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之戰,與關羽大戰三百合的龐德,為什麼沒追隨馬超歸順蜀漢?

三國迷們可能和筆者心中有個同樣的疑問,那就是在襄陽之戰中與關羽大戰三百回合不分勝負的龐德,為什麼沒有跟隨馬超、馬岱等一同歸順蜀漢呢?於是筆者找了一些資料,終於弄清了其中原委。

襄陽之戰,與關羽大戰三百合的龐德,為什麼沒追隨馬超歸順蜀漢?

《三國》|龐德

《三國演義》第七十四回“龐令明抬櫬決死戰,關雲長放水淹七軍”中寫道:

曹操欲使于禁赴樊城救援,問眾將誰敢作先鋒。一人應聲願往。操視之,乃龐德也。操大喜曰:“關某威震華夏,未逢對手;今遇令明,真勁敵也。”遂加於禁為徵南將軍,加龐德為徵西都先鋒。

衡曰:“龐德原繫馬超手下副將,不得已而降魏;今其故主在蜀,職居五虎上將;況其親兄龐柔亦在西川為官。今使他為先鋒,是潑油救火也。

襄陽之戰,與關羽大戰三百合的龐德,為什麼沒追隨馬超歸順蜀漢?

《三國》|龐德

從《三國演義》原文這段描述得出,董衡也提出了我們的疑惑,龐德之前是馬超手下副將,迫不得已而投降魏,現在馬超在蜀漢都當上將軍,龐德的各個龐柔也在西川當官,任龐德當先鋒去救襄陽,這合適嗎?於是龐德就出來澄清道:

《三國演義》:某自漢中投降大王,每感厚恩,雖肝腦塗地不能補報;大王何疑於德也?德昔在故鄉時,與兄同居,嫂甚不賢,德乘醉殺之;兄恨德入骨髓,誓不相見,恩以斷矣。故主馬超,有勇無謀,兵敗地亡,孤身入川,今與德各事其主,舊義已絕。德感大王恩遇,安敢萌異志?惟大王察之。

襄陽之戰,與關羽大戰三百合的龐德,為什麼沒追隨馬超歸順蜀漢?

《三國》|龐德

從龐德的話裡我們可以得知,龐德不歸順蜀漢有三點原因,一是因殺嫂,哥哥恨之入骨;二是馬超並非明主,良臣擇主而侍;三是曹操恩同再造,龐德感激恩情。但是在這裡又有一個疑問,就算馬超不是明主,但龐德本是跟著馬騰征戰沙場的副將,馬騰被曹操殺害,龐德說什麼也不應該歸降曹魏呀?

襄陽之戰,與關羽大戰三百合的龐德,為什麼沒追隨馬超歸順蜀漢?

《三國》|馬超

《三國志·馬超傳》: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魯不足與計事,內懷於邑,聞先主圍劉璋於成都,密書請降。

當年馬超、韓遂與曹操大戰於渭南,馬超大敗,去投靠漢中張魯,張魯這個人胸無大志,不足以一起共事圖大業,只敢固守土地。聽聞劉備軍圍住成都的劉璋,所以發秘密書信投靠劉備。

襄陽之戰,與關羽大戰三百合的龐德,為什麼沒追隨馬超歸順蜀漢?

《三國》|馬超

《三國志·龐德傳》:建安十七年,曹操破馬超、韓遂於渭南,龐德便隨馬超逃入漢陽,保守冀城。建安十九年,龐德又隨馬超投奔漢中,從屬張魯。建安二十年,曹操平定漢中,龐德隨眾投降。曹操素來聽說龐德驍勇善戰,於是拜龐德為立義將軍,封為關門亭侯,食邑三百戶。

襄陽之戰,與關羽大戰三百合的龐德,為什麼沒追隨馬超歸順蜀漢?

《三國》|馬超

當年馬超被曹操打敗之後,龐德隨馬超逃入漢陽,守冀城。後又隨馬超投奔漢中張魯,再後來馬超歸順劉備,而龐德還在漢中張魯帳下為將,再後來曹操平定漢中,龐德率眾投降。令人不解的是龐德為什麼沒有再和馬超入川蜀呢?當真是馬超有勇無謀,並非明主嗎?絕非只是這個原因。

真相只有一個,馬超和龐德產生了嫌隙,他們究竟因為什麼事情而產生嫌隙呢?

襄陽之戰,與關羽大戰三百合的龐德,為什麼沒追隨馬超歸順蜀漢?

《三國》|賈詡|曹操

渭南大戰時,曹操聽從賈詡的離間計,使得馬超和韓遂反目,馬超與其說心性單純,不如說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一怒之下砍掉了韓遂左手,殺死馬玩、梁興等將。這件事不僅僅說明馬超恃武自傲且無謀,更說明其疑心病重。今日是韓遂,下一個又會是誰成為枉殺的物件?龐德不得不有這樣的憂慮,所以漸漸生了嫌隙。

襄陽之戰,與關羽大戰三百合的龐德,為什麼沒追隨馬超歸順蜀漢?

《三國》|龐德

另外,龐德當年一直跟著馬騰東征西討,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將軍,怎麼說也是馬超的前輩,但是馬超一向都倚仗武勇,常有欺凌之心。說明馬超一點都不謙虛和尊重別人。這一點在“張飛誨馬超”的故事裡也得到了驗證。所以龐德與馬超生了嫌隙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襄陽之戰,與關羽大戰三百合的龐德,為什麼沒追隨馬超歸順蜀漢?

《三國》|龐德

最後,龐德隨馬超一路走一路敗逃,在他身上根本看不見希望,又得不到尊重和信任。與其這樣,那麼就此恩亂義絕,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張魯雖不是明君,但也不昏庸,我在漢中起碼能得到尊重和重任。

襄陽之戰,與關羽大戰三百合的龐德,為什麼沒追隨馬超歸順蜀漢?

《三國》|曹操

所以,龐德最後投降曹操,乃是真心歸順,良臣擇主而事,他遇上了一個禮賢下士,虛懷若谷的明主,而且曹操委以重任,拜龐德為立義將軍,封為關門亭侯,食邑三百戶。所以龐德這才敢死戰關羽以報曹操之恩情啊!

多選 | 如果你是龐德,你會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