鑽開試水,十分芳香。

說了這麼多,這古刺水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古刺水是個什麼鬼?

明末沈德符在《野獲編補遺 土司 大古喇》說:今禁中諸香,極重古喇水,為真龍涎之亞,其價超蘇合油、薔薇露加倍。古刺,是波斯音譯,同“古喇”。《明史·地理志》記載:大古剌軍民宣慰使司,洞吾,在大古喇之北,大古喇在洞吾之南,亦曰擺古,濱南海,與暹羅鄰。清朝的《滇考》記載:洞吾之南有古喇。洞吾就是緬甸,暹羅就是泰國。明成祖朱棣時,“以大古刺、底馬撒二處地廣,各設宣慰司”。大古刺軍民宣慰司治所在現在的緬甸南部勃固。這裡就能夠確定了,古刺水,是來源於緬甸南部、印度洋一帶。清代醫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錄道:古刺地名。古刺水乃三寶太監所求得之物,天下止有十八瓶。

古刺水是個什麼鬼?

由此可見,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途徑印度洋,帶動了中國與緬甸這一帶的商業貿易。明代專門記載寮國、緬甸事情的《西南夷風土記》:白古江船不可數,高者四五尺,長至二十丈,大桅巨纜,周圍走廊。常載銅鐵瓷器往來,亦閩廣海船也歟。白古,就是上面提到的“擺古”,說明明代中緬海上貿易十分活躍。

這時,緬甸對大明朝拱手稱臣,並多次進貢“古刺水”。從古刺水的製造工藝來看:其瓶以五金重重包裹,其近水一層,乃真金也。古刺水的形態:水色如醬油而清,光可鑑,以火燃之如燒酒有焰者真。功能:其性大熱,乃房中藥也。婦人飲之,香沁骨肉。性涼、澤肌膚、明目、療青盲、開瞽、功同空青,治熱症有效。以茶匙滴汁入湯浴,能令香氣透骨不散。

古刺水是個什麼鬼?

綜上所述,古刺水應當是明代類似於花露水、香水之類的東西,製作工藝頗精,可以用來薰香沐浴,也可以明目、祛暑,產自印度洋一帶,算是西洋之物,是明代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個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