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古史新傳》之二:大事記年表

立縣之前 :約於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 770 年一公元前 221 年),有先人活動於海口地區,在首溪鹿角山留下古篆體題刻。《福建通志》《八閩通志》《閩書》《福州府志》和清康熙和清乾隆《縣誌》均有記載,但都無法辨識,稱為“古篆”或“仙篆”。說明此題刻在李斯統一文字為“小篆”之前,故推定為先秦時期留下的題刻。

01

唐(618-907)

貞觀年間(627-649),建鳳林寺於鎮東七星巖。

寶應元年(762),海口開始曬鹽。鹽業歸福州鹽官管理。

大曆六年(771),福建設團練使,同時在海口建鎮,作為海關和海防重鎮始於此時,水部郎中陳燦棄官隱居瑞巖山彌勒小隱巖。

貞元五年(789)左右,釋真幹(或正幹)開闢瑞巖山。

貞元二十年(804)八月十日,日本和尚空海入唐。是日,在海口鎮海關辦理入關手續。

大中七年(853)八月十六日,日本又一和尚圓珍入唐,於是大事記年表2 日在海口海關辦理入關牒文。

鹹通五年(864),建龍臥寺前身伽藍寺於南嶺上壠村,後移建於鳳美村後,改名“龍臥寺”。

乾符年間(874-879),建海口妙真觀,後改名瑞峰寺。

02

五代(907-960)

閩王王審知主持築大湖洋塍,並建祭苗墩(後改名“七里 塍”),號召農民墾荒種田,發展生產。村民們為了紀念此事,建忠懿王廟祭祀。

03

宋(960-1279)

大中祥符九年(1016),蔡伯俙應童子試,賜進士出身,為海口地區第一名進土。後官至司農卿。

天聖四年(1026),建瑞巖山後巖報恩寺。

慶曆元年(1041),鄭俠出生於新安裡牛宅山下村。

皇祐間(1049-1054),建七社第一座梨洞橋。

仁宗年間(1023-1063),建鳳禪寺(民間稱為“橋尾寺”)。

嘉祐間(1056-1063),建雙林寺。

治平四年(1067),建五龍橋。同年建五龍塔,高 6。7 米。

熙寧七年(1074),鄭俠《進流民圖》和《進流民圖疏》,在朝廷中引起軒然大波。

元豐年間(1078-1085),福清設管鹽務的“鹽場”總場設在海口。

紹聖元年(1094),建七社第二座梨洞橋。

紹聖四年(1097),重建後巖報恩寺。

政和二年(1112),暴雨、大潮,溪流、山洪暴發,海口遭大洪災。

政和三年(1113),動建海口龍江橋。 同年,海口開港貿易,設巡檢司。

宣和元年(1119 )八月,鄭俠卒,終年 79 歲。

宣和四年(1122),林仁隱居瑞巖建團欒庵(後改建為瑞 巖寺)。

宣和五年(1123),建龍江橋尾“小橋”和龍首亭。

宣和六年(1124),僧道懋主持募緣建瑞峰塔,為福清第一座 最大最高的佛塔,歷時 20 年建成,塔高 38。4 米。同時建阿皇塔。 同年,鎮官陳麟募緣三十萬緡大規模重修龍江書院。

紹興間(1131-1162),林仁子林上達建瑞巖山“四時景象亭”, 為瑞巖山第一亭,後改名“皆醉亭”“海天空闊亭”。

紹興五年(1135),林上達中進士,官至朝散大夫。傳說他的父母是“和尚爸尼姑奶”。後棄官歸隱瑞巖,創半邊亭。

紹興六年(1136),將軍任子寧駐軍瑞巖,留下瑞巖第一幅摩崖題刻。此後文化名人在瑞巖山留題成風。至民國,計有詩刻、題 刻、碑刻 100 多處,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紹興三十年(1160),螺江橋改名龍江橋,橋名沿用至今。 同年,海口建鹽團,設鹽倉,置鹽團衙署,配鹽團官。

紹興三十二年(1162),朱熹遊瑞巖,作《遊瑞巖次韻》、《入 瑞巖道間》詩五首。

宋乾道元年(1165),狀元黃定遊海口網山,留題“三字亭”。

宋乾道三年(1167),移建伽藍寺於五龍山下,改名為龍臥寺。

宋淳煕元年(1174),知府史浩、知縣劉敦白撥公款三十萬, 次年,知縣範處義又撥三十萬,大規模擴建龍江書院,並改龍江書院匾額為“孔子廟”。

淳熙五年(1178),六月暴雨成災,海口地區民房、倉庫、官舍倒毀無數,溺水死亡者不計其數。

淳熙九年(1182),海口地區開始種小麥,從此海口多了一種糧食作物,擴大了冬種面積。

淳煕十年(1183),陳貴誼出生於海口場前村。

嘉定四年(1211),建瑞巖山滑苔橋(又名奈何橋),為進山第一大橋。

嘉定八年(1215),建東嶽寺(又名東嶽行宮)於東嶽山南麓。

紹定六年(1233),陳貴誼升任參知政事(副宰相)兼同知樞密院事(最高軍事機關副長官)。

端平元年(1234),陳貴誼卒,終年51 歲。

鹹淳二年(1266),重修妙真觀,改名瑞峰寺。

鹹淳十年(1274),海口地區大旱。

宋末元初(約 1279 年前後),海口裡美人俞定則流寓交趾(今 越南北部),為福清有文字記載的華僑第一人。

04

元(1271-1368)

延祐二年至六年(1315-1319),賈思恭、龐正建龍江書院明倫堂。

至元(1335-1340)初,建海口靈慈廟(又名天妃宮)。

至正元年至九年(1341-1349),呂伯恭鳩工刻成彌勒佛。 同上,無名氏纂修第一部《瑞巖山志》,惜不存。

至正二年(1342),建文昌宮於瑞峰山。

至正七年(1347),重修龍臥寺。

至正九年(1349),鹽司長孛羅天章、和尚以德、居士李福淦在團欒庵舊址建壽聖殿。

至正十年(1350),孛羅天章在瑞巖山建天章亭和壽聖殿、石 佛閣,陳燧作《天章亭記》。

文至正間(1341-1368)重修瑞峰寺, 改名龍山寺。

05

明(1368-1644)

洪武(1368-1398)初,瑞若山壽聖殿改建,更名為瑞巖寺。

洪武二十年(1387),建鎮東衛城。 同年,建鎮東城城隍廟。 同年,朝廷下令調移,林楊上書《奏蠲虛稅疏》,被捕入獄十八年。

永樂十三年(1415),重建靈慈廟,建江天亭,上覆小樓,匾曰“整雲”。 同年,鎮東城增設戰樓三十一個,築四門月域。

永樂二十年(1422),陳恭清建新橋(又名星橋)。

宣德六年(1426),林楊奏章獲准,廣東、福建、浙江三省 “調移”後的“虛稅獲免”。

正統元年(1436),龍江橋頭建龍首亭。並在橋頭村建“二禪 師祠”,祭祀守中、惠圖二禪師。

正統八年(1443),重建瑞峰山文昌宮。

成化九年(1473),重修龍臥寺。

成化間(1465-1487),鎮東衛指揮丘宣重刊第一部《瑞巖 山志》。

成化十九年(1483),大風暴雨,沿江沿溪屋舍被淹,田園作物淹沒,人畜溺死無數。

成化二十年(1484),里美人俞璟從廣東帶回八株水松,栽於里美坊裡村,現只存活一株,1987 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弘治五年(1492),再次大規模重修龍臥寺,歷時 11 年,建法堂、五帝堂、僧房、鐘鼓樓、倉舍等。

弘治間(1488-1505),新安里人林永壽在瑞巖山天章亭遺址建九仙樓。

正德間(1506-1521),重修大湖洋海堤,因“長七里”,又因有“七個裡”的沿湖群眾參與修堤,故改名“七里塍”。

明嘉靖十一年(1532),林春參加考進士,禮部會試第一名, 稱為“會元”(古代科舉“解元”“會元”“狀元”三元之一)。

嘉靖二十三年(1544),山洪暴發,洪水沖垮海口龍江橋數門。 海口人林公立等募緣重修。

嘉靖二十四年(1545)農曆十ー月中旬,倭寇進犯海口,明軍千戶白仁戰死。

嘉靖三十四年(1555),建海口民城,歷時三年建成。 同年十月十三日,大批倭寇進犯海口,泉州衛指揮童乾震率 三百騎兵馳援海口,因援軍不至,孤軍戰死。明軍官戴洪、高懷 德、張鑾和民軍首領林廷興、陳學書等殉難。長樂民軍馳援海口,與海口軍民一起殺退倭寇。

是年,龍江書院被倭寇放火燒燬。

嘉靖三十五年(1556)正月,倭攻海口不得,向西竄去,泉州衛軍官王月勇與明軍軍官劉炘追殺至崎嶺,因孤軍無援,殉難。 是年八月,又一支倭寇攻海口被殺退,竄向福州郊區。

嘉靖三十六年(1557)冬,海口民城建成。

嘉靖三十七年(1558),倭寇三千多人從松下突入海口,圍攻鎮東城。秦經國協同謝介夫殺退倭兵,保衛了鎮東城。

嘉靖三十八年(1559)四月二十四日,倭寇再次進犯海口不果,數日後轉向興化府。 是年五月初五日,倭寇 4000 人經牛宅竄往宏路。

嘉靖四十年(1561)五月,倭寇進犯里美村,俞伯安率眾殺退倭兵,後因輕敵殉難。

嘉靖四十三年(1564),倭寇進犯永賓,戚繼光遣部殲滅倭寇。 五月,戚家軍蕩平福清全境倭寇。 同年,戚繼光闢後巖,作《瑞巖寺新洞碑記》,刻石立碑。 隆慶元年(1567),海口人民建戚公生祠於龍江書院左邊。

隆慶三年(1569),重修瑞巖山觀音堂(始建不詳)。

隆慶四年(1570),將軍李錫遊瑞巖,建鎮遠亭,馬森作《鎮 遠亭碑記》,書寫刻碑。

隆慶(1567-1572)初,戚繼光駐轅鎮東城,遊瑞巖,作《望 闕臺》詩刻和“瑞巖三十七洞天”題刻。

萬曆四年(1576),謝元中明經後,募緣重修祈福堂。

萬曆十年(1582),知縣羅萬程撥公款白銀三百兩重修海口城。

同年,總兵王尚榮重建瑞岩石佛閣。

萬曆十二年(1584),重修龍山寺,並複名為瑞峰寺。 同年,修補瑞峰塔被倭寇放火燒燬處。

萬曆十八年(1590),林正亨出生於海口方民裡。

萬曆十九年(1591),葉向高、呼良朋重修瑞巖九仙樓。

萬曆二十年(1592),官府以“一縣無兩孔廟之制”為由,改孔子廟為龍江書院。

萬曆二十三年(1595),福建巡撫金學曾來福清勘察災情,帶來甘薯種(俗稱番薯)。從此,海口與福清各地開始種甘薯,並逐漸成為主糧。此後,福清有“地瓜縣”之稱。 是年,再次重修瑞峰山文昌宮。

萬曆二十七年(1599),洪士雄建瑞巖天妃宮。

萬曆三十年(1602),葉向高重建彌勒石佛閣。

萬曆三十ニ年(1604),鄭天佐、林廷贊、周大時、郭遇卿、 鄭元勵等大規模重修龍江橋。

萬曆三十五年(1607),知縣凌漢翀主持大規模重修海口民城。

萬曆三十八年(1610),林廷奎、陳詞俊等重建東嶽行宮。 同年,歐應昌重修《瑞巖山志》。 同年,新安人林朝賡、謝雒、鄭材等重闢瑞巖桃花洞等 54 處景點。

萬曆四十三年(1516),葉向高作《謝政歸來》詩,刻於瑞巖寺左側。 同年,知縣汪泗論增高海口民城東北向城牆,長一百八十丈, 増設大小敵臺四處。

萬曆四十六年(1618),久雨,海口民城通江門至擢桂門一帶 城牆傾圮。知縣汪泗論撥銀四十兩,民間集資二百兩修補。

天啟四年(1624),林有臺建東嶽行宮捧日樓和永平關。

崇禎元年(1628),增建東嶽行宮觀音堂、三官堂。從此,東嶽行宮成為海口最大、最堂皇的廟宇。

崇禎七年(1634),林正享、黃見泰建天峰塔於鎮東城。

崇禎十四年(1641),東嶽行宮增建大雄寶殿和鐘鼓樓。至此,東嶽廟稱為佛、道雜處的大規模廟宇。

06

清(含南明)(1644-1911)

順治四年(1647),永曆元年,林正亨任南明戶部尚書。

是年三月二十四日,海口鎮東衛城陷落,南明抗清官兵被清兵 “盡數殺死”。

是年四月初四日,海口民城陷落,抗清義民全部被清兵殺害。

是年五月,舉人謝名世建義塚,收葬被清兵屠殺無人認領的六千多具屍體。

同年六月,隱元設壇東嶽廟,舉行水陸普度法會,為被清兵屠殺的亡靈超度。

順治五年(1648),林正亨卒,終年 59 歲。

順治十二年(1655),知縣朱廷瑞主持重修龍江橋邊梁。

清初(約 1647-1663),里人建林正亨紀念祠於瑞巖山。

康熙三年(1664),陳德彰、林良務等人在龍江橋上掛網三十六張捕魚,致橋身震撼,動梁折墩。施起元、林之瑞等率民控告,幾經周折,案件得以審結,取消陳、林等人掛網。

同年,海口設寨(於寨邊村)、設塘(在金增排塘下)。

康熙十三年(1674),林以寀纂修《龍江特志》,後改名《海口 特志》。

康熙十五年(1676)六月二十三日夜,狂風大作,海潮溢上龍江橋面,條石被翻過半,地方人士募緣重修。

乾隆二十九年(1764),移建橋頭起龍廟並進行擴建。

乾隆四十四年(1782),大規模重修龍江橋,並立碑於橋頭。

嘉慶五年(1800),再次重修起龍廟,築大戲臺並建屏牆,知縣陳玉章題“沛蒼”二字為匾。

道光十九年(1839),龍江橋損壞五門,架木板為梁(俗稱柴 橋)以代。 是年,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銷煙。

道光二十二年(1842),鳳禪寺毀於火災。

道光三十年(1850),林則徐病逝於廣東普寧縣驛館。

咸豐三年(1853)六月十八日颱風,持續至七月初,龍江橋被洪水沖毀。

咸豐四年(1854),重修祈福堂大殿和門樓。

咸豐十年(1860),重修毓麟宮。

咸豐十ー年(1861),再次重修毓麟宮及左廊。

同治四年(1865)秋七月,狂風暴雨,瑞峰寺被毀,里人集資 600 金修復並重建戲臺。

同治年間(1862-1874),重修瑞巖山觀音堂。

光緒二年(1876)地方人士議改柴橋為石板,已籌資金千餘元,但中道廢止,事未成。

光緒十年(1884),五龍舉人陳士藩等修《方城裡鄉志》。

光緒十六年(1890),建鳳嶼(赤嶼)陳氏宗祠。

光緒十九年(1893)農曆正月九日,士民進香失火,燒燬東嶽寺,只餘斷垣殘壁。 光緒二十七年(1901),大規模重修七里堘,知縣馮樹勳作《重修七里堘記》。

光緒年間(1875-1908),最後一次重修祈福堂,具體年份不詳。

光緒三十年(1905),海口成立“公益社”和“自治會”。

07

建置沿革

唐聖歷二年(699),福清置縣,海口即以軍鎮的建制出現,成為福建省對外往來的“海關”。北宋時始有行政鎮建制,其行政建制為感德鄉,轄方城、新安、永賓、永東、方民、仁 壽、潯洋等7 個裡。下轄範圍約有今海口、城頭、南嶺三鎮和 龍江街道的北店、隆中、坊裡、南宅、柏渡、先強、塘頭、祥豐和 音西鎮的松潭、松豐、安民等村以及長樂的松下、平潭的嶼頭。

宋慶曆八年(1048),福清設 10 多個鄉,海口仍為感德鄉,下設方岳裡(後分方岳南里和方岳北里)。統轄現在的海口、城頭、 南嶺三鎮和永東里(即里美、東劉)和仁壽裡的松潭、安民。

元承宋制不變。明初福清設東、西、南、北四隅,海口屬南隅,改方岳南里為方民裡,方岳北里為新安裡。正統七年(1442), 南隅分為南下隅和南上隅,海口屬於南下隅。

清承明制。宣統二年(1910),全縣設 5 鎮 10 鄉,海口為五鎮 之一,統轄永東、永賓兩鄉(轄區與唐宋“七里”同)。

《海口古史新傳》之二:大事記年表